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中午,小胖聽說謝義豪寫了一篇作文被小靜老師夸獎了,就拿過謝義豪的作文本大聲念了起來:“……大家都說,鬧鬧變成了一個人!”
鬧鬧嚇得跳了起來,看著謝義豪,“我,我本來不就是人嗎?什么時候‘變成了一個人?”
謝義豪也是一頭霧水,半晌說不出話來。好在小胖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錯誤,“讀錯了,讀錯了,是‘變了一個人,不是‘變成了一個人?!?/p>
鬧鬧吁了一口氣,謝義豪又好氣又好笑地看著小胖。小胖接著念道:“……他在眼睛里放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這次連鄧芊芊和鄭媛媛都忍不住了,“謝義豪,你往誰的眼睛里放東西呢?”
謝義豪狼狽地上前搶過作文本,“我寫的明明是‘在他眼睛里那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求你了小胖,我來念行嗎?”
“這可真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呀!”鄧芊芊笑得直打跌。
“誰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反正都差不多嘛。”小胖面不改色心不跳,坦然地說。
“這個‘只是運(yùn)氣好而己,也是你這個‘差不多先生干的吧!”小靜老師笑著把作文本發(fā)給大家。
“‘而已寫成‘而己,只是粗心而已。”小胖有點(diǎn)不好意思了。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濒[鬧連連搖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我們今天就來好好研究一下‘已‘己這兩個看上去很接近的漢字,它們的意思相差可遠(yuǎn)了!”小靜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這兩個字,甩甩頭發(fā),問:“現(xiàn)在大家都查一查資料,誰來解說一下它們最初的樣子和意思?”
鄭媛媛自告奮勇地回答:“‘已與‘了同源,篆文寫作,與胎兒的頭部位置相反,表示出生了的胎兒——胎兒頭朝下,胎兒出生后頭朝上。意思是胎兒出生了?!贝蠹壹娂娪浵聛?。
謝義豪補(bǔ)充:“咱們就理解為這件事已經(jīng)發(fā)生了,就容易聯(lián)系上了?!?/p>
鬧鬧趕緊找出了“己”的起源:“這個字的來源不一樣。甲骨文像繩子系繞的樣子。本義是在繩子上系圈、打結(jié),用以記數(shù)和記事,或標(biāo)明物品的歸屬者。后來本義消失,變成了個人的、私有的意思?!?/p>
小靜老師補(bǔ)充:“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個字就是表示自稱,比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記住這兩個膾炙人口的名句,‘己字的含義也就清楚了吧?!?/p>
鬧鬧問小胖:“這兩個字一個出頭,表示胎兒已經(jīng)出生;一個不出頭,表示我自己在肚子里,這樣記還會‘差不多嗎?”
小胖連連點(diǎn)頭,“已經(jīng)是已經(jīng),自己是自己,堅決不當(dāng)‘差不多先生!”
鄧芊芊突然叫起來:“‘禿發(fā)披肩,這是啥意思?”大家好奇地湊過去看小軍作文本上的那幾個字,哄堂大笑。
“‘秀發(fā)披肩的小靜老師被寫成了‘禿發(fā)披肩的小靜老師,我好可憐!”小靜老師也笑了。
小軍羞得臉都紅了,“‘秀字跟‘禿字有點(diǎn)像,鬼使神差就寫串了……”
鬧鬧和謝義豪以閃電般的速度把“秀”字和“禿”字的起源找了出來:
“秀,金文,是(禾,谷物)加上(乃,奶,哺乳),表示谷物揚(yáng)花灌漿。禿,篆文,是(禾,莊稼)加上(“?!钡淖冃?,光頭),表示莊稼不結(jié)穗。古人把莊稼抽穗叫‘秀,莊稼不結(jié)穗叫‘禿?!?/p>
小胖叫道:“原來這兩個字還真有聯(lián)系,可以理解為一個長頭發(fā),一個沒頭發(fā)!”
小靜老師笑著夸獎:“‘差不多先生總結(jié)得很好,這樣以后就再也不會記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