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 梁偉 王海珍 張惠清 李菡丹
2020年新年之際,長征五號遙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胖五”一飛沖天,完成涅槃。此前,C919大型客機一飛沖天,天舟一號發(fā)出首單“太空快遞”,首艘國產(chǎn)航母山東艦正式入列,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誕生,北斗導航全球組網(wǎng)進入沖刺期……剛剛過去的2019年,一系列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的“大事件”令人目不暇接。
將時間的卷軸展開,可以看到近年來中國重大創(chuàng)新成果的名單很長、很亮眼:“中國天眼”、“悟空號”、“墨子號”、“蛟龍?zhí)枴?、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復興號高鐵馳騁于華夏大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深海探秘,這是見證傳奇的難忘時光,也是國人自信心不斷被點燃的夢想時刻。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40余年來,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便是一件件重大工程的落成。尤其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重大工程精彩亮相,讓國人自豪,令世界贊嘆。
大國創(chuàng)新,當有重器;重大工程,得來不易。當我們?yōu)橹袊诟黝I域的重大突破紛紛點贊、振奮不已的時候,更應問一句:誰托起了“大國重器”?
人是創(chuàng)新突破最關鍵的因素。在這些工程、項目、成就的背后,都是一個個扛鼎人物,都有著無數(shù)埋頭苦干的身影,有著眾多震撼人心的故事。他們可能是科研難題的突破者,可能是技術創(chuàng)新的攻關者,可能是重大項目的管理者,可能是行業(yè)標準的制定者,也可能是關鍵崗位的建設者。正是他們的心血與付出,才讓奇跡得以成為可能,也才讓中國的大國形象更加光彩奪目。他們,以民族振興為己任,獻身科研;他們,嘔心瀝血,只求將大國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畢生探索,只為讓中國科學走得更遠。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更顯珍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為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開創(chuàng)國家發(fā)展新路的人們,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國家榮光。今天,讓我們走近國之脊梁,品讀他們、理解他們、致敬他們,以矢志報國的信念、勇于創(chuàng)新的開拓、心無旁騖的專注、拼搏無悔的奉獻,激勵我們繼續(x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