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棟祥
老師:《白樺》是蘇聯(lián)著名詩人葉賽寧的抒情詩。這首詩以白樺為中心,從不同角度描寫它的美。
貝貝:我來品讀第一節(jié),看課本插圖,白樺一身“銀霜”和“雪花”,一個“涂”字準確地表現(xiàn)了白樺主干上一層潔白的細皮;一個“披”字把白樺擬人化了,從詩句中我們可以品讀出白樺通體潔白的形象。
明明:我來品讀第二節(jié),看插圖白樺的枝頭,“毛茸茸”的白色的樹梢尖兒,仿佛給樺樹鑲了一道“雪繡的花邊兒”。那毛茸茸的雪枝像綻放的花穗,想象新奇。作者通過描寫白樺的枝葉從而贊美樺樹傲寒挺立的形象。
奇奇:我來品讀第三節(jié),“寂靜”是聽覺,“朦朧”是視覺感受,“寂靜”用“朦朧”來修飾,這是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寫出白樺含蓄而高潔的精神。“玉立”寫出白樺的挺拔,寫出它的氣質高尚,寫出白樺的非同凡響?!盃N爛的金輝”,襯托它的絢麗輝煌?!伴W著”給人動態(tài)描寫,“玉立”和“閃著”兩個動詞突出靜靜挺立的白樺不失一種特別的動態(tài)美。
東東:最后一節(jié),詩人把白樺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一詞用擬人的手法準確而細膩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過程,“姍姍來遲”突出朝霞的形態(tài)之美,更加襯托出白樺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樺大有“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之意。
月月:這首詩為了突出白樺的形象氣質,作者從多方面、多角度或正面刻畫,或側面烘托,力求塑造的形象鮮明、生動。前兩節(jié)重在描摹白樺的外在形象,后兩節(jié)重在表現(xiàn)白樺的內在氣質。白樺那么高潔、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花花:這首詩歌采用四行一節(jié)的形式,讀來音韻回環(huán)和諧。白樺不過是一種植物,作者在字里行間充溢著對白樺由衷的喜愛、贊美和崇敬之情,讓它渾身上下透著人的靈性。作者似乎在告訴我們:我們也應該有著跟白樺一樣挺拔、高潔的氣質,才能擁有高尚的人格!
老師:白樺是俄羅斯的國樹,它生性耐寒,又通體銀白,氣質高雅,所以詩人對白樺的禮贊其中更包含著對民族的熱愛,對祖國的熾烈情懷!當我們讀到“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樺”的時候,我們能完全理解詩人與白樺那種朝夕相伴、難舍難分的親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