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睿揚
我一直在想,孤獨是不是始終與我們貼合在一起?
無論白天多么熱鬧,氣氛多么活躍,一旦到了夜深人靜時,在燈火闌珊的地方,孤獨便會像一只蟄伏在我們心底的小獸,漸漸蘇醒過來,嚙咬著我們的內(nèi)心,讓我們無所遁形。
于是,孤獨的苦澀讓我們竭力想去證明——我們并不孤獨。
我們將目光投向宇宙,去尋找與地球板塊構造相似的“超級類地行星”,來證明地球在宇宙中并不孤獨;
我們將目光投向網(wǎng)絡,種類多樣的社交平臺打破地域的限制,每一個亮起來的頭像似乎都在證明——我們并不孤獨。
但是,宇宙中的行星各自漂泊,線上的好友彼此沉默,孤獨并未離我們遠去。“朋友”“聚會”“點贊”都不能幫我們抵抗孤獨,因為孤獨的本質(zhì),是我們獨自面對人生的恐懼與怯懦。
我們只能充實和壯大自己的內(nèi)心——比如行萬里路,當我們看過了喬戈里峰的日出、中條山的翠柏、喀拉峻風景區(qū)的草原,便不會困于斗室方寸間的得失;比如讀萬卷書,當我們讀懂了《百年孤獨》中的滄桑與壯闊,領悟了《紅樓夢》中的盛衰與浮沉,體會到《飛鳥集》中的愛與哲思,便會明白,生命自有它沉淀后的豐富滋味,而孤獨不過是一味佐料。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也許從表面來看,我們不曾改變,依舊孤獨地前行著,但當我們的內(nèi)心再遇孤獨時,卻不再受困于它。我們能更自在、達觀地面對自我、面對人生,將孤獨變成人生的饋贈。到了那時,孤獨與否,我們也毫不在意了。
員外評:這是一篇思路清晰、邏輯通順的文章,小作者通過對孤獨的細致闡述,表達了自己的思考。只是一些段落的銜接還有些生硬,小作者若再潤色一下,會更加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