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嵐姐:
你好!疫情結(jié)束,我考慮要不要和男友分手,這真不是說笑。因為疫情防控期間的隔離,我已經(jīng)有好一陣沒有見男友了。我們線上的聯(lián)系也并不愉快,常常因小事爭吵。比如戴口罩這件事,一開始他說我大驚小怪,直到后來社區(qū)查得嚴,他才肯戴。他洗手也馬虎,我每次在視頻中問他:你今天好好洗手了嗎?他要么答:洗了;要么就答:你煩不煩啊?
諸如此類的事情,說起來不大,但是真惱人。我想,如果是這樣,以后怎么過日子呢?
文嵐姐,像這樣分手,是不是很草率?
麥麥
麥麥:
你好!因為疫情禁足期間暴露出了兩人生活習慣的差異,讓你心累,并想分手。貌似這些差異常常出現(xiàn)在很多人的婚后時光,因為住在一起了,才發(fā)現(xiàn)諸多差異,如:擠牙膏不好好從尾端擠、用完廁所不放下廁板、回家不換睡衣等等,人們因此感嘆,門當戶對、三觀相似、習慣一致是多么重要。這次因為疫情提早暴露了的差異和問題,我覺得未必不是件好事。
你覺得這樣過不下去,你有權(quán)利提出分手,拔腿走人,期待下一個三觀相合、習慣一致的人。但你沒有馬上這么做,而是來和我探討,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先來看看是不是有高度吻合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我想,即使門當戶對,也會有各自家庭習慣的不同、個性的差別,還有男女性別的差異,完全一致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接下來,我們看看是不是有絕對的對錯。一般生活中,對和錯并非涇渭分明,只是習慣和偏好不同,但一方非要另一方遵從自己的方式,互不相讓,吵得不可開交,這其實已不是對錯之爭,而是雙方內(nèi)在的權(quán)利之爭。
也許你會說,這次真是有對錯的,并且是生死攸關的對錯!沒錯,這次的疫情來勢洶洶,那你男友的認知水準真那么低弱嗎?他不看新聞?身邊沒有同事和朋友與他說?當然遇到事情每個人的行動力、敏感度都是不同的,但生死攸關,他不至于如此麻木。如果不是麻木,那是什么?我想可能是:對抗!潛意識深處對某種他感受到的控制的對抗!
年前,我被邀請去幫助一個學業(yè)遇到困難的孩子,他覺得自己啥都不行,已經(jīng)休學在家。告辭時,孩子的媽媽執(zhí)意送我上車。一路上,她一定要幫我拎包,前面有個臺階,她搶先說:注意臺階!我要開車門,她搶先說:開門吧!我要進車廂,她說:不要碰到頭!我開車了,她在后面喊:向右轉(zhuǎn)哦,把停車票給門衛(wèi)!我知道她的孩子為什么退縮不前了——孩子生命的自我意志和內(nèi)在動力被扼殺了!媽媽用關心和照顧,用“總是早你一步”的行為,實現(xiàn)著對外境的控制,無形中在告訴別人,你是需要我照顧的,沒我你不行。
我說了這么多,你聽明白了吧?當你每天問他“你今天好好洗手了嗎”的時候,當你竭力要他做好清潔和防護的時候,也許他感受到了來自你的某種壓力和控制,于是,他用自己的方式,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的方式,來捍衛(wèi)自主意識和權(quán)利,那就是有意疏于防護。
你只是想對男友好,但這種“我對你好,所以你要聽我的”,你熟悉嗎?是否有父母的互動模式的影子?
所以,疫情是個放大器,它放大了人與人的關系。你看到男友的衛(wèi)生習慣問題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無意識中的強烈控制。你可以放下“就是你有問題”的主觀成見,試著真誠、客觀地聽聽男友的感受。
從這個角度說,疫情是危機,也是契機,但愿你們能看到對方、看到自己,共同成長!
你的朋友:文嵐
文嵐,江蘇FM997金陵之聲《今晚我是你的DJ》主持人。文嵐信箱:wenlan97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