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武,趙伊英,徐 陽,唐永清,李 敏
(1.新疆兵團第四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新疆 伊寧 835000;2.新疆石河子大學 農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薄荷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1],薄荷精油對病蟲有控制效果[2-4],且薄荷精油經(jīng)濟價值高[5]。薄荷具有清新口氣、殺菌等作用[6]。
國內對薄荷害蟲研究不多,王風良等對薄荷白卡綿蚜(Pemphigidaepallida)進行了研究[7];陳源等對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Rottemberg)、斜紋夜蛾(Argyrogrammaagnata)、銀紋夜蛾(Prodenialitura)和尺蠖(Geometridae)進行了研究[8]。王佳武等對薄荷黑小卷蛾進行了研究[9~11]。路喆等對葉螨進行了研究[12]。新疆伊犁薄荷面積10 000 hm2[13],害蟲有葉螨類和薄荷黑小卷蛾(Endotheniaericetana)。其中為害薄荷的葉螨主要是土耳其斯坦葉螨(Tetranychusturkestani)和截形葉螨(Tetranychustruncatus),癥狀為葉片失綠萎蔫發(fā)黃脫落。研究于2017年6月至9月在新疆伊犁州察布查爾縣六十九團六連薄荷田,開展加州新小綏螨(NeoseiulusCalifornicus)控制薄荷葉螨試驗,控制效果良好。
試驗地點:新疆伊犁州察布查爾縣六十九團六連薄荷田。
供試作物:薄荷,新薄一號
供試藥劑:加州新小綏螨(NeoseiulusCalifornicus),新疆石河子大學昆蟲生理實驗室。
試驗設置:3個處理區(qū):生物防治區(qū)666.7 m2、化學防治區(qū)666.7 m2和空白對照(CK)區(qū)66.7 m2。水肥管理水平相同。試驗前15 d用3.2%阿維菌素EC2000倍處理,對三個處理區(qū)徹底清園。6月20日投放。
投放方法:投放加州新小綏螨,上風口和地邊四周多投,密度為120頭·m-2,早晨投放,并記錄化學防治區(qū)藥劑使用品種、劑量及頻率。
調查方法:按“Z”字型,取生長相同的5處固定點,每點選5株用木制標牌標記,每株取上部、上中部、中部、中下部及下部共5片葉,調查加州新小綏螨卵、成螨、若螨、幼螨4種形態(tài)下的數(shù)量,每隔10 d調查1次。
數(shù)據(jù)分析:蟲口減退率=[(處置前活螨數(shù)-處置后活螨數(shù))/處置前活螨數(shù)]×100%;防治效果=(處置區(qū)蟲口減退率-CK區(qū)蟲口減退率)/(1-CK區(qū)蟲口減退率)×100%。
試驗地點:新疆伊犁州察布查爾縣六十九團6連薄荷田。
供試作物:薄荷,新薄一號。
供試藥劑:同上。
試驗設置:3個處理區(qū)設置同上。水肥管理水平相同。試驗前15 d對3個處理區(qū)徹底清園,藥劑品種、劑量同上。6月20日和7月20日投放。
投放方法:同上,密度120頭·m-2?;瘜W防治區(qū)在6月25日和7月25日用3.2%阿維菌素分別防治1次,試驗期內噴施2次殺螨劑。
調查方法和數(shù)據(jù)分析同上。
2.1.1 釋放1次對卵防效 基于試驗數(shù)據(jù),生成卵消長曲線(圖1)。釋放10~30 d,生防區(qū)卵的防治效果為62.81%、83.61%、47.85%;化防區(qū)卵的防效為24.53%、31.72%、33.65%。此階段生防區(qū)對卵控制效果顯著。釋放后30~60 d生防區(qū)對卵的控制能力下降,防治效果為30.12%、12.63%、31.22%;而化學防治效果為29.61%、31.81%、36.42%(圖2)。
2.1.2 釋放1次對成螨防效 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生成成螨消長曲線(圖3),釋放10~60 d,對成螨的防治效果是74.31%、78.72%、58.72%、42.81%、30.53%、18.58%.化學防治效果為89.12%、85.87%、59.57%、42.34%、33.16%、16.14%(圖4)。釋放捕食螨后10、20 d,對葉螨成螨的防效低于化防,30~60 d防效與化防效果相近。
2.1.3 釋放1次對若螨防效 基于試驗數(shù)據(jù),生成若螨消長曲線(圖5)。釋放10~60 d,防治效果是77.25%、76.82%、39.58%、41.04%、41.15%、26.46%;化學防治效果分別為64.32%、54.14%、39.53%、39.29%、36.47%、19.36%(圖6)??梢娚绤^(qū)對若螨的防效高于化防。
2.1.4 釋放1次對幼螨防效 基于試驗數(shù)據(jù),生成幼螨消長曲線(圖7)。釋放10~60 d,防治效果是80.36%、79.31%、42.22%、42.96%、43.94%、28.13%;化學防治效果為66.24%、56.72%、39.91%、24.82%、30.54%、29.27%(圖8)??梢娚绤^(qū)對幼螨的防效高于化防。
2.1.5 釋放1次對種群防效 基于試驗數(shù)據(jù),生成種群消長曲線(圖9)。圖中可知:6月20日釋放30 d內,生防區(qū)薄荷葉螨種群消長曲線與化學防治區(qū)與CK區(qū)相比,顯著降低;40~60 d與化防區(qū)相近。捕食螨對葉螨種群防治效果為70.62%、83.27%、43.53%、14.87%、14.65%、11.25%;化防區(qū)施用2次農藥,其化學防治效果為59.54%、47.17%、24.67%、14.04%、13.98%、10.18%(圖10)。由此可見,生防區(qū)對葉螨種群有控制效果,前30 d效果顯著。
2.2.1 釋放2次對卵防效 基于試驗數(shù)據(jù),生成卵消長曲線(圖11)。6月16日~9月14日化防區(qū)開展了2次3.2%阿維菌素防治。在90 d內,生防區(qū)控制卵的效果為63.91%、86.74%、42.38%、86.27%、73.15%、62.49%、71.53%、62.74%、52.73%,化防區(qū)防效為24.19%、33.37%、34.42%、30.82%、32.25%、38.71%、41.82%、39.95%、41.91%,生防區(qū)防效顯著高于化防區(qū)(圖12)。
2.2.2 釋放2次對成螨防效 基于試驗數(shù)據(jù),生成成螨消長曲線(圖13)。釋放30 d內,對成螨的防效85.85%、82.41%、63.63%,化防區(qū)的防效為89.13%、85.52%、71.43%,生防區(qū)防效低于化防區(qū),40~90 d生防區(qū)防效為55.84%、44.25%、29.83%、29.84%、29.32%、29.25%,化防區(qū)防效為54.72%、42.16%、26.97%、25.68%、28.29%、27.78%,生防區(qū)防效稍高于化學防效,無明顯差異(圖14)。
2.2.3 釋放2次對若螨防效 基于試驗數(shù)據(jù),生成若螨消長曲線(圖15)。釋放90 d,防效為79.53%、78.01%、41.13%、62.23%、52.52%、46.25%、42.43%、44.36%、37.18%,化防區(qū)防效為66.24%、56.14%、39.87%、40.79%、48.47%、39.65%、35.73%、33.14%、31.74%??梢娚婪佬?yōu)于化防(圖16)。
2.2.4 釋放2次對幼螨防效 基于試驗數(shù)據(jù),生成幼螨消長曲線(圖17)。生防區(qū)防效為78.74%、77.31%、55.22%、66.63%、58.42%、45.95%、39.81%、26.98%、23.63%,化防區(qū)防效為64.24%、54.72%、51.14%、33.26%、56.54%、41.27%、37.42%、24.49%、21.48%。釋放捕食螨后90 d內,對幼螨的防效優(yōu)于化防(圖18)??梢娚婪佬Ц哂诨馈?/p>
2.2.5 釋放2次對種群防效 基于試驗數(shù)據(jù),生成種群消長曲線(圖19)。生防區(qū)種群消長曲線對照其他兩個處理顯著降低,生防區(qū)防效為71.62%、84.19%、44.51%、55.23%、35.66%、41.25%、38.42%、36.62%、42.30%,化防區(qū)防效分別為60.54%、47.98%、25.23%、14.65%、44.98%、32.18%、29.36%、32.32%、42.10%,表明在試驗期90 d內,生防區(qū)(釋放2次)防效顯著高于化防區(qū)(圖20)。
表1 生物防治對葉螨平均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比化學防治更有效控制薄荷葉螨為害。釋放加州新小綏螨1次對薄荷上葉螨卵、成螨、若螨、幼螨控制效果高于化學防治區(qū)。
加州新小綏螨釋放2次對薄荷葉螨的平均防效顯著高于釋放1次(表1)。
生物防治成本高于化學防治,但生物防治效果優(yōu)于化學防治,且對環(huán)境友好,并可有效降低產(chǎn)品中的農藥殘留量。
運用加州新小綏螨進行對葉螨的生物防治技術,對環(huán)境等因素要求比較高,建議運用時,可小面積試驗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