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三島由紀夫短篇小說“死亡”結尾模式得失探究

2020-04-22 20:40:44陸正權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由紀夫三島死亡

內(nèi)容摘要:三島由紀夫的短篇小說極具個人特色,他在處理短篇小說結尾時偏愛將結尾與人物的死亡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風格獨特的“死亡模式結尾”。這種“死亡模式結尾”在形式可以很好地起到收束小說的作用,還可以提示讀者注意作者想要在小說之中傳達的思想。不過,過度地使用這種結尾會造成情節(jié)設置的模板化,同時將人物的結尾單純定義為死亡無疑表現(xiàn)出三島由紀夫偏激的美學觀念以及對于悲劇的狹隘理解。同樣,這種結尾設置過多關注死亡,使得小說喪失人文關懷,對于死亡的詳盡描寫,還使得小說的結構失衡。

關鍵詞:三島由紀夫 短篇小說 死亡模式 得失探究

三島由紀夫作為日本戰(zhàn)后文學大家,在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領域頗有成就,他的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風格獨特,具有極其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而單純就其短篇小說的結尾來看,又有著一個顯著的特點:三島由紀夫鐘愛在小說的結尾部分揭示人物的最終結局,而這個結局又常常和死亡有關。在此,筆者將這種結局模式稱之為“死亡模式結尾”。

文藝理論家弗蘭克·克默德認為一部小說的結尾是可以與史學或者神學作品之中的“終極關懷”相提并論,因其常能夠在作品的邏輯結構和藝術效果等多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深化作品的的主題內(nèi)涵。而三島由紀夫?qū)⑷宋锏乃劳鲈O置在小說的結尾處,將“結局”與“死亡”兩者相關聯(lián),賦予了文本極其深刻的內(nèi)涵。而這種帶有強烈三島個人特色的結尾模式也并非十全十美,在小說的形式與內(nèi)容上帶來優(yōu)勢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

一.“死亡模式”之得

1.表現(xiàn)三島由紀夫獨特的美學觀念

三島由紀夫崇尚“以死為美”,認為死亡才是美的最終且最好的歸宿。這一理念在其長短篇小說之中均有所體現(xiàn)。而短篇小說相較于長篇小說而言由于其篇幅短小,往往更能聚焦于一個理念,并將其闡釋清楚。在短篇小說《志賀寺上人之戀》中,三島由紀夫通過講述老僧為追求現(xiàn)世的美而舍棄來世的福緣的故事表現(xiàn)出三島對極端追求美行為的肯定?!稇n國》之中對于主人公自殺之前的性愛以及恐懼感的描寫。雖然扭曲而荒誕,卻通過死亡這一極端方式而傳達出作者對美與正義、美與死亡的理解。

此外,三島由紀夫從日本古代及古希臘繼承下的悲劇觀念也在這種死亡模式之中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人物悲劇的根源是從對宇宙的形而上學的譴責,到對其特定社會的社會譴責,這意味著三島由紀夫?qū)Ρ瘎〉睦斫獾玫搅藬U大。在他筆下無論是強加性的死亡還是順其自然性的死亡都表現(xiàn)出三島對于“生命本身就是悲劇”的理解。

雖然悲劇與死亡的關系是明確的,但三島由紀夫選擇死亡作為悲劇小說結局的意圖不僅僅是表現(xiàn)這種關系。通過這樣的安排,三島由紀夫希望能得到更多讀者對死亡人物存在的同情,增強小說的感染力,也使他們悲劇的根源更有說服力。

2.引發(fā)讀者思考

死亡是人的終極歸宿,一個人目睹了死亡,就會更加清楚的看到生命,意義一旦與死亡相關,就會被賦予一些強烈的情感。由于死亡具有普遍性,與之相關的意義也具有普遍性。三島由紀夫偏愛將好的人物寫死,像《星期天》中的情侶,《水果》中的同性愛戀者及嬰兒等。這種偏愛與三島由紀夫獨特的美學觀點不無聯(lián)系,而客觀上來說這些本不該死的人物一旦死亡,使讀者在震驚之余也會思考其背后的深層原因,這也就達到了三島由紀夫?qū)懽鞯囊粋€目的。這種通過可以設置死亡情節(jié)來提示讀者思考的手法在三島由紀夫創(chuàng)作中期格外突出,而這也恰恰是三島著力于創(chuàng)作“社會問題小說”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火山的休假》《毒藥的社會作用》《人間戲劇》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出三島著力通過小說來引導人們進行思考。

二.“死亡模式”之失

不可否認,死亡的結局設置以及三島所著意描繪的的死亡情景增添了人物的悲壯色彩,強化了三島小說中死亡書寫的力度,極力彰顯了三島所崇尚的多錯美和張力美。然而過多地把思考集中于死亡,過度地將情節(jié)統(tǒng)一為死亡,也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效果,這則是三島始料未及的了。

1.模板化的情節(jié)

三島在作品中之中很喜愛描寫死亡,而這似乎成為了他作品之中的一個定則,通過前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來三島由紀夫偏愛“殉情”“謀殺”“復仇”等一系列死亡主題,而且將其作為短篇小說的表現(xiàn)重點。不過,當死亡真正成為一種模式之后,許多作品似乎就成為了復制品,情節(jié)模式高度雷同,大大削弱了作品的表現(xiàn)力度。

大部分的以“死亡”模式結尾的小說都有著這樣一個特點,在小說的前半部分鋪陳很精彩,人物各色的命運描繪出起戰(zhàn)后日本的風情畫,而在后半部分,尤其是結尾部分又都趨于一致,情節(jié)急轉(zhuǎn)直下,快速推進到人物的死亡部分。

根據(jù)小說的類型的不同,可以基本推導出這樣一個規(guī)律:歷史題材的小說基本上敘述到人物死亡結束。如《輕王子和明公主》《志賀寺上人之戀》等。社會題材的小說基本上按照兩條路線推進:善惡有報則是惡人最終死亡,善惡無報則是好人最終死亡,比如小說《怪物》《頭文字》《仲夏之死》。死亡的結局沒有改變,變化的只是死亡的形式,而這無疑會降低讀者的閱讀體驗。

此外,在三島由紀夫的部分作品之中,人物似乎并沒有死亡的理由,最終的死亡有些牽強,或者說是三島由紀夫故意把人物寫死,如《惡人》中齊茂的女兒齋子,《頭文字》中渥子等。這種不顧人物命運發(fā)展的內(nèi)在邏輯,強行安排人物命運的小說結局無疑也降低了小說的藝術性。

2.偏激的理念追求

三島由紀夫善于將自己的美學或者文學觀念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長篇小說《金閣寺》《春雪》等都是這類的佳作,在短篇小說之中三島由紀夫也多有此類嘗試,如在短篇小說《美神》中表現(xiàn)自己對“美的占有性”的理解,《花山院》中對于古典美與死亡的思考等。不過,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短篇小說篇幅短小,而三島由紀夫想要表述又常常是較為獨特且復雜的美學觀點,在小說篇幅與理念表述上產(chǎn)生矛盾,這使得三島由紀夫常常不惜以犧牲小說的文學性來使三島由紀夫常常不惜以犧牲小說的文學性來凸現(xiàn)自己的理念,因而三島的部分作品顯得晦澀難懂。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超出這個分寸之外,事物就會喪失其本來面目,甚至完全走向反面,所謂“過猶不及”也。在三島的部分小說之中人物仿佛是作者筆下可以任意擺弄的對象,對于他們的命運可以隨意操縱,多次將人物安排為死亡的結局,而且這種結局是沒有任何的先兆性。而且三島很樂衷于細致得描述人物死亡的過程,如《星期天》中情侶被地鐵碾壓的狀態(tài),《天涯故事》中對殉情男女的言行的詳細描寫,《憂國》中對麗子自殺前恐懼的描寫等等。

其實,我們甚至可以說這些小說中的人物都是因三島的死亡美學而死。為了達到自己心目中美的極致,三島將死亡寫得殘忍到了極致。甚至連對生的極力贊美都是在替死作準備和鋪墊。他說:“為了浪漫主義悲壯的死,必須有堅強的雕塑般的肌肉,如果是柔弱的贅疣直面死亡的話,那么在那里有的全是滑稽的不合拍的東西了?!蔽覀冊谡J可三島由紀夫的極致美學追求的同時也要思考,是否只有具備了肉體美的人才有死得美的資格?肉體美者在死亡時確實很有震撼力與感染力,但在雨果小說《巴黎圣母院》中丑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的死同樣也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三島由紀夫這種以死為美的根源、一切從死出發(fā)來思考美學問題的方式,并以死作為追求生命終極之美的觀點,是有些非人道與非人性的。這種觀點的錯誤在于它忽視了生命本身的美,它并不看重人的生命,甚至直接地否定掉生命本身的意義與價值。在三島由紀夫的觀點邏輯之中,人或者一切有生命的物體和無生命的物體是等同的,人的死亡與花瓶的打破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甚至丑陋的人死亡還不如美麗花瓶被打破帶來的美的震撼大。因此,三島由紀夫小說中的人物缺乏基本的人情和人性,人類對于生命最基本的敬畏之心在他們身上毫無體現(xiàn),因此三島筆下的人物可以隨心所欲地殺人,可以毅然決然地走向自殺。美的事物的最終歸宿一定是毀滅,如果要是永生便不會產(chǎn)生美,而且只要對美進行毀滅就必然會產(chǎn)生極致的美;因為是美的,所以要走向死亡,而因為死亡,所以是美的。這便是三島的美學邏輯,偏激而可怕。

在三島由紀夫的小說之中,人被異化為物,成了他展現(xiàn)自己美學觀念的工具。美是終結追求,死亡時通向美的階梯,而人是為美服務的,生命從屬于美,而且可以隨時為美而犧牲。所以,三島小說中的人物是根據(jù)他想象的美學公式造出來的傀儡,帶著來自地獄冰冷的美感,卻少了一種人間的溫暖與真實。作者一心求美,卻缺少一分慈悲之心。而缺乏對生命本身的尊重和敬畏,必然導致死亡書寫走向變態(tài)的殘忍。

3.狹窄的悲劇維度

死亡可能會孤立死亡的人物,使讀者的注意力局限于這個主人公。比如在《星期天》一文之中,三島有意把戰(zhàn)后的社會大背景鋪排開來,展現(xiàn)戰(zhàn)后年輕人空洞無聊的生活,但是急轉(zhuǎn)直下的結局卻又把讀者拉回到幸男和秀子身上,讀者更多地是感嘆美的消亡與命運的無常,對于三島著力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就顧及不到了。這種情況在戰(zhàn)后的短篇作品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星期天》《大臣》《訃告》等。

三島有意表現(xiàn)社會現(xiàn)實,但同時三島又常常將故事情節(jié)設置得曲折離奇、怪誕奇異,這種一方面保留前期的創(chuàng)作風格又融入新的創(chuàng)作元素的創(chuàng)作,三島其實駕馭能力并不夠,因此三島中期的小說顯得格外的怪異,顯得血腥而殘暴。三島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一旦和自己熟悉的情節(jié)相結合,三島又不由自主滑入之前創(chuàng)作的舒適圈之內(nèi),因此在這一方面三島的作品相較于同時期其他作家并不出彩。我們在說死亡模式結尾能夠強化對于作家理念的貫徹的同時也要注意到這種模式化的結尾也會把作品的內(nèi)涵窄化,甚至會影響讀者來探求作品真正的內(nèi)涵。

其次,死亡雖然增強了生命的悲劇意識,但悲劇的維度僅限于死亡。畢竟有的時候,相對于茍活于世,死亡反而像是一種解脫。很明顯三島在這一方面理解不是很深刻(單就短篇小說而言),在他筆下死和美是相等的,那么拋開這些表現(xiàn)自己美學觀點的文章來說,其他一部分小說中人物的死亡就顯得不是那么可信,所帶來的震撼效果也要大打折扣,甚至會思考,死亡真的是來懲治惡人的最佳選擇嗎?例如《怪物》一文之中,癱瘓在床的齊茂能否動手殺了女兒是一個問題,那么同樣將善良的女兒和惡毒的齊茂同時歸為死亡的結局似乎也有些不近人情與倉促。

總而言之,三島由紀夫所選擇的“死亡模式”在實際的創(chuàng)作之中有利也有弊,在那些通過人物死亡來表現(xiàn)自己的美學觀點的作品之中,死亡的形式能夠與文章內(nèi)容和作家創(chuàng)作意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因此藝術水準很高,而在其他的一些作品中,由于三者不能夠很好地結合,中間有些偏差,藝術效果就要低一些。

4.小說形式上的一些不足

三島由紀夫?qū)τ诠P下人物命運的把控還稍顯不足,他長于刻畫細膩幽深的人物心理而短于鋪開人物的命運,這樣的缺陷體現(xiàn)在其短篇小說之中就會造成前后內(nèi)容的不同側(cè)重。在他的短篇小說的前半部分往往會大力刻畫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不吝筆墨地描繪筆下人物或陰暗扭曲或迷茫矛盾的心境。這樣的敘述在充分展現(xiàn)人物內(nèi)心、為下文人物命運做鋪墊的同時會占據(jù)大部分的篇幅,而礙于篇幅的限制,三島只能選擇快速收尾,一改前半部分緩慢的敘事節(jié)奏,著力展現(xiàn)人物的命運,完成小說“敘述故事”的任務。

前半部分敘事節(jié)奏慢而后半部分敘事節(jié)奏快,而這種轉(zhuǎn)變常常是缺少過渡的,如《志賀寺上人》一篇之中,小說的大部分內(nèi)容是在進行鋪墊,側(cè)重于介紹御息所的美貌與她的過往,其中夾雜著志賀寺上人對于御息所的美的追求也是一帶而過,直到小說結尾之處才快速展開兩人之間的故事。這篇長達六千字的小說實際涉及兩人之間故事不過千余字,其中更是夾雜了大量的佛教經(jīng)義的講解和人物的內(nèi)心自白。前部分緩慢的敘事節(jié)奏和后半部分人物命運的迅速轉(zhuǎn)折,雖給讀者以震撼,但難免有草草收尾之嫌。

參考文獻

[1]三島由紀夫著、陳德文譯:《上鎖的房子》,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

[2]三島由紀夫著、陳德文譯:《魔群的通過》,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

[3]三島由紀夫著、陳德文譯:《女神》,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年.

[4]三島由紀夫著、許金龍譯:《鮮花盛開的森林》,九州出版社,2015年.

[5]三島由紀夫著、唐月梅等譯:《三島由紀夫作品集》,九州出版社,2014年.

[6]田唯.從《假面自白》看三島由紀夫的死亡敘事[J].藝術科技,2018,31(10):123-124+288.

[7]皮嬋媛.論三島由紀夫的死亡書寫[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15.

[8]朱麗艷.托馬斯·哈代主要小說的死亡結尾[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

本文為華中師范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A20190408003)的部分成果。

(作者介紹:陸正權,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2016級本科生)

猜你喜歡
由紀夫三島死亡
《哦!爸爸》:希望你一生平安、健康、勇敢有正面力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三島由紀夫的心理世界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
美劇“死亡”,真相不止一個
莫言:三島由紀夫猜想
我經(jīng)歷了一次“死亡”
南方周末(2015-07-09)2015-07-09 18:38:31
論三島由紀夫《愛的饑渴》中的女性塑造和主題建構
鏡中的表演者——三島由紀夫
名作欣賞(2013年2期)2013-08-15 00:42:44
区。| 文化| 固阳县| 安乡县| 上饶县| 和顺县| 波密县| 达孜县| 珲春市| 江山市| 宣汉县| 昌平区| 卫辉市| 稻城县| 城市| 泉州市| 连州市| 舞钢市| 东乡| 英吉沙县| 扎鲁特旗| 松溪县| 梨树县| 鄂尔多斯市| 沂水县| 休宁县| 商洛市| 定南县| 山西省| 漯河市| 望谟县| 宣化县| 海盐县| 双柏县| 怀宁县| 桃源县| 雅江县| 靖远县| 永昌县| 康定县| 安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