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河,位于縣城到己衣大裂谷的中途。到己衣大裂谷,可先到水城河一游。與己衣大裂谷相比,水城河風光又別具一格。
其實,水城河,就是一段常年有水流的山谷,全長不過3里地。整個行程就是順河谷而下,然后原路返回。
水城河一帶,屬于丹霞地貌。山谷兩邊,是綿延不斷的紅砂石地質(zhì)。山間的森林十分茂密,且有不同的植物種類。在高矮不一的山梁上,又間有奇石險壑。谷底的河床,從上游到下流,都是連為一體的石板。清澈的水流從石板上滑過,有的地方還看得見縷縷青苔隨水流而動。
進入景區(qū),環(huán)境清幽,風光峻秀。兩山林木蔥蘢,河中溪流緩緩。兩邊,有寬窄不等的緩坡或沙灘。時值“五·一”假期,許多來自昆明、武定或是別處的游人,或拖家?guī)Э?,或是友人結(jié)伴,到這里野炊野宿。所到之處,有人在支撐帳篷,有人在擺弄炊具,有人正在燒烤,還有幾個小孩下到水中嬉戲。狀況不一而足,卻都各有情趣。
再往下走,雖然沒有了野炊野宿的景象,但上上下下的游人還是不絕于途。沿途的景象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只見河床的一邊,是緩慢而下的山坡延伸到谷底;另一邊,則是洪水沖刷出來的斷壁危崖。在石壁的一層層縫隙間,時不時地伸出一棵多姿的樹木。危崖之上,又有一些如同人工堆砌的假山石峰。最有特色的,還是河底的石床。你看,那連綿不斷的石板,要么呈一級級斷崖,讓逐級而下的水流,形成一道道高矮不等的水簾; 要么在一個較大的板塊上面展示著幾個大小不等天然石臼,水儲其間,深不見底; 要么就在石塊的一側(cè),沖刷出一段明溝或暗渠,讓原本還在嘩嘩流淌的水流,突然間不見了蹤影,忽而又從遠處的一處罅隙中噴涌而出。末了,又順勢而下,形成一個巨大的扇面,灑灑而下,如同無數(shù)的珍珠滾落得滿坡都是。
從一側(cè)走下扇形石坡,又是峰回路轉(zhuǎn)。只見流水從扇面滾落下來,匯成溪流,調(diào)轉(zhuǎn)方向,跌下一道較寬的石坎,再收攏往前三五米,進入兩山構(gòu)成的夾縫當中,再流過一塊巖石,奮不顧身地跌下一望無際的深淵,形成一道珠玉紛飛的長瀑。這就是水城河上最為絕險壯麗的一處景觀,叫做飚水巖。
要看飚水巖飛瀑奇觀,并非易事。你若要看清飛瀑是怎樣跌落的神態(tài),還得沿著陡峭的山坡,借助樹木的幫襯,下到一處可以立腳的地方,再拉著人工設置的鐵鏈和扶手,提心吊膽地一點點往下挪。一不小心,便會滑落萬丈深淵。當你闖過這一險關(guān),才勉強可以踏在一塊突出的巖石上,仰觀從夾縫中一瀉而下的飛瀑和周圍飛濺的碎玉。至于瀑布跌落到什么地方,你看不見,也不敢看。據(jù)說,要到箐底,還需再下許多陡坡。很少有人做到。的確,能夠下到現(xiàn)有的位置,已屬不易。若要看清飛瀑全貌,還需憑借無畏的精神和充足的腳力,繼續(xù)前行,直到箐底,方能盡覽無限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