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
自從宋代文與可提出“胸有成竹”的繪畫理論后,人們常把它借用到寫作中來強調構思、打腹稿的重要性。到了清代,鄭板橋還把它作為繪畫和寫作的“定則”,并提出了“胸無成竹”的主張。這“胸無成竹”的主張是什么意思呢?它與“胸有成竹”的要求是否矛盾?兩者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鄭板橋認為,繪畫和寫作一樣,下筆之前必須有明確的設想和意圖。有了“意”,才能用“筆”去表現。這就叫“胸有成竹”。這是繪畫和寫作的基礎,所以是“定則”。可是,鄭板橋還不滿足于此,他認為在繪畫和寫作的過程中,往往在一剎那間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情趣,這是造化的機遇。因此,他把這稱為“化機”,是和“定則”同樣重要而又更高一級的東西。這就是鄭板橋所說的“胸無成竹”的含義。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文章練得多了,頭腦中漸漸就形成了“框子”,寫來寫去老是那么一個味兒。這既說明自己具備了一定的寫作能力,又說明這種能力亟待提高,需要突破舊格局,寫出新意來。如何才能提高呢?那就要對寫作的對象與內容做更細致的觀察,更深刻的思考,努力發(fā)現我們平時忽略的東西。這樣我們就會產生新奇的聯(lián)想、獨特的技法和活脫的語言。當我們對寫作的對象和內容因為產生了新穎的感覺而感到生疏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成熟。鄭板橋在一首詩中寫道:“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闭f的就是這個意思。
由此看來,“胸有成竹”和“胸無成竹”并非矛盾的要求,二者不可缺少地統(tǒng)一于一個創(chuàng)作過程。前者強調了構思,后者強調了發(fā)揮,共同基于對寫作對象與內容的觀察、體驗和思考。同學們如果能把這二者很好地融合起來,寫作上一定能有明顯的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