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寧波
摘 要:目前,信息技術、互聯(lián)網技術已被應用到多個行業(yè)及領域,大數據技術也對各行業(yè)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圖書館保存了大量的書籍及資料,其對社會、國家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需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分析,將其應用到圖書館服務中,以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本文闡述了大數據及大數據時代特點,分析大數據對圖書館服務的影響,對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服務模式改革策略進行探析。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模式
信息化背景下,人們使用互聯(lián)網查詢信息、傳遞信息的幾率越來越高,互聯(lián)網及信息化技術在多個行業(yè)得到應用。圖書館存儲了大量文獻資源,也需積極應用互聯(lián)網及信息技術,擴展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
一、大數據及大數據時代特點
1.大數據。Gartner認為,需使用先進處理方式才能形成較大決策力,需較大洞察力才能適應及使用、多樣化的信息即為大數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則表示,傳統(tǒng)數據庫軟件不能實現獲取、存儲、管理及分析功能的數據集合即為大數據,且大數據具有海量、快速傳輸、多樣化等特征。
大數據技術是互聯(lián)網與民眾生活及工作融合的產物,大數據受到各方的重視。結構化、半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共同組成了大數據,且非結構化數據在大數據中所占比例逐漸增多。大數據的處理及分析需要特殊技術的支持,以實現短時間內處理海量信息的目標。大規(guī)模并行處理數據庫、數據挖掘、分布式數據庫等是適用于大數據的特定技術。
2.大數據時代特征
(1)信息傳播速度增快。隨著信息技術、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大數據技術在逐漸優(yōu)化、完善,且大數據技術在多個行業(yè)中得到應用。大數據背景下,人類發(fā)展速度增快,人類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也發(fā)生了改變。同時,人類認知方式、溝通方式也在不斷變化。自大數據技術面世后,社會各界一直十分重視大數據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究其原因為,互聯(lián)網的出現使得信息傳播速度加快。比如:人們可通過互聯(lián)網了解世界各國剛發(fā)生的事情;國家頒布的政策也可通過互聯(lián)網迅速傳遞給每個人??梢哉f在大數據背景下,信息時效性及信息傳播速度增快。
(2)信息內容擴展。以往,受到時間及空間的影響,不同地區(qū)的民眾不能實現信息的有效溝通。大數據背景下,民眾可隨時、隨地實現信息交互,且信息種類也不僅限于文字。由此可見,大數據時代下可傳播的信息內容有所擴展。
(3)信息資源較為復雜。大數據時代下,不僅信息傳播速度、信息傳播廣度提升,同時可對信息進行預判?;ヂ?lián)網背景下,數據每天都在產生、更新,人們對互聯(lián)網這一信息傳播途徑的依賴程度逐漸增高。相較于其他信息傳播方式,互聯(lián)網可迅速、準確的傳播各種信息。同時,互聯(lián)網中包含了正面信息、負面信息,人們對信息的分辨能力較弱,因而部分人可能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
二、大數據對圖書館服務的影響分析
1.圖書館服務數據資源增多。圖書、期刊、報紙等都是圖書館的服務資源,部分圖書館已實現圖書館服務資源共享。目前,我國已步入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包含了圖書、期刊等常規(guī)服務資源,同時涉及了半結構化數據信息(比如:讀者借閱記錄、讀者查詢記錄)、非結構化數據(比如:視頻、圖片等)。以上多種類型資源共同構成了圖書館服務數據資源。
2.圖書館服務方式改變。以往圖書館主要承擔為讀者提供多種資源及信息的任務。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圖書館服務方式也向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3]。圖書館服務方式也向著精細化、細節(jié)化方向發(fā)展,圖書館產生了多種新型服務方式。圖書館可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多種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分析讀者閱讀喜好及傾向,為讀者推送其需要的信息及資源,如此可提升讀者的閱讀感受及對圖書館服務滿意度。
3.圖書館服務服務數據挖掘及保護。以往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服務的方式較為單一,且圖書館結服務構也不多樣。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fā)展及應用,大數據技術在圖書館中得到廣泛應用,豐富了圖書館數據類型及圖書館服務結構。在此情況下,圖書館要做好信息收集及存儲工作,積極利用先進化設備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以便圖書館在海量數據中找到有用信息,從而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同時,圖書館要依據相關法律及法規(guī)開展服務工作,以保護讀者的隱私及權益。
三、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服務模式改革策略
在互聯(lián)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不斷優(yōu)化的同時,大數據技術與圖書館的結合將推動圖書館穩(wěn)定發(fā)展。怎樣優(yōu)化圖書館服務模式,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則是我們需深入探析的問題。
1.建立圖書館云服務平臺。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將面臨一定的給予及挑戰(zhàn)。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保存的數據量增多,相應的存儲成本增高。圖書館需為讀者提供所需數據,為保證可滿足讀者要求圖書館要保存海量數據,同時還要確保數據傳遞速度。為實現這一目標,圖書館要保證存儲設備、軟件等可滿足數據存儲及傳遞要求。圖書館經費較少,因而未能依據讀者要求采購先進存儲設備、軟件。另外,不法分子入侵圖書館服務器,也是影響圖書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利用互聯(lián)網、廣電網等網絡,電視機、手機等設備即可完成云服務平臺的信息交換功能。圖書館可建立云服務平臺,充分利用自己海量數據存儲、較強網絡服務能力等優(yōu)勢,在降低圖書館運營成本的同時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
2.建立移動圖書館服務。不同讀者對數據、信息的需求不同,因而圖書館應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fā)展,讀者個性化需求問題日益凸顯。為滿足讀者的要求、推動圖書館穩(wěn)定發(fā)展,圖書館要建立移動圖書館[4]。圖書館不僅保存了海量信息,還肩負這傳遞信息的職能。每個公民都可在圖書館中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及數據。在此情況下,圖書館要積極應用互聯(lián)網技術,建立屬于本圖書館的移動圖書館。另外,圖書館還要制定與之相應的管理機制。
讀者可使用智能手機、IPAD等智能設備登錄圖書館APP,在APP上選擇自己所需信息及數據。同時,讀者的瀏覽記錄、借閱信息、收藏記錄都將保存在移動圖書館中。讀者可利用智能設備搜素所需信息、收藏信息,可有效提升讀者信息獲取速度。同時,移動圖書館將依據讀者瀏覽記錄、借閱信息、收藏記錄等,為其推送符合讀者閱讀興趣及專業(yè)的信息,這對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有益。
3.綜合應用多種技術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近年來,多項技術已趨于完善,圖書館為提高服務質量要積極應用先進技術,提高圖書館智能化水平。比如:圖書館可為館內所有圖書設置智能定位標簽,以提升圖書查找速度;圖書館可利用地圖定位技術確定圖書位置;圖書館可利用二維碼技術,便捷化管理圖書等。總之,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可幫助讀者迅速找到自己所需圖書。另外,將支付寶、微信等在線支付技術與圖書館結合起來,以提高讀者借閱圖書所產生的費用。圖書館可利用先進技術建立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tǒng),鼓勵民眾使用此系統(tǒng),以保證讀者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4.針對讀者開展個性化信息服務。圖書館存有大量數據,讀者短時間內很難在這些信息中獲取自己所需信息,因而圖書館要為讀者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如此不僅可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還可利用先進技術做好信息融合。讀者可依據自己的用戶名、密碼登錄云圖書館平臺,依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個性化設置,以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圖書館可通過微博、微信等途徑為讀者推送其所需信息。如此不僅可避免讀者花費大量實踐搜索有用信息,同時可提升信息時效性及圖書館服務質量。隨著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開展,可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推動圖書館持續(xù)發(fā)展。
5.為讀者提供RSS個性化信息服務。近幾年,圖書館存儲的數據信息逐漸增多,讀者在搜索所需信息時需耗費大量時間。圖書館可通過RSS個性化信息提升圖書館服務個性化水平。圖書館可使用先關技術對本館存儲的信息進行整合、分析,讀者可利用RSS個性化技術迅速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圖書館可利用信息技術建立RSS閱讀器,搜索網絡資源、新聞信息,依據讀者需求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為推動圖書館穩(wěn)定發(fā)展,我國圖書館需積極應用RSS個性化信息定制系統(tǒng)。
四、結語
大數據技術的發(fā)展給圖書館帶來了機遇,圖書館要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分析及應用,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信息化服務模式,為讀者營造專業(yè)、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進而實現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推動圖書館穩(wěn)定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尹全勤.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策略研究[J].科技傳播,2019
[2]盧照娟.大數據時代圖書館”互聯(lián)網+”服務模式的構建[J].綏化學院學報,2017
[3]李方園.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變革及實現[J].通訊世界,2017
[4]嚴剛強.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17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市坪山區(qū)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