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錦秀
摘 要: 石黑一雄的《上海孤兒》中隱含著強烈的空間意識和身份意識,從空間維度立足移民族群獨特的生存境遇,嘗試從物理空間、心理空間和社會空間三個方面分析《上海孤兒》中主人公班克斯在兩個異質文化空間中對自我身份的追尋,指出其最終在“第三空間”中完成了身份的重構,以此探討空間與新一代移民身份主體性建構的關系,以及新一代移民如何在空間的表征下建構動態(tài)的文化身份。
關鍵詞:石黑一雄;《上海孤兒》;空間;身份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7356(2020)-01-0038-07
《上海孤兒》以地域空間(上海)和人物身份(孤兒)命名,從作品的題目來看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空間意識和身份意識。作家通過具有雙重文化身份的班克斯往返倫敦與上海、打破時空的碎片記憶,精心建構了班克斯身份追尋的空間循環(huán)過程。國內(nèi)學者對作品中身份問題的研究一直不絕于耳,大多主要從后殖民理論、心理分析理論對班克斯身份認同進行解讀。國內(nèi)學者對石黑一雄其他小說如《長日留痕》 《遠山淡影》 《浮世畫家》等作品中的空間地理因素關注較多,但對《上海孤兒》中凸顯的空間隱喻與移民主體自我身份及文化歸屬之間的關系關注較少,王燁的《石黑一雄長篇小說權力模式論》突出了空間在石黑小說中的作用,但其主要側重于運用福柯和布迪厄的權力理論進行解讀,對于空間與身份認同的關系并未做過多說明[1]16;劉國艷的《分裂的風景——論石黑一雄小說中的身份認同》一文中關注了地域因素在石黑一雄總體作品上的重要性,但其著重于從風景與身份認同的角度對石黑一雄的多部作品進行了分析[2],比較有針對性地從空間和身份認同的關系對《上海孤兒》進行解讀的研究還是較少。本文以《上海孤兒》為主要研究對象,試圖從空間維度立足移民族群獨特的生存境遇,分析小說人物在不同文化空間中對自我身份的追問與歸屬,以期對國內(nèi)現(xiàn)有研究提供新的解讀思路。
石黑一雄在《上海孤兒》中重點聚焦于移民族群,首次將移民后代在異質文化沖突下的心路歷程作為表現(xiàn)對象,“移民”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不可避免要涉及空間地域的變遷,兩個文化空間橫亙在移民群體之間,空間的轉換代表著身份和心態(tài)的變化,呈現(xiàn)移民心態(tài)的復雜性,也正是移民群體不斷審視和確認自己的文化身份的過程。從詞源上說,英文“身份”單詞“identity”源于古法語identite和晚期拉丁語identitias,它受晚期拉丁語essentitas(即essence,本質與存在)的影響,identity的基本含義是絕對或本質的同一,以及在任何場所、任何時刻一個人或事物的同一性。由此,身份認同則是個體對自我同一性的認識,指“個人與特定社會文化的認同”[3]。換言之,一個人的身份認同問題,也就是他的文化和社會歸屬問題。20世紀以來,人口在世界范圍內(nèi)不斷遷徙、流動和移居,人與鄉(xiāng)土的紐帶被削弱,在現(xiàn)代性的張力下,在流動的變化中他們對于“我是誰”, “我們從何而來” “到何處去”等哲學本位的思考便是文化身份出現(xiàn)問題的來源,在空間的遷徙中,個體將面對不同文化的沖突,若個體與特定社會文化不能認同,則會產(chǎn)生身份焦慮。身份焦慮是身份問題的負面表征,同時也是身份問題的最初體認,更是建構和重構身份的基礎或者開端。
一、上海——倫敦:物理空間變遷下的身份焦慮
物理空間通常是指自然存在的物質的或物理上的空間,是人物活動的場所,與人的言行、心態(tài)的變化緊密相關。在《上海孤兒》中,班克斯物理空間的移步是從上海到倫敦之間的循環(huán)。他從小生活在上海租界,但他并沒有真正融入中國,他所在的租界并不認可中國人,年幼的班克斯對中國文化的接觸只是從他人之口獲得,如好朋友哲告訴他:“華人居住區(qū)的真實情況比傳言的更糟。沒有一座像樣的樓房,全是破舊的棚屋,密密麻麻緊挨在一起。他說,看起來很像文監(jiān)師路上的市場,只是每個攤位里都住著滿滿一大家子人。而且,那里到處是死人,蒼蠅在他們身上嗡嗡直飛,也沒人去管一管?!盵4]52對中國文化的不認可與誤解,讓他很小就對自我文化身份歸屬感到焦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班克斯常常向剛到上海的新公司職員詢問英國的社會風尚,努力觀察并模仿他們的舉止,通過他人之口習得的英國價值準則規(guī)范來建立起他對故鄉(xiāng)的想象與自我的英國人身份。這種想象出于故鄉(xiāng)對個體的潛在性召喚,實際上是人的文化歸屬心理的演繹。當班克斯父母失蹤被派回英國時,熟悉而穩(wěn)定的存在空間開始失衡直至破裂,需要獨自回到所謂的“故鄉(xiāng)”時,九歲的班克斯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不信任感,上海租界畢竟承擔了他九年的記憶,那里還有他的父母和熟悉的朋友,而母國卻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城市。
班克斯從上海到倫敦這一空間的轉換、位移,使他的自我意識、社會關系、身份等也在相應地發(fā)生著變化,進而是在新的環(huán)境中對自我身份的追問和重構,所以空間的變遷和身份焦慮往往糾結在一起。回到英國后,班克斯一直小心翼翼地努力成為一個英國化的人,卻始終作為“他者”存在。這是因為實際地理空間上的區(qū)隔使他無法完全融入英國的生活,長期處于緊繃的精神狀態(tài),生怕出現(xiàn)與母國文化不合時宜的行為舉止,因此他小心翼翼地暗中觀察和模仿別人的行為,以至于掌握這個新的環(huán)境里更深層的主流道德觀與禮節(jié)。他濃重的身份焦慮就在于身為現(xiàn)代社會中的移民后代,他是缺乏文化根基的異鄉(xiāng)人,盡管回到母國,卻缺乏文化的傳承性,不得不輾轉于英國各類俱樂部,力圖建立自己的地位,獲得英國主流社會的認可。作品通過班克斯在倫敦的家宅空間與自然空間的描寫,隱喻了班克斯在倫敦尷尬的文化身份處境,空間對于人物的“他者”身份與命運起了暗示或是同構的作用。
一方面,作品中對倫敦生活空間的刻畫暗示了班克斯對母國文化的極力認同與向往。作品一開始描繪了班克斯對倫敦的喜愛?!拔蚁矚g倫敦的大小公園,還有大英博物館靜謐的閱覽室……英國這個國家,就連如此著名的大都市中心,幢幢漂亮氣派的房屋正面也四處可見綠色攀巖植物和爬山虎,對此我贊嘆不已?!盵4]3這種對故鄉(xiāng)地喜愛與依附的情感更直接地體現(xiàn)在其對家宅空間的布置上。開篇寫道“我”的住宅是精心挑選的, “房租雖不貴,房東太太的裝潢卻不俗,散發(fā)著維多利亞前期的悠閑;白天時分,客廳里陽光充足,陳設著一座年代久遠的長沙發(fā)……除此之外,我還買了一套安妮女王風格的茶具……”[4]3-4家宅空間布置蘊含著他對自己身份的認知和設想,班克斯在英國不僅從行為舉止上模仿別人,在對家宅的布置這些細節(jié)上也可看出他渴望得到純粹的英國文化認同、融入英國主流社會,成為一個真正英國化的人。
另一方面,小說通過對自然空間的描寫隱喻了班克斯的身份焦慮。公園和花園這兩個自然空間中的意象在文本中反復出現(xiàn),極具象征意味。在現(xiàn)代城市文化中,公園被稱作城市的肺,它是現(xiàn)代人逃避繁瑣的生活,釋放壓抑的場所。邁克·克朗認為,花園是“這一景觀被作為維護保守的自然質樸的鄉(xiāng)村價值觀的法寶”, “因為在這一景觀中,有人情味的依附關系和人們相互了解的方式以及人們了解自己在這一景觀中的地位的方式都與非人格化的國家官僚福利制度形成鮮明對比?!盵5]換句話說,公園與花園作為娛樂休閑的場所,是個體擺脫機械化的社會工作,實現(xiàn)身心放松的理想之地,對于班克斯,這更是平衡自我與超我的現(xiàn)實場所。休閑放松的公園吸引班克斯從他人異樣的眼光中走出來,在包容輕松的自然環(huán)境里尋找自由。在現(xiàn)實生活中,班克斯模仿英國人的姿態(tài)并積極介入現(xiàn)實,承擔大英帝國的責任感,這雖然能夠快速取得社會的包容,但卻負擔重重,自我身份的建構仍得不到有效的認可。公園則成了他緩解身份建構產(chǎn)生的壓力的好去處,特別是在初到英國的那段時期,他經(jīng)常在公園的綠地上演出各種在上海和好朋友哲排練過的偵探劇目。對于花園,他說過: “我家花園不大,……總的來說給人一種進入圣堂的舒服感覺?!盵4]54無論是簡·奧斯丁筆下的曼斯菲爾德莊園還是艾米莉·勃朗特筆下的呼嘯山莊亦或是喬治·艾略特眼中的洛伊克莊園,花園這一意象充分展現(xiàn)了英國民族特征最本質的部分之一,由此對花園這一意象的推崇可看作是英國自身文化在空間上的蔓延,個體通過對空間的知覺建立起自己的身份理解,并且對于班克斯來說,花園是少年時期自己與母親、好朋友哲經(jīng)常玩耍的場所,有非常美好的回憶。他通過待在花園的方式與過往建立聯(lián)系,用回憶與現(xiàn)實的交錯來緩解難以融入英國的文化困境??傊珗@和花園作為開放式的自然空間,是班克斯舒緩身份焦慮的場所,恰恰隱喻了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身份的焦慮。
可見,家宅空間的布置與對自然空間的向往都表征著班克斯極力地想擁有純粹的英國文化身份,卻由于雙重地域生活的經(jīng)歷使其在母國文化中得不到純粹的認同,這種對所屬民族和國家的天然歸屬感正是產(chǎn)生身份焦慮的根源,空間的錯置使小說人物處于“無根”狀態(tài),使得班克斯質疑自我的文化歸屬,便自然產(chǎn)生了身份焦慮。
二、上海家宅:心理空間與身份焦慮的緩解
法國哲學家亨利·列斐伏爾在《空間的生產(chǎn)》中指出,心理空間是人的思想所占據(jù)的空間,是能夠被文學文本、語言話語等解碼的“加密現(xiàn)實”[6]67,也就是說,空間理論不僅關注物理維度,更關注精神維度,心理空間是外部地理空間和人物生命體驗等現(xiàn)實存在投射于人物內(nèi)心之后產(chǎn)生的對某事或某人的感悟和認識,可通過語言話語等透視人的心理空間。班克斯從小在上海租界長大,對上海租界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在倫敦面對的尷尬文化處境,使其不斷地回憶起在上海租界快樂的童年時光,班克斯通過重建心理空間再現(xiàn)了他在上海租界生活的圖景,反映了其在穿越時空的往事回憶與現(xiàn)實生活的身份焦慮中的痛苦掙扎。
記憶處于心理空間的重要層面,是人們對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事物進行重塑的過程,作者通過意識流的手法展現(xiàn)了班克斯在上海租界生活的記憶。如在第一部分:1930年7月24日·倫敦,通過與上校的交談,班克斯回憶了在上海被迫返回英國時的場景。在第二部分:1931年5月15日·倫敦,班克斯在與莎拉參加晚宴時,回憶了六歲以后在上海租界的美好時光,特別是班克斯對公園和花園的這兩個空間場所的回憶,這兩個空間承載了班克斯與母親、好朋友哲最美好的回憶。小說中,作者在每個部分之間對班克斯關于倫敦、上海空間記憶的不斷轉換與回溯,使兩個空間交錯并置,打破了時間順序和空間整體性,使過去與現(xiàn)在并置,不同空間場所并置,作品的敘事呈現(xiàn)出一種空間性結構。這樣的敘事手法展示了班克斯心理空間的主體性建構,是班克斯不斷審視和確認自己的文化基因過程。
但這些記憶往往是不可靠的,是人們?yōu)榱似渥晕依?,移植情感并改變歷史而重塑的。也就是說,班克斯在英國的尷尬的文化身份處境使其選擇了上海租界生活中對自己有用、有利、有價值的信息儲存在大腦中,其余信息則往往被遺忘或留在潛意識里。文本中多次強調(diào),班克斯發(fā)現(xiàn)自己的記憶變得越來越模糊,記憶的模糊性造成了回憶的不可靠敘述與碎片化,隱喻了班克斯自我身份的斷裂性,而這又成為班克斯重構身份的方式——通過追憶過往不斷追尋自我身份,用斷裂式的回憶對自我身份進行符號化的整合。這是因為,在母國得不到純粹的文化身份認同由此產(chǎn)生的焦慮轉向了對上海租界的追憶,以此獲得精神上的撫慰。班克斯在上海租界的記憶為什么能產(chǎn)生這樣的精神力量呢?巴什拉在《空間的詩學》指出, “久遠記憶只有通過賦予它們價值,賦予它們幸福的光暈,又能夠被憶起”[7]76,也就是說,通過記憶的表征,賦予它們以意義與價值,經(jīng)過班克斯記憶重新選擇并整合過的上海租界的碎片化的記憶圖景可以成為班克斯整合自我、認知自我的符號,由此記憶成為班克斯緩解身份焦慮、再現(xiàn)內(nèi)心創(chuàng)傷、重建心理空間的重要途徑。
在班克斯的心理空間建設中,家宅作為物理空間中的重要地理坐標,是他尋求身份認同時心靈棲息的停靠站?!皼]有家宅,人就成了流離失所的存在。家宅在自然的風暴和人生的風暴中保衛(wèi)著人。它既是身體又是靈魂。它是人類最早的世界。”[7]5巴什拉一語中的,記憶中的上海家宅與班克斯的童年緊密相關,上海的家宅與童年分別代表了空間意義上與時間意義上的幸福生活。記憶中的上海家宅在童年的班克斯眼中是一個剛剛誕生的完美世界,時間尚未損毀它,殘酷的現(xiàn)實尚未暴露出來,沒有災難、疾病和罪惡。巴什拉認為,“人被拋于世界之前,就已經(jīng)被放置于家宅的搖籃中”[7]5,從這一意義上說,上海家宅作為滋養(yǎng)班克斯童年的家園具有原初的豐富性,出生的家宅從生理和心理上印刻在我們心中,成為個體最初本體性安全的來源,那么對上海家宅的記憶意味著“對于原初的懷念”,回憶上海家宅便是努力在記憶中尋找一種根與身份。因此班克斯在倫敦的生活盡管日益風生水起,但他仍心心念念在上海失蹤的父母與那處家宅, “如今只要我靜靜閉上眼睛,整幅圖景仍然會歷歷在目:精心照料的‘英國式草坪,那一排把我們家和哲家花園隔開的榆樹午后投下的影子;還有那座房子,一座高大氣派的白色建筑,有許多廂房和格子陽臺。我懷疑關于房子的回憶多半出于孩子的幻覺,實際上它并沒有那么堂皇?!盵4]49班克斯家的房子歸屬于英國貿(mào)易公司——巴特菲爾·史沃爾公司所有,房子整體上是英倫式的建筑與裝潢,這種將自身的建筑樣式和風格強行納入到老上海的空間中是大英帝國發(fā)揮文化主導作用的方式之一。同樣,班克斯的好友哲的家也逼真地模仿出日式情調(diào),成為一座文化庇護所。哲的家里有很多的富有東方情調(diào)的畫卷和擺設,房子頂層布置的是兩個日式居室的“復制品”:榻榻米的地板,鑲紙的墻壁,房間的門外面是典型的“西式”,而門里面卻是完全的“日式”,糊著由亮漆鑲嵌圖案、經(jīng)不起一碰的脆紙。這不僅是移民者宗主國在殖民地文化蔓延的方式,更是漂泊在外的人為了尋求與同類族群的認同,安放在異國他鄉(xiāng)沒有歸屬感的靈魂,執(zhí)著于從自我生活空間或是生活方式上求得的某種心理安慰,這種不斷被制造和激發(fā)的群集本能,從地緣政治意義上來說,是殖民權力意志的內(nèi)化[1]35。這樣,通過對空間的體認,個體建立起了對自己身份的理解。其次,在上海家宅中,班克斯對自己英國化身份的追問可以從租界內(nèi)建筑空間、生活等方式進行追問與確認,可以從父母身上得到一定的肯定,并且尚未經(jīng)歷空間的轉換,上海家宅對班克斯而言有著穩(wěn)定可靠的幸福感,班克斯在對上海家宅的想象中擁有了“回歸母體”的歸屬感,上海家宅成為人物自我保護與安慰的心理場所,成為人物的精神家園。因而通過裹挾著原初性力量的上海家宅的不可靠回憶介入現(xiàn)實,對抗現(xiàn)實,可用以緩解班克斯英國文化身份現(xiàn)實的尷尬,保證自我身份的相對完整,在內(nèi)心獲得安慰的基礎上,上海老宅的原初性回憶為班克斯尋根提供了方向。
此外,家宅承載了班克斯與母親生活的美好回憶,班克斯對母親的回憶在某種程度上是在找尋一種認同。正如巴什拉所言, “家宅確實就是我的母親”[7]82,當他長大后回到上海的家宅拜訪時,往事也回到眼前,家宅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與母親相處的珍貴回憶,在班克斯的回憶中,母親是一個神圣的存在,母親有著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典雅端莊,并鐘情于母親的傳統(tǒng)美,在班克斯認知里,母親是領導反鴉片戰(zhàn)爭的關鍵人物,她莊嚴的形象就象征了英帝國的正義和權威,母親的矜持高傲就是母國形象的表征。父母的失蹤給班克斯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他一心想成為一名著名的偵探破解父母失蹤之謎,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把父母解救出來,是為了獲得母親的認同,這從他小時候也可看出端倪,在其父親失蹤后他就一直為母親的安危擔憂,那段時間他不會讓母親離開他的視線,面對危險,試圖憑借自身的力量找出事情真相,為她分憂解難展現(xiàn)自我能力從而被母親認同。而他崇拜母親這一行為本身就有被英國文化教化的可能,因為母親代表了傳統(tǒng)的英國價值觀,解救父母的過程,也是班克斯得到認同,自我價值得到肯定,英國人身份得到認同的過程,實現(xiàn)自身意識和英國文化的雙向溝通。
通過重新回憶往事,班克斯從記憶中獲取了啟示和力量,從而明確找尋文化身份的方向。
三、上海租界:社會空間與身份追尋
亨利·列斐伏爾在《空間的生產(chǎn)》中認為空間是動態(tài)的標志時代變化的社會建構,空間生產(chǎn)除了作為一種思想和行為的工具以外,作為一種生產(chǎn)方法,它也是一種控制、主宰和支配權力的方式[6]26。社會空間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關系,每一種關系都生產(chǎn)與建構符合自身地位與權力的空間,資本政治利用空間生產(chǎn)進行統(tǒng)治和拓展,長期規(guī)訓、制約著各種社會關系。因而空間生產(chǎn)是有等級性的,混合著各種意識形態(tài)。列斐伏爾空間理論的核心“空間三一論”包含“空間表征” “空間實踐”和“表征空間”, “空間表征”屬于意識形態(tài)的范疇, “空間表征”在社會空間實踐中與知識、符號和意識形態(tài)等緊密相關,是資本政治對某一空間秩序的構想,由社會主導勢力所決定[6]45,社會主導勢力通過對社會空間施予一套嚴密的話語體系,以此來規(guī)范社會成員的“空間實踐”。
在作品中,已經(jīng)長大并成為著名偵探的班克斯重返中國上海,徒勞地尋找雙親,并妄圖依靠解決謎案來阻止即將到來的世界大戰(zhàn)。上海租界的生活展示了作為強勢集團的殖民帝國英國構想的“空間表征”下的空間地理景觀,居于上海城市中心的是外國勢力所建構的公共租界,圍繞租界這一權力中心的是位于租界外圍的中國人居住區(qū)低矮、破舊和擁擠的住房。通過納入和排除的空間分隔原則,整個中國人破爛、矮舊的居住區(qū)與建筑豪華、禁閉森嚴的外國租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構成二元對立的殖民/被殖民空間秩序。正如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略赋觥爱斀竦臅r代或許應是空間的紀元”[8]18,而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并置,“換句話說,我們生活在一組關系中,這些關系描繪了不同的基地,而它們不能彼此化約”[8]21石黑一雄將租界內(nèi)外的空間景觀進行了“并置”描繪: “河對岸是密密麻麻的棚屋和成堆的破碎石料”[4]164,炮彈越過租界,落在了破舊臟亂的閘北區(qū)。運河將租界和閘北區(qū)進行區(qū)隔,運河這一頭的人們在大英帝國的權威下歌舞升平,班克斯感嘆, “這群所謂的上海精英,竟對河對岸處在槍林彈雨中的華人鄰居們?nèi)绱瞬恍家活櫋盵4]166;而租界外的閘北區(qū)中國人則生活在戰(zhàn)爭的水深火熱之中,租界內(nèi)不允許中國人入內(nèi),推動這種空間實踐的正是英國人的“空間表征”,它拒絕將黃種人納入白人的社會空間,大英帝國掌握著構建空間秩序的話語權。
空間表征與班克斯的文化身份追尋在某種程度上是同構的。首先,空間表征的意義無處不在,租界內(nèi)外空間的區(qū)隔強化了班克斯的文化身份體認。在班克斯童年時,租界內(nèi)封閉空間的帝國文化深深移植在每一個外來人身上?!拔沂墙^對不可以進入城里華人區(qū)的……據(jù)大人們說,那里瘟疫肆虐,遍地污穢,壞人橫行”[4]52??梢?,主人公從小就受到大英帝國構想的空間表征——基于“區(qū)分”之上的社會空間結構的主導原則的影響,隱含了帝國文化對主人公文化的影響甚至規(guī)訓,從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白人至上的優(yōu)越意識,并且在母親領導的禁煙運動與菲利普叔叔的慈善機構旨在改善上海中國人區(qū)域的生活條件的潛移默化影響下,在對中國區(qū)域的凝視中使其滋生了大國優(yōu)越感與大國責任感。
其次,班克斯文化身份追尋的幻滅又彰顯了大英帝國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日漸式微。班克斯善良正直、嫉惡如仇,一直把消除罪惡、伸張正義作為自己的使命與職責,做偵探就是他拯救世界的方式,這其實也是來源于英國大國責任感。他希冀通過對父母失蹤之案的破解來阻止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要不是對這個案子持樂觀態(tài)度,相信在近期有望將其圓滿告破,我是不會來的。事實上我非常樂觀。懇求大家耐心等待上兩個星期。到時我們再看看有何進展。”[4]146內(nèi)心充滿責任感的他對上海精英對中國戰(zhàn)事的冷漠態(tài)度充滿了厭惡。而這種英國式的英雄主義試圖以文化霸權的身份呈現(xiàn)、表征東方他者的努力終告失敗。第一,石黑一雄打破了英國“自我”身份中自以為是的優(yōu)越與強勢的書寫。塞西爾爵士起初來到上海是為了在人生的最后階段有所作為,解決大戰(zhàn)的一些問題,但最終卻流連賭場、風燭殘年,塞西爾爵士的大國優(yōu)越感想象最終破滅,也影射著大英帝國神話的解構,上海“精英”的浮夸狂妄、不切實際的想法不過是英國文化的自我陶醉。對于班克斯的大國責任感來說也正是如此。第二,在班克斯從租界到閘北區(qū)的尋親中,他的優(yōu)越感一步步被挫傷。列斐伏爾認為,空間充斥著各種意識形態(tài)與權力的博弈……其間充斥著各種社會關系,是社會關系重組與社會時間性重構的過程。在三十年代,大英帝國的威風在世界其他國家的興起下已日益衰微,世界的關系又發(fā)生了重組, “日不落”帝國的神話中正在遠去,英國“空間表征”下的話語權正在逐漸喪失原有的威力。如租界里的人堅持說日本人絕對不敢攻打外國租界,可即便一天至少說上二十遍,還是令人難以相信;班克斯也不得不學會幾句日語來保護自我免受日本士兵的槍殺,日本官兵說, “日本如果要成為像英國一樣的大國,就要像英國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那樣”[4]253。在日本官兵的護送返回租界途中他意識到,英國已不在處于世界的中心,這種大國的優(yōu)越意識逐漸開始受挫,他不僅沒有解救出父母,甚至對父母的處境也是異想天開,因而在了解父母失蹤真相之后,父親由于受不了妻子的鄙視而與其他女子私奔,母親則被中國軍閥囚禁為妾,班克斯自以為是的英雄形象被打碎,其尋親之旅也宣告破滅。
所以,班克斯為了尋求自己的文化歸屬而重返上海,企圖通過實現(xiàn)拯救世界的英雄想象和破解父母失蹤之謎來認同自我的英國文化身份,作者通過將班克斯置于租界與閘北區(qū)這一社會空間之下,通過租界和閘北區(qū)之間空間意識形態(tài)的較量,從英國人的虛妄、可笑的行徑以及日本勢力的崛起解構了班克斯心中的歐洲中心主義優(yōu)越意識,使其認清了個人力量與歷史洪流的懸殊,他想象中的英雄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被解構,說明了“日不落”帝國的衰落與其身份追尋的幻滅。
四、第三空間與身份重構
身處兩種異質文化的夾雜中,班克斯通過對心理空間進行重構,在對過往的追憶中緩解了自身的身份焦慮,試圖通過實現(xiàn)自我的英雄夢以此來獲得英國文化的認同,當父母的真相浮出水面和英國文化優(yōu)越意識被解構,班克斯從心理到實踐尋求身份的策略均宣告失敗。那么,他將如何面對身份追尋的破滅?移位的焦慮煩擾著民族的“穩(wěn)固性”,在生根狀態(tài)與移位之間的狹窄通道中,當本體論的穩(wěn)固性碰觸到文化移位的記憶時,文化差異就在其認同中心加入了一種社會的和心理的焦慮,這種焦慮引發(fā)著與另一種文化差異的“揮之不去的陌生感”無休止的協(xié)商互動,個體就處在這種罅隙性的、居間的混雜地帶[9]79,班克斯正居于東西方兩種文化狹縫中的混雜地帶,占據(jù)著一種間隙空間的可能性?;裘住ぐ桶驼J為這種間隙性空間不能完全被其原來祖國的傳統(tǒng)所轄控,在其中的互相作用常常會產(chǎn)生一種“第三空間”[9]80。“這個空間是處于自我與他者之外的中間地帶,融合了兩種文化的特征?!盵10]28,在巴巴看來, “當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定位已不再單純地來自傳統(tǒng)的核心,而是在不同文明的間隙存在一種富有新意的、 ‘居間的、混雜的身份;所有流散的族裔人群都處在這個‘文化之間的混雜地帶,即第三空間,在矛盾的沖突和傳統(tǒng)的裂變中建構自己的身份認同”[10]90,換言之,霍米·巴巴反對本質主義的身份觀,文化的意義和象征并非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當兩種文化產(chǎn)生碰撞,傳統(tǒng)而穩(wěn)定的文化體系將會在新的社會中分裂并與新的文化發(fā)生雜交,處于多元社會中的移民將在兩種文化的矛盾與沖突中創(chuàng)造自己的身份認同。班克斯也最終在第三空間中重新審視文化身份的建構,緩解了主體自身不確定和渴望確定之間的焦慮。
班克斯從小生長在上海租界,租界本身就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可謂是一個“雜合化”的空間,不同種族、種群、意識形態(tài)、文化和語言互相混合在這里, “亂七八糟,良莠不分,沒有霸權,不中不西,亦中亦西”[11],是當時人們對上海租界的評價,班克斯在這種文化雜合中不斷地想要靠近母國文化,獲得純粹的英國文化身份認同,他認為人若沒有歸屬感,不屬于某個民族和國家就會像窗戶的遮陽簾一樣,繩子一斷,簾葉就會散開,世界可能會四分五裂,這其實是一種本質主義的身份觀,然而在移民文化中,空間的位移與身份的斷裂性以及不確定性都說明了身份的可建構性,身份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視為一種“生產(chǎn)”,它永不完結,永遠處于過程之中,而且總是內(nèi)部而非外部構成的再現(xiàn)[12],移民語境中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認同正是在思考文化身份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混合身份認同,正如菲利普叔叔對班克斯所說: “不錯,你在這兒的生長環(huán)境確實包括不同國度的人,有中國人、法國人、德國人、美國人還有其他國家的人。你將來是長成一個不那么純粹的英國人也不足為怪……我認為像你這樣的男孩長大后各國特點兼而有之絕不是什么壞事。那樣的話我們大家互相就會更好地善待對方。起碼戰(zhàn)爭會少一些……人們會像你一樣,更像一個匯集了各國特點的混合人?!盵4]71從中可以看出,石黑一雄其實肯定了雜合體的混合身份,肯定在文化雜合的“第三空間”超越種族平等共處,在班克斯經(jīng)歷了身份追尋的破滅后,他漸漸建構起了自身混合性身份,不再拘泥于本質主義之上的身份認同,在小說結尾,班克斯回到英國, “隨著日子一天天在倫敦逝去,我承認自己確實感到了滿足。我喜歡在公園里散步……并且越來愈熱衷于此。”[4]286他漸漸能適應英國的文化氛圍,對于是否把母親安葬在英國的問題上,班克斯覺得母親一輩子都住在東方,“我想她樂意在那里安息”[4]279,這就肯定上海和英國對自我生命價值的參考性,學會在異質文化的相互尊重與彼此融合中重新定義個人身份的去向——建立第三空間。
五、結語
移民的無根狀態(tài)來源于個體執(zhí)著于從本質主義的身份認同觀來判定移民空間體驗下身份的去向,此種空間的錯位使個體對身份的理解固守在二元對立的絕對定位上,由此產(chǎn)生了身份焦慮。空間表征與身份追尋互相纏繞,石黑一雄展示了班克斯身份追尋的空間循環(huán)過程,他從倫敦到上海租界的空間的轉移,不僅僅是身體在不同空間的轉移與復歸,更重要的是他文化身份的動態(tài)建設過程,上海和倫敦的物理空間的變遷導致其產(chǎn)生了身份焦慮,通過心理空間的重構來緩解身份焦慮,而回憶終究是不可靠的,上海租界的美好記憶不過是父母營造的美好假象,在租界與閘北區(qū)的空間體驗打破了班克斯心中的英雄主義以及以歐洲為中心的大國優(yōu)越感,并最終在“第三空間”中達成與異質文化的協(xié)商。從中可以窺見作家石黑一雄的國際主義寫作觀:面對20世紀移民群體文化身份的尷尬處境,我們需要了解到移民語境中的文化身份認同是變化著的同一,是處于動態(tài)的建構過程,將從“我們是誰”向“我們將成為誰”思考的轉換可以使新一代移民在“第三空間”中構建流散身份的文化意識。
[參考文獻]
[1]? 王燁. 石黑一雄長篇小說權力模式論[D]. 武漢:武漢大學,2012.
[2]? 劉國艷. 分裂的風景——論石黑一雄小說中的身份認同[D].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5-7.
[3]? 陶家俊. 身份認同導論[J]. 外國文學,2004(2):38.
[4]? [英]石黑一雄. 上海孤兒[M]. 陳小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5]? [英]邁克·克朗. 文化地理學[M]. 楊淑華、宋慧敏譯,南京:南京文學出版社,2005:66.
[6]? Lefebvre,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Trans.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91.
[7]? [法]加斯東·巴什拉. 空間的詩學[M]. 張逸婧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8]? [法]米歇爾·??? 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A]. 包亞明主編. 后現(xiàn)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C].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9]? 生安鋒.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論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0]? Homi K.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M]. London: Routledge,1994.
[11]? 熊月之. 上海租界與文化融合[J]. 學術月刊,2002(5):70.
[12]? 鄒威華. 斯圖亞特·霍爾的文化理論研究[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