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念光
又聽那個功成名就、已然“國際化”的作家說:寫作重要的是觀念。這已經是我第三次聽他談論“觀念”了,但一直語焉不詳。我不由捫心自問:觀念是什么?我和我們,有觀念嗎?沒有觀念嗎?
按照通常的解釋,所謂觀念,就是人們對事物主觀與客觀認識的系統(tǒng)化集合,是關于某方面的認識和覺悟。如此說來,凡人之為人,寫作之為寫作,都有各自的觀念,無非有的自覺有的懵懂,有的混沌有的清醒。它由性格、稟賦、知識、經驗、志趣等因素綜合而來,并且經歲月流逝、幾番風雨,發(fā)生“綠了芭蕉,紅了櫻桃”的變化。
我再次捫心自問:一個寫作者,三十多年文字蹉跎,人生也到了中途,現(xiàn)在是不是也需要思考一下觀念的問題?一念至此,我想到“冰山”這個詞,腦海有一座冰山浮動。它不是來自海明威的文體和修辭,“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而是所謂觀念,冰山似的觀念。如是數條,反躬自問,歸納如下:
第一,應當可以從頭開始復興自己。三觀需要修正,作為寫作的支點,它們要指向那個哲學的基本問題——真正的生活,那是比所有事物更好的事物,是遠勝于金錢、快感和權力的生存方式。要破除種種規(guī)訓,無妨抱殘守缺,在洶涌如海的世道中,堅定,清醒,逐漸凝聚一個新的自我。
第二,要直面焦慮和恐懼,探索和擁抱普遍的真實和正義。應當剛毅果決,積極投身現(xiàn)世生活。但歷史和現(xiàn)實總有不如人意,要有一種重負下的優(yōu)美,以審美的姿態(tài),承擔,思考,寫作。
第三,要廣泛地游歷,大量地閱讀,之后才是寫作。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永遠是對的,每年要去幾個未曾到過的地方,看十數次展覽和演出,讀五十本好書。讀與寫,才有可能寫出一本不算差的書。要耐煩和從容,所有偉大的生長都需要漫長的時間。
第四,相信文學有天賦,漢語有脈傳。要讀古典,漢語的文脈來自《詩經》《楚辭》、先秦散文和漢賦唐詩,中國文學的天賦就在那里;要讀世界文學和翻譯詩歌,這最早的啟蒙者,它們讓漢語的質地和魅力出乎意料地敞開;要吸納口語,當代現(xiàn)實生活和當代體驗中,有最鮮活、最生動的語匯;要化解社會流行語和政治話語,它們的涵括性,有巨大的能量。
第五,要保持謙遜,虛心涵納。大師沒有年齡界線,每個時代都有它十八歲的蘭波、二十四歲的曹禺、六十五歲的夏加爾和七十九歲的齊白石,而同時代杰出的寫作者,不管十七還是七十,都堪稱大師。這讓人在已有的定見和新的經驗之間判斷和選擇,切磋和琢磨。
第六,寫更多的終生無需發(fā)表的作品。在這一點上,孔子終生述而不作,無疑是最大的冰山。所以,不要為了發(fā)表作品而寫作,你喜歡寫就寫,專門寫給自己,寫給三五同道,寫給伊甸園,寫給烏托邦,寫給失敗,甚至寫給最深的淵藪。
……
寫作這件事本身,就是凝練冰山的過程吧,以諸多迷思、妄念和美夢,持久、忍耐地發(fā)育和形成,等到足夠大,足夠重,有了體積感,才可以從海面上呈現(xiàn)八分之一,并且讓海面升起一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