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北·苗連貴
當年中蘇友好,好到兩國的中學生可以自由通信。每天數(shù)以萬計的信在兩國的晴空下飛來飛去。
郵局將蘇聯(lián)學生的來信分發(fā)給學校,學校分給我們學生。我得到的一封,信封是白色的,用悅目的紫色墨水寫著俄文地址,請老師翻譯過來,原來是個叫斯大林諾的小城市。內(nèi)頁寫滿俄文,是一位九年級學生寫的,叫薩沙,他的斯拉夫語的“書法”非常流利,比我寫在俄語練習本上的單詞漂亮多了。
我以尚不敷實用的俄語,結(jié)結(jié)巴巴地給薩沙寫信。據(jù)說蘇聯(lián)中學生喜歡小禮物,我隨信附上一枚我珍藏的煙畫。信封要貼足2角2分錢郵票,價格不菲——那時糧店的糙米不過8分1厘1斤,母親有點不舍,父親支持我,慷慨解囊。此后,我就天天盼回信。
信終于來了,像一只白鴿落到我的桌上。我放學回家第一眼就看到它,用剪刀小心剪開信封,抽出信紙,跳出一張小畫片,風景畫:俄羅斯小木屋、白樺林、蜿蜒的河流、裊裊的炊煙,其價值大約與我的煙畫相當。其實我也在乎小禮物,在學校,我們同學之間經(jīng)常欣賞、比較彼此的禮物,樂不可支。
薩沙說,他最喜歡紀念章,我將我的一級勞衛(wèi)制證章寄給他。很快收到回信,他說非常喜歡,回贈我一套電影劇照,大約是《幸福的生活》,附有兩張主題歌歌片,一首《紅莓花兒開》,一首《從前是這樣》,皆為翻譯到中國的蘇聯(lián)歌曲經(jīng)典,這是我收到的最精美的禮物。
通信傳遞著兩國學生的友誼,帶給我們難以言說的快樂,我盼望來信。街上看到綠色的自行車、一身綠衣的郵遞員,常使我眼睛一亮。我愛聽自行車鈴聲,愛聽郵遞員的大嗓門:“某某的信!”感到這嗓門非但不粗獷,反而動聽,有種磁力,給人以驚喜,使人精神一振。
后來……后來兩國之間的天空陰了,通信中斷,我家門前從此鮮有綠色的身影。
我再一次在家門口看到綠衣人,是在高中畢業(yè)后。那天,正閑在屋里,敏感地聽到自行車鈴聲,由遠而近,出門,郵遞員一騎飛至,高門大嗓喊著我的名字,“快接喜報!”我知道我的錄取通知書來了,我預(yù)料會考上的。這位大哥滿臉喜色,坐在車座上,一只腳點地,從郵包里取出一個大信封,牛皮紙,繪著紅色、綠色的彩條,雙手捧著,似乎沉甸甸的,送到迎候的父親手里:“恭喜,恭喜,令郎高中!”他像舊小說中報喜的報子。母親端出茶,一邊拿錢叫我快去小賣部稱2斤喜糖。糖來了,母親抓起一把往他衣袋里塞,他怎么也不要,連聲說:“不能犯紀律!”父親說:“這要在古代,還要吃喜酒、拿喜錢的?!薄澳呛?,吃一顆,沾點喜氣?!币还笆?,“令郎前途不可限量?!倍b徱宦?,飛遠了。
此后,我讀書,工作,成家,雖沒有無量的前途,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路坦途。其間,家書、公函,往來不絕,綠色從未在我心中淡去。
人的一生,像追著時間跑,眨眼幾十年就過去了。老來,按說云淡風輕,與外界少有交往,郵件卻更趨繁密了,原因是我愛上了寫稿——其實年輕時就愛,現(xiàn)在閑暇多了,正好重新操觚。
原先寫稿,手抄筆錄,稿成,去街上找到郵筒,虔誠地把稿件從它彌勒佛的大嘴里喂進去,這就將希望托付給它了;其后用電腦碼字,稿件一鍵就飛到了編輯的辦公桌上,但我與郵政的關(guān)系絲毫沒有冷落。
我家住4樓,樓下安有報箱,一只綠色塑料殼,并不起眼。一年365日,它牢牢地守在墻上,無論雨天、雪天,里面總有我期待的小驚喜。我對編輯老師的來信,包括樣報、樣刊非??粗?。每天下樓,第一眼就注目這方綠色的小箱,倘若里面塞滿、或露出赭黃色牛皮紙信封的一角,心緒就非常好,趕快辦完事,取出,回家慢慢受用。
毋庸諱言,稿費是誘人的,那張淺綠色的稿費單,看著養(yǎng)眼。因為睡得遲,起床晚,我與郵局投遞站商定,我的稿費單不勞郵遞員送,我自去郵局取,電話通知就行。那位面相樸實、給我打電話的大嫂很有意思,我從她的話音就知道稿費是多還是少。倘若有個三五百,她便朗聲大氣:“稿費到了,快來拿!”倘若只有一二百或更少,她便聲音放低了許多:“稿費來了咧?!?/p>
我隔三差五去一趟郵局,不管多寡,給我的都是喜氣和正能量,走在大街上,心情比藍天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