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新穎
對相聲行業(yè)來說,最近幾年的改變著實讓人驚喜: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日新月異正在重構(gòu)相聲的文化生態(tài),曾經(jīng)沒落的藝術形式開始重振,并煥發(fā)時代生機。相聲的復興離不開兩個人的努力,郭德綱和于謙。如果說郭德綱是相聲復興的領軍者,那么他的黃金搭檔于謙也絕對能擔起軍功章的一半榮譽。
14歲進入曲藝圈拜師學藝,23歲開始系統(tǒng)學習影視編導,35歲通過相聲擁有知名度并保持至今,一直以來,于謙的事業(yè)版圖都是在演藝領域延展開來的。生活里,于謙熱衷玩物卻不喪志,甚至在自己的愛好中琢磨出了商機。如此能玩擅玩會玩的相聲“玩主”,于謙是獨一份了。
于謙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家境較為殷實,從小吃穿不愁,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小時候的于謙喜歡捉魚摸蝦、招貓逗狗、曲藝雜談,街坊鄰居們都笑稱他是不務正業(yè)的八旗子弟,但是于謙卻從來沒把這些放在心上,反而將其發(fā)揚光大。12歲時,于謙自作主張,退學去了曲藝團,這樣的舉動放在那個年代很難被理解,只有于謙自己明白這個決定不是臨時起意,他確定自己真正熱愛著相聲這門藝術。
不過于謙的相聲之路走得并不順暢,入行沒多久,相聲行業(yè)便進入了漫長的低谷期。從曲藝學校畢業(yè)后,很長時間于謙面臨的都是無相聲可說的狀態(tài),隨后他的搭檔遠赴日本學習經(jīng)營管理,不少業(yè)內(nèi)前輩也紛紛改行寫起了小品和影視劇。雖然空有一腔熱愛,但是于謙不得不艱難地尋找著說相聲的出路。29歲時,于謙考入了中鐵文工團,成為了一名在編的相聲演員,這一扎就是十年。
后來在接受采訪時,于謙用“落寞”這個詞評價那十年。雖然不乏演出,但觀眾們都不太喜歡傳統(tǒng)相聲,迫不得已,于謙有時會在臺上表演自己編排的“花式相聲”:跳段霹靂舞或者拿著吉他和觀眾們嘮嘮嗑,雖然形式花樣,但是節(jié)目效果尚可,在相聲的低谷期,于謙以一種“玩”的姿態(tài)把相聲說下去了。
如果沒有在2000年遇見郭德綱,于謙后來的路應該是朝著影視方向發(fā)展的。文工團收入微薄,于謙開始系統(tǒng)學習影視編導,嘗試影視表演,也曾經(jīng)在幾部電視劇中有過出鏡,不過反響一般。2000年左右,團里找回于謙,請他為被借調(diào)來的郭德綱捧哏,兩人自此開啟了一段相聲事業(yè)上的佳話。
于謙說自己說相聲從來都不是為名,只因為熱愛。他對相聲的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正是這份熱愛驅(qū)使他選擇了這個行當,支撐他在低谷期咬牙堅持,也鋪設了他日后的事業(yè)之路。
郭德綱多次調(diào)侃于謙有三大愛好:抽煙、喝酒、燙頭。久而久之,這三個愛好也成為形容于謙的標配。不過熟悉于謙的人都知道,于謙的愛好可不只這三個,能玩卻不喪志是對于謙最好的總結(jié)。生活中的于謙,是地地道道的京城“玩主”,他熱愛搖滾,當上了中國搖滾協(xié)會副會長;喜歡小動物,對釣魚、養(yǎng)鳥、斗蟈蟈這些閑情小趣樂此不疲。久而久之,于謙“玩兒”的攤子越鋪越大,慢慢的建造了一個60畝的動物園,真正的實現(xiàn)了“跑馬圈地”。
這個動物園位于北京大興郊區(qū),它的來歷比較有趣。最開始于謙并沒有投資經(jīng)營計劃,只因為自己養(yǎng)的小動物越來越多,于是他給自己的小動物找到了一個三畝多地的院子。后來這個院子面臨拆遷,他干脆在北京郊區(qū)建了一個 60 多畝地的園子,面積有六七個足球場那么大,把馬、狗、雞、鴨、鵝、豬、牛、羊、孔雀、猴……全都養(yǎng)在這個小型動物園了。據(jù)他自己的不完全統(tǒng)計,動物得有幾千頭,馬50來匹,狗30多條,還有錦鯉幾千條。動物多了,飼養(yǎng)也是一大筆成本,據(jù)于謙自己透露,光是馬場一年的經(jīng)營成本就達到幾百萬。
別看動物園的花銷大,但是它為于謙帶來的隱形財富可不小。比如50多匹馬,大多價值不菲,很多都是進口的名貴品種,有的一匹的價錢不亞于一輛寶馬。于謙飼養(yǎng)的狗,也都是世界名犬,包括藏獒、惠比特犬等品種,據(jù)說一只藏獒就價值百萬。伴隨著動物園逐漸擴大,名貴動物品類增多,所有動物的價值勢必又有了一番新的攀升。
除了擁有動物園,于謙也喜歡收藏,收藏品類豐富,文玩古董都包含其中。另外,于謙也會收藏名貴的古董鳥籠,平時都掛去不露,不過遛鳥時于謙就會把鳥換進名貴籠子,出去溜達一圈。熱愛生活熱愛玩的于大爺享受這些物件給自己帶來的愜意。
于謙的興趣廣泛,在投資上的直觀表現(xiàn)還包括投資領域并不狹隘。2019年,于謙監(jiān)制并主演的電影《老師好》上映,該片以黑馬姿態(tài)脫穎而出,并取得3.52億的票房。在2019年國產(chǎn)電影票房榜上,這個數(shù)字并不突出,但是這部影片的投資成本只有1000萬,收益回報率超過20倍。于謙也憑借此影片取得了千萬元以上的收入,對于這個結(jié)果,于謙自己倍感驚喜。
于謙已經(jīng)50歲了,到了知天命年的他一點也沒有這個年紀的人所攜的老氣橫秋,在他看來50歲遠達不到知天命呢!用他的話來說,就是50歲且學著呢!悠悠50余載,他始終像一個玩世不恭的孩子,不緊不慢地做著自己。他說,公眾人物最該打造的人設是自己,只有這樣,才永遠都不會崩塌。
在《十三邀》與許知遠對話時,于謙說自己并不是進取心十足的人,能勝則勝,不勝也無妨。生活中于謙行事非常低調(diào)。雖然郭德綱的成功離不開于謙的幫扶,但是于謙從來沒認為自己是平分德云社半壁江山的人,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德云社的一個職員,是郭德綱的下屬。上了臺,自己是郭德綱的好搭檔,只要下了臺,需要按照德云社于謙這個身份辦事,那么郭德綱就永遠是自己的領導。與人為善,始終明確自己的定位,于謙這樣的處世之道為人稱贊。
于謙身上有種閑云野鶴的氣質(zhì),他對名利都看得極淡,卻對生活抱有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去任何城市,最喜歡去的一定是當?shù)氐幕ú蒴~蟲市場,人生中最向往的日子是在深山老林里呆著。豆棚瓜下,鳥舍馬圈,于謙常??梢砸淮褪且惶?。用他的話說,哪怕只是看牛反芻,也能饒有興致地看幾個鐘頭。
“掙錢和玩哪個重要?”曾經(jīng)在接受采訪時,主持人拋來這樣的問題。“當然是玩?。 庇谥t毫不猶豫地說。對于謙來說,相聲是他的事業(yè),更是他的興趣,也是自己“游戲人間”的眾多愛好之一。大智若愚的他告訴我們,每一個不曾好好“玩兒”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