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此舉令孤守北平的國民黨軍傅作義部25萬人完全陷于絕境。為了保護這座馳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免遭戰(zhàn)爭破壞,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力爭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北平守軍最高長官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將軍順應時代及人民的要求,做出了最后的決定。1月19日,傅作義在華北“剿總”機關及軍以上人員會議上,發(fā)出了《關于全部守城部隊開出城外聽候改編的通告》,同日,傅作義在《關于北平和平解決問題的協(xié)議書》上簽字,使北平遠離戰(zhàn)火,和平解放。
當時,國民黨河北省政府主席楚溪春(圖一)毅然追隨傅作義將軍,率河北省政府一同接受和平改編,走向光明之路。
短片解說:
在河北省檔案館珍藏著一份河北省政府有關接受北平和平協(xié)議的檔案(圖二),這是1949年1月25日發(fā)布的河北省政府府財四(38)特第371號訓令,內容有“查和平協(xié)議十三條業(yè)已公布,原協(xié)議第六條規(guī)定,河北省政府及所屬機構暫維現(xiàn)狀,不得破壞遺失,聽候聯(lián)合辦事機構處理”等語。這份訓令由當時的國民黨河北省政府主席楚溪春簽署。
專家解說:
這是為了響應1月22日傅作義公布的和平解決北平的協(xié)議條款?!盀榱搜杆倏s短戰(zhàn)爭,獲致人民公議的和平,保全工商業(yè)基礎與文物古跡,使國家元氣不再受損傷,以促成全國徹底和平之早日實現(xiàn)。”
短片解說:
這份訓令的發(fā)布對象是當時流亡北平的保定師范學校。1948年11月22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保定前夕,保定師范學校部分人員隨國民黨軍隊逃至北平。文中要求該校切實遵守北平和平協(xié)議第六條的規(guī)定,將所有公款公物妥為保管,聽候聯(lián)合辦事機構處理,絕對不得損壞遺失或擅自處理,如有違誤,定為嚴懲。同時要求大家保持廉潔,員工待遇應發(fā)即發(fā)、應領即領,并不準希圖額外利益,以共渡時艱。
這份訓令避免了學校動蕩,安撫了教職員工,讓大家團結一心,渡過特殊時期。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城,與傅作義的部隊換防交接,北平城和平解放(圖三)。2月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北平入城儀式盛大舉行。隨后,國民黨河北省政府正式被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收,至此河北省政府宣布消亡。
專家解說: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震動中外的偉大歷史事件。它勝利結束了平津戰(zhàn)役,達到了殲滅和改編華北國民黨軍52萬多人的預期目的,解放了華北地區(qū);它創(chuàng)造的解放國民黨軍隊的“北平方式”成為后來解放湖南、四川、新疆、云南的范例;它使馳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免于戰(zhàn)火完整地保存下來,為新中國的定都奠定了基礎。
短片解說:
出生于1896年的楚溪春,是河北蠡縣北高晃村人,畢業(yè)于保定軍校第五期步兵科,成名于1946年的大同防衛(wèi)戰(zhàn)。1947年,楚溪春赴東北任職,在這期間,他與中共東北局負責人之一的陶鑄有所接觸,后一直保持聯(lián)系。
1948年,楚溪春在北平就任河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這個時期,他加強了對北平地區(qū)文物、古跡的保護,做了些有意義的工作。
專家解說:
楚溪春深明大義,顧全大局,對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主持人:
建國后,楚溪春歷任政務院參事,民革第三、四屆中央委員兼副秘書長,是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1966年9月12日,楚溪春在北京逝世,終年7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