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英
大多數(shù)人初知“夜郎”,不外乎兩個渠道:一是“詩仙”李白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夜郎之名隨多情明月廣為人知;一是成語“夜郎自大”,諷喻妄自尊大者。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絳妃》中提到過:“駕炮車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貪狼之逆氣,漫以河伯為尊?!贝笠馐钦f風伴著狂云而至,就妄自尊大;發(fā)起脾氣,不聽河神的命令,掀起巨浪。
難道“夜郎”真的是井底之蛙,“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見笑于大方之家嗎?
非也!
《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shù),夜郎最大?!蹦敲?,這個被司馬遷認定西南最大的夜郎國到底有多大呢?有現(xiàn)代學者曾經(jīng)做過考證,它的大致范圍為現(xiàn)今貴州省的大部分地區(qū)及周邊一些地區(qū)。也就是說,夜郎國在當時可以算作西南地區(qū)的一個大國。
夜郎國不僅國土面積廣闊,而且建國歷史十分久遠。夜郎國在史籍中記述的歷史,大致起于戰(zhàn)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前后約三百年。另外,在夜郎古國的古墓發(fā)掘中也有佐證,這些古墓的時間跨度極長,現(xiàn)發(fā)現(xiàn)最早的能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由此可見,夜郎國的建國時間遠遠早于西漢的建國時間。
另外,夜郎國的水路交通發(fā)達,“夜郎者,臨牂柯江,江廣百余步,足以行船”。很多商品從蜀地通過夜郎國、滇國被轉(zhuǎn)運到印度、東南亞、西亞、中東等地,再轉(zhuǎn)運到地中海沿岸各國。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漢臣唐蒙出使南越國,吃到一種以枸杞為主要原料制成的高檔食品“枸醬”,這種食品就是由蜀人走私到夜郎國,再由夜郎人轉(zhuǎn)賣給南越人的。
貿(mào)易發(fā)達,國家自然富裕,夜郎國的國防力量也十分強大。據(jù)史料記載,夜郎國擁有常備精兵十余萬,如果從夜郎國舉兵,沿河東下,可出其不意一舉制服南越。這對大漢王朝來說,也是一種潛在的威脅,于是漢武帝采納唐蒙的建議,通過懷柔政策在夜郎置郡。
這樣一個疆域面積廣闊、建國時間悠久、富足又強大的國家,君王驕傲一下也是有資本的。所以,誤會也就來了?!妒酚洝の髂弦牧袀鳌分羞@樣記載:“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贝笠馐钦f,漢朝使者來到了夜郎國,夜郎國王和滇王一樣問了使者一句“漢朝與我國相比誰更大”。實際上,夜郎國的確比不上漢朝的一個郡縣的大小,夜郎國王之所以這樣問,更多的是因為夜郎國長期居于西南一隅,再加上群山阻隔、交通落后、信息閉塞,與稱霸中原的漢朝之間缺少足夠的溝通,真的是“乃不知有漢”。夜郎國王并沒有因自大而輕視漢朝,他只是禮貌性地詢問大漢使者,想對漢朝做一個基本的了解,最多就是流露了一些自豪感罷了。
細細想來,夜郎的“自大”恐怕是大漢王朝對夜郎的嘲笑和鄙夷。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成了一面“照妖鏡”,照出了大漢王朝天朝上國、唯我獨尊的自大心理,認為周邊小國理應(yīng)俯首稱臣、頂禮膜拜。殊不知,匈奴來犯,漢天子采用了和親這樣退縮的政策,夜郎王也曾舉兵反叛。
總之,“夜郎自大”是漢王朝一廂情愿的想象,并不是夜郎國國王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