胡萍
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性教育就開始了??墒牵唧w該怎么教育?又該如何應(yīng)對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呢?父母是孩子性教育最好的導師,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這是兩位媽媽的提問:
“女兒兩歲,爸爸洗澡時,她進去看到爸爸身體,不停地笑,爸爸不讓看,她還哭,拼命要看,我該怎么辦?”
“兒子3歲,突然有一天要看我們洗澡,爸爸洗澡要看,媽媽洗澡也要看,不讓他看就大哭大鬧,還踢洗澡間的門,要我們開門給他看,我該怎么辦?”
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類似案例,對這件事的處理也有很多顧慮。到底能不能看?看了,會不會有什么不好的影響?不給看,會不會打擊孩子的好奇心?到底該怎么辦呢?
想要知道怎么做,我們先要明白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方面的訴求。在2~3歲時,孩子的心理發(fā)展進入到自我認知的重要階段,有一個重要任務(wù)就是認知自己的性別,認知自己屬于男性還是女性。他會去觀察,觀察自己的身體,也觀察家人的,看看爸爸的身體是怎樣的,媽媽的身體是怎樣的,然后將自己的身體與父母的身體進行對比之后,才能慢慢確認并理解,自己到底是屬于爸爸還是媽媽這一類的性別。
所以,很多孩子在2~3歲這個年齡階段,就會發(fā)出想看爸爸媽媽洗澡、去洗手間尿尿等信號,比如直接敲門要看父母洗澡的;父母洗澡的時候,在門口走來走去的;父母換衣服的時候,想方設(shè)法留在父母身邊的;等等。只有讀懂了孩子發(fā)出的信號,理解這是孩子性別認知發(fā)展的需求,父母才能夠有機會配合并幫助孩子完成這個階段的性發(fā)展任務(wù)。
洗澡時,如果孩子要看,父母可以坦然地打開門給孩子看。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提出問題,父母也要科學、自然地回答。比如孩子問:“媽媽為什么長毛毛,我為什么沒有長?”“媽媽的胸部為什么比我的大?”父母可以這么回答:“等你長大了,你也會長毛毛的。”“女孩長到10多歲的時候,胸部也會長大的,男孩的胸部不會長大?!碧谷徽\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既能贏得孩子的尊重,同時也搭建起了跟孩子溝通性話題的橋梁。
如果在孩子要求看父母洗澡的階段,父母滿足了孩子認知性別的求知欲,這個階段會很快過去。一般來說大致兩個月左右,孩子就不會再看了,因為他們已經(jīng)完成了認知任務(wù),將精力轉(zhuǎn)移到認識其他事物上了。如果父母沒有正確應(yīng)對,孩子對他人身體的好奇沒有得到滿足,可能在其他年齡階段重新呈現(xiàn)出來。
我們再來看一個案例:
“兒子快6歲了,從小和他爸爸洗澡。他很想看我的身體,我告訴他不能看媽媽的隱私。但他不聽,每次在我洗澡的時候,他就在外面一直敲門。我換衣服、上廁所、洗澡,他會搞惡作劇推開門,然后哈哈大笑。昨晚就因為這件事被我罵了一頓,我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說就是好奇媽媽、外婆是怎樣洗澡的,皮膚是怎樣的,瘦的還是胖的。我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在這個案例中,男孩從小就跟爸爸一起洗澡,了解了爸爸的身體,順利過度。但想看媽媽身體的時候,卻被拒絕了。這也就意味著,本應(yīng)在2~3歲完成的性別認知發(fā)展任務(wù)一直未完成,于是到6歲時,孩子又重新發(fā)出了對媽媽和其他人身體好奇的信號。
對此,這位媽媽應(yīng)該怎么做呢?因為6歲的孩子還是形象思維,所以,媽媽的正確處理是,坦然地跟孩子一起洗澡一到兩次,讓孩子自然地觀察自己的身體;媽媽要提前儲備好相關(guān)知識,科學平靜地回答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如果孩子還想看外婆洗澡,老人也應(yīng)該配合。在滿足孩子這個心理需求之后,再給孩子構(gòu)建要尊重他人隱私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