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璽
一
清明,花木芳香,草長鶯飛,怎奈一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處更增添了幾分煙雨迷蒙的感覺。
在奶奶的墳塋邊植了幾棵柏樹,不由地憶起了奶奶的點點滴滴,于是心間便升騰起濕漉漉、淚漣漣的氣息……
奶奶逝世十年了,但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一直刻在我的心里。
素花伏首,天幕垂淚。風蕭蕭,雨濕衣,冷颼颼,心凄凄。
十年前那個煙雨蒙蒙的春日,一個讓人惆悵的日子,我的奶奶,一個平凡的農(nóng)村婦女,走完了九十八載不平凡的人生歷程。
父親打來電話說您去世的消息,我火速回了老家。我再也抑制不住悲慟,雙膝跪地手撫您的身體,緊緊攥住您的手,那痛瞬間滲透我的身體,我不相信您與我們從此陰陽兩隔,眼淚已止不住地往外涌……
二
記得您常愛給我們講您這輩子先苦后甜的經(jīng)歷。那個世事紛亂的年代,您降生在一個窮苦家庭里,八歲時與我爺爺訂下娃娃親。把婆婆當生母,含辛茹苦地為曾祖母養(yǎng)老送終。在分家時候,爺爺和您分得一間草房。您和爺爺?shù)囊簧?,以厚德立身,用生命耕耘,才勉強撐起生活的那一片天空?/p>
爺爺這個頂梁柱,卻在如日中天的年齡撒手人寰!中年喪夫,是一個女人人生中的大不幸!穿過歲月的滄桑,我仍然能從您沉郁的眉宇之間讀到那種難以言喻的痛!那是一種怎樣的疼啊,像活魚被鋒利的刀刃切開,放進沸騰的熱油里。
您咬緊牙帶著單薄羸弱的身體走進了風雨中,把這個支離破碎的家撐了下來!寒來暑往,如是春秋,您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您從來沒有對外人說起過。人們看到的是,您像一棵偉岸的松樹一樣,蔭庇著我們這個擁有二十多口人的大家庭。
您出生的時候,貧苦農(nóng)家女是沒有讀書的權(quán)利的。然而,好學的您硬是跟著堂兄偷偷學會了不少的字。誤了紡花織布挨了父母不少責罵,可您無怨無悔,因為您知道學問的重要性。您不想當不識字的“睜眼瞎”,一邊紡線一邊學習。一定是您的堅韌和執(zhí)著感動了上蒼,后來您還真能流暢地讀書識字了,這簡直是個奇跡。甚至,在您九十多歲時還在讀書念報看畫冊,被不知底細的人們驚詫不已,這被我們晚輩視為驕傲!
聽說小叔剛出生時,家里窮的揭不開鍋。一位鄰居曾在窗外嘲笑,這世界上又多個要飯的。那一刻,您沉默不語,您忍住了眼淚,在心里暗暗地發(fā)誓,就算砸鍋賣鐵也要供叔叔上學,走出這三寸天地!天資聰穎的叔叔勤奮好學,果然考上了師范,后來成為一名校長,還是受到過縣里多次表彰的先進教育工作者。
您管完了兒女的事,還操心照顧孫兒輩。每個子孫心里都流淌著您的故事,都銘刻著您的博愛。我小時候調(diào)皮搗蛋,沒少讓奶奶費心。記得有一次割草喂牛,一不小心,鐮刀把腿肚割出一個大口子。加上大意了,傷口就感染了,發(fā)炎流膿。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壞肉越來越深,甚至能看到腿骨,真是慘不忍睹。是您背著我去村衛(wèi)生所治療,回來后您不怕臟臭,又是清洗又是抹藥,悉心照料了一個多月,才保住了我的這條腿。
三
奶奶不僅寬容,而且博愛。記得每次村里來了乞丐,奶奶常常會把飯熱熱了再遞到乞丐手上。鄰居們說沒有這個必要,您說,要是讓人吃了涼飯,保不準會肚子痛,那還不如不給呢!
我的堂兄說起您,一輩子記著您,他說,沒有你就沒有他這個家。堂兄早年喪父,母親遠走他鄉(xiāng),留下堂兄一個人孤苦伶仃。您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他。包括他蓋房、娶媳婦您都操心打理。后來他有了一兒一女,也是由您照看著長大。直到您昏迷前還向他詢問
小孫女的情況。您去世的第一時間,堂兄迅即來到奶奶跟前,呆呆地望著逝去的您,七尺高的男兒竟然嚎啕大哭起來。
出殯日,親戚朋友來了,鄉(xiāng)親們來了,連村里八九十歲的老爺爺老奶奶也要在您的靈前祭奠。那么多的人呀,他們告訴我們曾經(jīng)從您那里得到過的“恩惠”,講不完您和善親鄰的過往故事。
四
時光匆匆,十年了,又至清明,我又來到奶奶身邊。
植好了柏樹,面對一堆黃土的墳塋,仿佛奶奶的影像又浮現(xiàn)眼前,雖然陰陽相隔,但我還能感受到祖母的親情溫暖,那善厚的笑意、那慈祥的容顏如在昨天。在我記憶里,您的每一個故事里都充滿了平凡和偉大,您的精神在晚輩心目中永遠不可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