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珠
杏花春季綻放,等到夏季會結(jié)出鮮甜的杏子,秋季就有杏仁擺上餐桌與零食鋪子,種下一顆杏樹讓四季都有了期盼。
杏樹原產(chǎn)中國,是著名的觀賞樹木。大片群植的杏樹,紅花如朝霞欲燃,白花似雪壓枝頭。傳說孔夫子在杏林撫琴而歌,弟子們則在花香熏染中讀書。風(fēng)吹花落,香雪飄舞,這樣的“杏壇”風(fēng)雅著實羨煞人。
杏花也被稱為“中醫(yī)之花”。相傳在三國時期,東吳名醫(yī)董奉簡居廬山,為人治病,不收分文,只要求被治好的病人幫他種植杏樹——病輕者被治好后栽一棵,病重者被治好后栽五棵。幾年之后,竟栽種了十多萬棵杏樹,蔚然成林。杏子成熟時,董奉便用杏來換糧食,再用換來的糧食去周濟窮苦的百姓。從此“杏林”二字就成了稱贊醫(yī)生美德時的專用詞。
中醫(yī)認為杏花有補中益氣、祛風(fēng)通絡(luò)的作用,可營養(yǎng)肌膚,祛痘消斑。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有以杏花、桃花洗面治斑的記載。杏花的美容作用與其含有的抑制皮膚細胞酯酸酶活性的成分有關(guān)。將杏花熬粥服用,讓腸胃充分吸收有效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預(yù)防粉刺和黑斑的產(chǎn)生。
杏是入夏后第一個上市的鮮果,俗稱杏子。熟透了杏子的果肉金黃,汁水飽滿,非常鮮甜。杏的營養(yǎng)極為豐富,內(nèi)含較多的糖、蛋白質(zhì)、多種游離氨基酸,磷、鈣、鐵、鉀等礦物質(zhì),以及苦杏仁苷、膽甾醇、24-膽甾烯醇、雌酮、甘油三油酸酯、維生素A原、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等功效成分。杏子除了直接吃,也可制成杏脯、果醬等。但是一次不可食用過多,否則會“上火”。中醫(yī)認為杏子的性質(zhì)溫?zé)?,適合代謝速度慢、貧血、四肢冰涼的虛寒體質(zhì)之人食用,患有肺結(jié)核、痰咳、浮腫等病癥者,經(jīng)常吃杏大有裨益。
杏仁分兩種,一種是甜杏仁,產(chǎn)自我國南方,也叫南杏仁,無毒,味微甜,口感細膩,多作食用,還可作為原料加入蛋糕、曲奇和菜肴中。還有一種叫苦杏仁,也叫北杏仁,帶苦味,多作藥用,具有潤肺、平喘的功效,對于因傷風(fēng)感冒引起的多痰、咳嗽、氣喘等癥狀療效顯著,有一定的抗癌效果。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抗腫瘤、抗炎、鎮(zhèn)痛、抗突變作用。
杏仁還有美容護膚的作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經(jīng)常使用的紅玉膏里就有杏仁,因而能夠保持皮膚光潔、容顏美麗。干性皮膚的美女可以自己制作潤膚的杏仁膏:將杏仁搗研如膏,與雞蛋清拌和均勻,每晚洗凈臉后涂在面部,次日早晨用溫開水洗凈。杏仁膏可滋潤肌膚,使顏面肌膚光滑、柔軟、細膩。
杏仁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加入食品中能為其增添光澤,增進食欲。杏仁入食的烹飪方法很多,可以用來做粥、餅、面包等多種食品;可以加工成杏仁粉、椒鹽杏仁、果味杏仁、琥珀杏仁、杏仁罐頭、杏仁乳、乳酸菌發(fā)酵杏仁飲料、杏仁核桃復(fù)合乳、杏仁果汁乳等;也可以作為夾心面包、糕點、糖果、冷飲及醬菜等的配料。
老北京有一種小吃叫杏仁茶。唐魯孫先生在《故都的早點》一文中描述了京城早餐中的杏仁茶:“北平的杏仁兒茶也是挑著挑子沿街叫賣的,是用米、苦杏仁加糖熬成。雖然杏仁兒不多,但因為放的是苦杏仁,所以味兒特別濃。清早熱乎乎的喝一碗,非常開胃?!?杏仁茶受到各個階層的歡迎,既可以入選高大上的御膳房,也可以進出下里巴人的天橋雜耍地盤,真可謂四季可食、三餐皆宜。
杏仁藥膳四季皆宜,下面介紹幾種。
材料:苦杏仁10克,雪梨1只,白砂糖40~50克,清水250毫升。
做法:將苦杏仁、雪梨放在碗中燉1小時,加白砂糖調(diào)味。食梨,飲湯,隨量飲食。
功效:化痰止咳、清熱生津、潤肺平喘,適用于秋冬燥咳,也可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干咳、口干、肺腎兩虛等癥。
材料:杏仁20克,黑芝麻、大米各6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杏仁去皮、尖,與芝麻、大米同煮成粥,粥熟時加冰糖溶化。每日1次,常服。
功效: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
材料:苦杏仁5克,甜杏仁5克,銀耳30克,赤小豆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蜂蜜20克。
做法:將杏仁浸泡去皮,赤小豆和粳米淘洗干凈,銀耳用清水發(fā)透,去蒂頭。將赤小豆和粳米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熟后,再加入杏仁、銀耳、冰糖,煮至爛熟,調(diào)入蜂蜜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清熱、解毒、祛痰的功效。
材料:杏仁、粳米各6克。
做法:將杏仁去皮,與粳米加水共磨成漿,加糖煮沸。每日1次,代茶飲。
做法:具有健脾化痰的功效,適用于傷風(fēng)咳嗽、氣喘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