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駐馬店市博物館藏明代金器賞析

2020-04-24 00:33:46張芳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4期

摘 要:1970年4月,上蔡縣城西南3千米處的邵店鎮(zhèn)金井吳村發(fā)現(xiàn)了明太祖朱元璋之孫順陽王朱有烜與吳妃的合葬墓。文章對墓葬出土的帶蓋雙系人物故事紋金壺、鳳凰形金飾、龍首金鐲、金簪等金器的工藝、紋飾、用途等進行鑒賞分析,對研究明代順陽王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關鍵詞:金壺;鳳凰形金飾;金鐲;金簪;順陽王

1970年4月,上蔡縣城西南3千米處的邵店鎮(zhèn)金井吳村發(fā)現(xiàn)了明太祖朱元璋之孫順陽王朱有烜與吳妃的合葬墓。根據(jù)墓志銘文考證,墓主人為明朝順陽王朱有烜,明太祖朱元璋之孫,周定王朱橚第三子,生于洪武十八年(1385)五月二十九日,薨于永樂十三年(1415)六月初四日,建文四年(1402)八月初六日封為順陽王。在這批出土文物中,尤以金器最具特色,現(xiàn)擇其部分介紹如下。

帶蓋雙系人物故事紋金壺(圖1) 口徑1.4厘米,底徑1.5厘米,高4.1厘米。金壺有蓋,細頸,鼓腹,圈足,肩部雙耳對稱。蓋上刻有流暢勻稱的花朵紋,頸部刻有精巧構圖的幾何圖案。此壺重點在腹部,鐫刻著一幅生動的月夜送行畫:兩棵大樹,一棵為柳樹,一棵是闊葉樹,樹絲間透出一輪高照的圓月。畫中四人為早晨送行狀,其中一人荷擔前行,一人向后站立,向送行的二人拱手作揖作辭行狀,嘴巴稍張,似在說:“請留步,多謝關照?!倍凰托姓?,一停立眼角掛淚,似張口含淚說:“請多保重?!币谎谀樚渥鞣瞪碛郀?。端詳此景,使人不禁感嘆詩仙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所表達的那份真摯深情,贊美溫庭筠“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構思意境的清新自然。

鳳凰形金飾(圖2) 長6厘米,寬5.6厘米,高1.3厘米。鏤空,鳳凰呈展翅欲飛狀,尖喙,羽冠,昂首挺胸,雙翼外張,羽毛層層疊疊,尾羽向上翻卷,佇立于如意形祥云之上。這種金飾最初僅有皇后可以使用,后來一些貴婦也有使用。此金飾除鳳首由金片錘揲制成外,鳳體外廓、鱗形羽瓣及云朵均以金掐絲、累絲等技法制作而成,金絲空擋均勻,疏密一致,無斷絲,無接頭。鳳凰飛翔的圖案本就罕見,金絲編織的工藝更屬鮮有,累絲工藝制作使明代金銀器手工制作達到了精細之最。此金器編織緊密,雖以純金制作,但薄如輕紗,工藝技巧登峰造極。

龍首金鐲(圖3) 直徑7.4厘米,厚1厘米,一雙。金鐲采用錘揲、范鑄、鏨刻、浮雕等工藝精制而成,手鐲呈玦形,鐲體為圓形顆粒連接,兩端開合處的端口各鏨刻一螭龍首相對而視。龍首雙目圓睜,張口翹舌,須發(fā)向后。金色純正柔和,純度頗高,形態(tài)立體生動,氣勢渾然,盡顯富貴之氣。據(jù)明《禮部志稿》卷二十述皇家婚禮制度,其中“納征禮物”一項列出腕飾四種,即金钑花釧一雙、金光素釧一雙、金龍頭連珠鐲一雙、金八寶鐲一雙。這差不多包含了明代腕飾的主要式樣,出自順陽王墓的龍首金鐲也正好與之對應。在明代鐲子又有“金壓軸”之稱,金龍首鐲是明代手鐲流行樣式之一,盛行于元代,為明代所繼承并發(fā)展至頂峰。在明代金銀器紋飾中,龍鳳圖案或形象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龍鳳紋飾受特定時代風格的限制往往表現(xiàn)出不同的時代特點。如唐代的龍為古樸三爪形象,一般以單個出現(xiàn),而明代的龍為山龍趕珠,神采極富兇悍神情,多成對出現(xiàn)。

金簪(圖4) 長12厘米,寬1.1厘米。金簪由簪柄、簪面組成,柄呈細長圓形,與簪面連接,簪面為金絲盤繞成的花之形狀。明朝已婚婦女要挽發(fā)髻,可以根據(jù)各自喜好在發(fā)髻上插入各種發(fā)簪、釵環(huán)等成套頭飾,正所謂“年華灼灼艷桃李,結發(fā)簪花配君子”。明人《天水冰山錄》中關于發(fā)簪名就有“金寶石頂簪”“金梅花寶頂簪”“金廂倒垂蓮簪”等華麗美好之稱。在順陽王墓出土頭飾中,以簪飾最多,包括如意形首金簪、鳳凰形金簪、花紋型金簪等。簪柄長短不一,簪首形態(tài)多樣,多數(shù)成對。明朝貴婦在注重發(fā)髻造型美觀與多變的同時,非常喜歡使用鑲嵌名貴寶石的顯示榮華富貴的金簪,如順陽王墓出土的這支鑲寶石金簪,簪首空間有限,小小的簪頭上便共鑲嵌了7顆紅藍寶石和珍珠,妙用掐、綴、堆、編、填、織等細巧花絲工藝,極富麗之能事,周身有部分寶石現(xiàn)已脫落。

明朝對金銀礦開采和熔煉實行非常嚴格的控制,專門設置宮廷內(nèi)府銀作局監(jiān)管,專供帝王及后妃們需要的金銀器制作。金器更多的是宮廷皇室、高官權貴及富裕人家才能擁有,故明代金器風格一改宋代首飾傾向典雅清秀之風,趨向富麗堂皇、華美繁縟,與宮廷裝飾藝術的總體風格和諧一致。明代金器制作繼承了前代技法,紋飾結構趨向繁密,生產(chǎn)工藝更加精湛,大量采用浮雕和鏤空技術,結合錘揲、鑲嵌、拉絲、焊接、鏨刻、范鑄等工藝,使器物更加精美輕靈,立體生動。明代金銀器造型與制作均講究美觀與精細,器物素面者少見,通常花紋組織布滿器物周身,除細線鏨刻外,亦有不少浮雕造型裝飾,以致流之于繁瑣,與貼近世俗生活的宋元金銀器迥然有別。

明建立以后,朱元璋以前朝為鑒,推行分封制,共同“夾輔皇室”。在“分封而不賜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藩封政策下,藩王府的冠服、器用都由國家負擔,其所用金銀器物首飾,雖大多來自中央內(nèi)府銀作局的定制,但也有部分是地方王府典寶所承造。朱有烜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孫,周定王朱橚第三子,生于洪武十八年,17歲時被封為順陽王,身份非同一般,所以在死后才能享用如此高規(guī)格的墓葬。在順陽王墓出土的隨葬文物較多,且造型精美,其中金銀器占了很大部分,這里面最具特色的要數(shù)明代的金銀首飾。在明代,皇族成員所佩戴的飾品亦為彰顯政治地位之物質載體,裝飾品的材質、圖案和形制之選擇,無不彰顯了配飾所有者在皇族宗法關系中的地位與身份,飾品也成了皇室親屬表現(xiàn)其尊貴身份的美學展演場。

順陽王墓為河南省出土最大最完好的明代墓葬,不僅是明代藩王精致生活的真實縮影,也再現(xiàn)了明代宗室成員的威儀與優(yōu)雅。隨葬器物的出土,對明代王室貴族社會生活、美術工藝、樂舞學術等研究具有珍貴的實物資料和文物價值。墓志銘的出土,還對研究《明史》起到了補充作用?!睹魇贰分校煊袩@的資料缺載,對其出生和死亡時間、死因及陵墓位置等均無記載,它的現(xiàn)世填補了《明史》不載朱有烜史事的空白,糾正了《明史》記載的錯誤,為研究明代王室貴族的墓葬習俗、社會生活和明代經(jīng)濟發(fā)展、工藝美術提供了更加豐富的依據(jù)。

參考文獻

[1]辛革.明代順陽王墓所見金簪[J].中原文物,2009(4).

[2]張燕芬.明代內(nèi)府金銀器的制作機構與作品風貌[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8(3).

[3]厲寶華.金銀器制作工藝的傳承與發(fā)展[J].文物天地,2019(9).

【作者簡介】張芳,就職于駐馬店市博物館。

中卫市| 上饶市| 青神县| 墨脱县| 雷州市| 合肥市| 西宁市| 萍乡市| 铜梁县| 太仆寺旗| 马龙县| 灵寿县| 徐州市| 长汀县| 南充市| 凤山县| 嘉禾县| 吉安县| 嘉祥县| 合山市| 南陵县| 扶余县| 尼玛县| 莆田市| 云南省| 湖口县| 拜城县| 封开县| 杭锦旗| 石门县| 平凉市| 兴业县| 乳源| 乃东县| 墨玉县| 镇原县| 克拉玛依市| 利辛县| 卢湾区| 乐平市| 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