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 嚴偉益 潘傳豪 莫洋 謝又興 施鋼
摘 要 為研究水產(chǎn)麻醉藥品對珍珠龍膽石斑魚的麻醉效應,以苯唑卡因、丁香酚、MS-222為主麻醉藥品,以依托咪酯、2-苯氧乙醇為預麻醉藥品,對珍珠龍膽石斑魚在(20±0.5)℃、(25±0.5)℃水溫下進行了麻醉實驗,麻醉效果判定標準為同時滿足進入深度麻醉(IS3)的引導時間300 s以內(nèi)并且完成恢復時間300 s。結(jié)果表明:在實驗濃度下,單種和混合麻醉實驗中,各組實驗的珍珠龍膽石斑魚成活率均為100%;在單種麻醉實驗中,推薦水溫25 ℃,苯佐卡因、丁香酚、MS-222均可作為麻醉劑,其推薦濃度分別為40 mg·L-1、20 mL·L-1、80 mL·L-1;混合麻醉組合中,推薦水溫25 ℃,依托咪酯、2-苯氧乙醇均可作為預麻醉劑,其推薦濃度為3 mg·L-1、0.4 mL·L-1,
主麻醉藥為苯佐卡因或者MS-222,其推薦濃度為苯佐卡因40 mg·L-1或者60 mg·L-1,MS-222 80 mg·L-1。
關(guān)鍵詞 珍珠龍膽石斑魚;苯唑卡因;丁香酚;MS-222(間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鹽);依托咪酯;2-苯氧乙醇;麻醉
中圖分類號:S965.33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0.072
龍虎斑為棕點石斑魚(E. fuscoguttatus♀)和鞍帶石斑魚(E. lanceolatus♂)的雜交品種,俗稱龍虎斑或珍珠斑,在臺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被稱為珍珠龍膽或珍珠斑[1-3]。目前,國內(nèi)對珍珠龍膽石斑魚的相關(guān)研究報道較多,如珍珠龍膽石斑魚營養(yǎng)成分與品質(zhì)的研究[4]、溫度對于珍珠龍膽石斑魚呼吸與排泄的影響[5]、溫度和鹽度對龍虎斑存活和攝食的影響[6]、鹽度對龍虎斑的影響[7]等;Salim Farrakhan等[8]對珍珠龍膽的鹽度耐受性和滲透壓調(diào)節(jié)等進行了研究。但是,關(guān)于麻醉劑對珍珠龍膽石斑魚的麻醉效應研究尚無報道。
在魚類麻醉劑中,較為常用的為丁香酚(Eugenol,4-allyl-2-methyoxyphenol)、苯唑卡因(Benzocaine)、MS-222(Tricaine mesylate)、2-苯氧乙醇(2-phenoxyethanol)和依托咪酯(Etomidate)等。其中,丁香酚對魚類的麻醉研究目前已有丁香酚對于斑馬魚[9]、大黃魚[10]、鯔魚[11]多種魚類的麻醉作用研究。苯唑卡因與MS-222在挪威被批準應用于水產(chǎn)養(yǎng)殖業(yè)[12-13]。MS-222,又名間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鹽,F(xiàn)DA批準將MS-222作為魚用麻醉劑,用MS-222麻醉過的魚須在清水中飼養(yǎng)21 d后才能出售[14]。目前關(guān)于MS-222的研究有:任潔等[14]研究了MS-222對于活魚運輸?shù)男Ч顐I(yè)等[15]研究了MS-222對于東海帶魚幼魚麻醉效果。2-苯氧乙醇,又名乙二醇苯醚,目前關(guān)于2-苯氧乙醇應用于魚類麻醉的研究有其對于扁吻魚幼魚[16]、尼羅羅非魚[17]、許氏平鲉幼魚[18]的麻醉作用等。依托咪酯為咪唑類衍生物,系催眠性靜脈麻醉藥,其麻醉特點為短效而且速效,對呼吸、循環(huán)影響很小,誘導與蘇醒均較快,相對安全[19]。目前,對于依托咪酯的相關(guān)報道較少,有胡紅專等[20]報道依托咪酯的藥理特點和臨床應用,還有研究報道依托咪酯對斑馬魚的麻醉效果[21]。
為在捕捉等操作時降低魚體的應激反應和魚體的損傷,需對魚類進行麻醉,此外,麻醉還可有效降低其呼吸頻率與耗氧量,提高運輸密度與成活率[22]?;诖?,研究丁香酚、苯唑卡因、MS-222、2-苯氧乙醇和依托咪酯這5種麻醉藥品對大規(guī)格珍珠龍膽石斑魚的單獨或組合麻醉效應,以期為珍珠龍膽石斑魚捕撈作業(yè)、活魚運輸?shù)忍峁┞樽砝碚搮⒖家罁?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珍珠龍膽石斑魚來自廣東海洋大學東海島海洋生物研究基地,實驗選取了體長(22.68±1.24)cm,體重(355.03±44.32)g珍珠龍膽石斑魚720尾來進行。實驗前3 d停止投喂。
丁香酚、苯唑卡因、2-苯氧乙醇、MS-222和依托咪酯由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2 方法
實驗用海水鹽度為30,pH為7.96~8.20,溫度17~23 ℃,水溫控制在20±0.5 ℃或25±0.5℃。
魚體麻醉狀態(tài)分析,參照Pawar的文獻[23]修改后的麻醉狀態(tài)判斷標準。
實驗濃度梯度設(shè)置如表1和表2所示,單種麻醉藥物采用苯唑卡因、丁香酚和MS-222,混合麻醉藥物采用2-苯氧乙醇和依托咪酯為預麻醉劑,苯唑卡因、丁香酚和MS-222為麻醉藥品。除麻醉實驗組外,另設(shè)對照組1組,加入等量水或無水乙醇,所有試驗組和對照組合記錄20尾魚的IS3(深度麻醉)和RS3(恢復期)時間數(shù)據(jù)及存活率。
1.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實驗數(shù)據(jù)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IBM SPSS 19.0 STATISTIC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先做方差分析,再進行多重比較[24-25]。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單種麻醉實驗結(jié)果
2.1.1 成活率
1~12組的實驗組所有麻醉和恢復成活率均為100%。
2.1.2 魚體進入深度麻醉時間
表3數(shù)據(jù)表明,第4組(170.05 s)最快由正常進入IS3,且與其他各組入麻時間差異顯著(p<0.05);第9組(746.25 s)最遲由正常狀態(tài)進入IS3,且入麻時間與其他各組差異顯著(p<0.05)。
2.1.3 魚體由深度麻醉進入恢復期時長
由表4得出,第5組(140.25 s)的魚最快由IS3進入RS3,第4組(425.80 s)最遲由IS3進入RS3,并且與其他各組差異顯著(p<0.05)。
綜合入麻時間和恢復時間,第2組、第8組、第12組比較適合用來麻醉此規(guī)格的珍珠龍膽石斑魚。單種麻醉實驗中,推薦水溫25℃,苯佐卡因、丁香酚、MS-222均可作為麻醉劑,其推薦濃度分別為40 mg·L-1、
20 mL·L-1和80 mL·L-1。
2.2 混合麻醉實驗結(jié)果
2.2.1 成活率
13~36組的實驗組所有實驗魚麻醉和恢復成活率均為100%。
2.2.2 魚體進入深度麻醉(IS3)時長
如表5所示,第36組的魚最快由正常狀態(tài)進入IS3(223.85 s),其入麻時間與其他所有組差異均顯著
(p<0.05);由正常狀態(tài)進入IS3時間跨度最長的是第21組,其平均入麻時間長達581.20 s,其他所有各組之間差異均顯著(p<0.05)。入麻時間合適的混合麻醉組合為第16組、第18組、第20組、第28組、第32組和第36組。
2.2.3 魚體由深度麻醉狀態(tài)(IS3)進入恢復期(RS3)時長
如表6所示,第22組(105.45 s)的魚最快由IS3進入RS3,其恢復時間與第13組、21組、25組恢復時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與其他各組恢復時間差異極顯著(p<0.05);第28組由IS3進入RS3時間最長,其恢復時間與其他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極顯著。單純考慮恢復時間,除了第20組、第28組恢復時間超過300 s,其他各組的恢復時間均在300 s以內(nèi),均可以作為麻醉應用中的麻醉組合。
綜合入麻時間和恢復時間,第16組、第18組、第32組和第36組比較適合用來麻醉此規(guī)格的珍珠龍膽石斑魚?;旌下樽斫M合中,推薦水溫25 ℃;依托咪酯、2-苯氧乙醇均可作為預麻醉劑,其預麻醉濃度分別為3.0 mg·L-1、0.4 mL·L-1;主麻醉藥品為苯佐卡因或MS-222,其麻醉濃度為苯佐卡因40 mg·L-1或者60 mg·L-1,MS-222 80 mg·L-1。
3 討論
3.1 麻醉藥品濃度對麻醉效應的影響
麻醉劑作用機制為:先抑制了魚類的腦皮質(zhì)使其喪失觸覺,再作用在魚類的基底神經(jīng)節(jié)和小腦,使其興奮,最后作用在脊髓,過大劑量、過長時間接觸可深及髓質(zhì),使呼吸和血管舒縮中樞呈麻痹狀態(tài),最終致死[19]。處于麻醉狀態(tài)之中的魚可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解除麻醉狀態(tài),從而進入恢復期[26]。單種麻醉實驗結(jié)果中,丁香酚、苯佐卡因、MS-222三者的入麻時間都隨著麻醉濃度的升高而顯著加快,這與李靖等[27]的丁香酚對大西洋鮭的麻醉效果的實驗研究結(jié)果一致;苯佐卡因和丁香酚的恢復時間隨著麻醉濃度的升高而顯著變慢,但是MS-222的兩種設(shè)計濃度下,恢復時間隨著麻醉濃度的升高,變化無統(tǒng)計差異。這可能是藥品的濃度不同或者MS-222濃度設(shè)計的梯度差異較小導致的,不同麻醉藥物對珍珠龍膽石斑魚產(chǎn)生麻醉作用的生理過程不一樣,可能是受魚體內(nèi)部對藥品的吸收和代謝的影響。
3.2 溫度對單種麻醉實驗麻醉效應的影響
在單種麻醉實驗中,苯佐卡因和MS-222的入麻時間都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快,丁香酚入麻時間僅在
20 mg·L-1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長,且差異顯著(p<0.05)。這一結(jié)果與張麗等[28]關(guān)于MS-222對大黃魚的麻醉效果的研究結(jié)果部分相似:在16 ℃時,大黃魚的入麻所需時間是最長且最穩(wěn)定的,隨著溫度改變,入麻時間遞減且趨于不穩(wěn)定。這可能是水溫不同,珍珠龍膽石斑魚生理狀態(tài)不一樣而導致的。
4 結(jié)論
麻醉實驗中,各組實驗的珍珠龍膽石斑魚成活率均為100%;無論是單種、混合麻醉實驗,對于此規(guī)格珍珠龍膽石斑魚更合適的麻醉水溫均是25 ℃。單種麻醉實驗中,苯佐卡因、丁香酚、MS-222均可作為麻醉劑;混合麻醉組合中,依托咪酯、2-苯氧乙醇均可作為預麻醉劑,主麻醉藥品為苯佐卡因或者MS-222。
參考文獻:
[1] 張海發(fā),王云新,黃國光,等.雜交“虎龍斑”的培育方法:中國:CN101933476A[P].2010-08-09.
[2] 陳超,孔祥迪,李炎璐,等.棕點石斑魚(♀)×鞍帶石斑魚(♂)雜交子代胚胎及仔稚幼魚發(fā)育的跟蹤觀察[J].漁業(yè)科學進展,2014,35(5):135-144.
[3] 楊超,孫建明,徐哲,等.循環(huán)水高密度養(yǎng)殖珍珠龍膽石斑魚效果研究[J].漁業(yè)現(xiàn)代化,2016,43(3):18-22.
[4] 王際英,張德瑞,馬晶晶,等.珍珠龍膽石斑魚肌肉營養(yǎng)成分分析與品質(zhì)評價[J].海洋湖沼通報,2015(4):61-69.
[5] 仇登高,黃種持,鄭樂云,等.溫度對不同規(guī)格珍珠龍膽石斑魚(棕點石斑魚♀×鞍帶石斑魚♂)呼吸和排泄的影響[J].中國水產(chǎn)科學,2017,24(2):295-305.
[6] 梁華芳,黃東科,吳耀華,等.溫度和鹽度對龍虎斑存活與攝食的影響[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3,33(4):22-26.
[7] 王成桂,梁華芳,黃東科,等.不同鹽度對龍虎斑生長和攝食的影響[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4,34(4):40-44.
[8] Salim F,Nastiti W,Agoes S.Survival and osmoregulation of juvenile of hybrid grouper (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3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during acclimation in calcium-supplementedfreshwater[J].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2017,25:693-704.
[9] 陳德芳,汪開毓,廖國平,等.丁香酚對斑馬魚麻醉效果的研究[J].水產(chǎn)科技情報,2013,40(4):193-198.
[10] 趙艷麗,楊先樂,黃艷平,等.丁香酚對大黃魚麻醉效果的研究[J].水產(chǎn)科技情報,2002(4):163-165.
[11] 周裕華,潘桂平,周文玉.丁香酚對鯔魚麻醉效果研究[J].水產(chǎn)科技情報,2016,43(6):332-334.
[12] Iversen M,F(xiàn)instad B,Mckinley R S,et al.The efficacy of metomidate, clove oil, Aqui-S? and Benzoak?; as anaesthetics in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L.) smolts, and their potential stress-reducing capacity[J].Aquaculture,2003,221(1):549-566.
[13] Gomes L C,Chipparigomes A R,Lopes N P,et al.Efficacy of benzocaine as an anesthetic in juvenile tambaqui Colossoma macropomum[J].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2010,32(4):426-431.
[14] 任潔,黃永濤,黃二春,等.MS-222用于幾種活魚運輸?shù)男Ч鸞J].淡水漁業(yè),1998(1):24-26.
[15] 李偉業(yè),徐志進,柳敏海,等.MS-222對東海帶魚幼魚的麻醉效果研究[J].大連海洋大學學報,2018,33(5):589-594.
[16] 韓軍軍,胡江偉,時春明,等.不同條件下2-苯氧乙醇對扁吻魚幼魚麻醉效果的研究[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9,28(2):211-218.
[17] 王春,羅月媚,葛國昌.影響乙二醇苯醚對尼羅羅非魚麻醉作用的因子[J].水利漁業(yè),1996(5):27-30.
[18] 關(guān)健,官曙光,鄭永允,等.2-苯氧乙醇和丁香酚對許氏平鲉幼魚麻醉效果的實驗研究[J].漁業(yè)科學進展,2010,31(6):22-28.
[19] Chen Li Y,Liang X Y,Tan X M,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combined use of propofol and etomidate for sedation during gastroscop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Medicine,2019,98(20):e15712.
[20] 胡紅專,秦榜勇.依托咪酯的藥理特點及臨床應用[J].醫(yī)學綜述,2013,19(8):1467-1469.
[21] 杜文杰,杜久林,喻田.斑馬魚依托咪酯麻醉模型的建立[J].生理學報,2016,68(3):301-305.
[22] 陳守義.魚類麻醉劑在活魚運輸中的應用[J].水產(chǎn)科學,1992(10):21-23.
[23] Pawar H B,Sanaye S V,Sreepada R A,et al.Comparative efficacy of four anaesthetic agents in the yellow seahorse, Hippocampus kuda (Bleeker, 1852)[J].Aquaculture,2011,311(1-4):155-161.
[24] 許衛(wèi)華,溫澤淮,王奇.重復測量資料的單獨效應分析及多重比較[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34(5):766-770.
[25] 丁雪梅,陳承禎,孫博興,等.不同實驗教學模式滿意度分析中統(tǒng)計方法的選擇及在SPSS19.0軟件上的實現(xiàn)[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11):198-203.
[26] 何莉.魚類麻醉運輸?shù)默F(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J].水利漁業(yè),1999,19(3):48-49.
[27] 李靖,劉寶良,王順奎,等.丁香酚對大西洋鮭麻醉效果的實驗研究[J].海洋科學進展,2015,33(1):92-99.
[28] 張麗,汪之和.MS-222對大黃魚成魚麻醉效果的研究[J].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0(18):38-40.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