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妍
愛詩的人,都愛江南;愛江南的人,都一定會陶醉于其煙雨迷蒙的詩境中。
一直一直要尋找我藏了多年的夢的源頭。于是,盛夏的一天,我踏上了旅途,在從廣州到蘇州的路上,沿途所見,已是足以使我心神寧靜的風(fēng)景。一望無際的平原,滿是長勢喜人的莊稼,像一幅巨大無比的綠毯。綠毯上繡著花紋,那是幾口魚塘,遍綴白的粉的微笑的荷,在那驕傲地展示魚米之鄉(xiāng)的富碩。河流更是星羅棋布,一只只小小的木船橫七堅(jiān)八地泊著,陪伴兩岸參差錯落著的黑瓦白墻的老屋。
夠美的了!但我還不想僅僅滿足于此,我的心里總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仿佛這與我心中如詩如畫的江南相比,還少了某種東西,就像在欣賞一位美麗的蓮女,我還未品得出她的神韻及那裊裊的荷香,只感受到普通的美,美得普通……
我的心,失落著,忽然有飄飄裊裊的水霧撲進(jìn)飄窗來?!鞍。掠炅?!”我的一顆心驚喜得幾乎要撞出來了,這江南的魂喲,江南的雨,煙雨江南!我終于從夢中走了出來,與你邂逅在這個充滿荷香的午后了……
綠毯仍然是青的,只是騰起了一陣陣青煙;流水仍然是綠的,只是披上了一層薄紗;河岸上仍然是錯落的黑的瓦白的墻,仍然有江南女子蹲在長了青苔的階上捶打衣物……只是它們,從畫中走出,又——走進(jìn)迷離的迷蒙的詩里。遠(yuǎn)處,斑駁的石橋輕聲笑著,在煙里雨里要藏起那張被歲月刻蝕的臉……而我,就在這首詩中,沿著每一個標(biāo)點(diǎn)每一個字,悠悠地,來到詩的靈魂深處——姑蘇寒山寺。
遠(yuǎn)遠(yuǎn)地,就已聽到那蒼蒼茫茫響起的鐘聲,張繼那首流傳千古的詩也在我心中悠悠回蕩著:“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庇崎L的鐘聲也被雨包裹著,一聲一聲,濕漉漉地繞著煙雨中的江南,回旋,繞轉(zhuǎn),聯(lián)成了詩,綴成了畫,幻化成了我心目中那位風(fēng)姿綽約、神韻迷離的江南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