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剛
摘要: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生態(tài)文明城市建設以及宜居城市環(huán)境營造,園林工程逐漸發(fā)揮重要作用。其中,苗木逐漸成為園林工程中重要的分項工程,尤其苗木移栽成活至關重要。但在園林工程實際施工中,由于移栽管理粗放、過程控制缺失、養(yǎng)護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導致苗木移栽成活率低、生長勢弱,甚至出現(xiàn)死亡。因此,掌控苗木移栽影響因素,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才是對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的關鍵。
關鍵詞:園林工程;苗木移栽;成活;影響因素;技術措施
一、苗木移栽成活的影響因素
(一)環(huán)境因子
環(huán)境因素,主要是指土壤、溫度、濕地、光照等。由于栽種地的環(huán)境因子,與原生地有存在差異,而引起苗木自身生理活動的變化,影響了苗木的恢復生長,嚴重情況下會導致苗木死亡。由于園林苗木移栽地的生境條件往往會發(fā)生較大的改變,往往對新生境的土壤水肥性、透氣性、溫濕度、光照等表現(xiàn)出不適應,從而影響了苗木的生態(tài)適應性,不利于苗木的正常生長,導致移栽后存活率降低。
(二)苗木質量
苗木質量的好壞、規(guī)格大小是直接影響苗木的成活關鍵,應根據綠化設計要求選用不同規(guī)格、不同苗齡和不同的樹種進行栽植。
(三)施工質量
在起苗階段中,通常需要借助人工或機械,難免會對苗木造成一定的傷害,導致斷枝、傷根,尤其是根部創(chuàng)傷后易引發(fā)病菌感染,造成根部壞死,將直接影響到苗木的質量。在移栽階段,往往因工程量較大、進度緊張,忽略的氣候條件進行搶工作業(yè),如冒雨種植、反季節(jié)種植等,都會影響苗木移栽的成活。
二、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措施分析
(一)提高苗木移栽技術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移栽技術主要包括幾方面:栽植時間的選擇,栽植環(huán)境的確定,栽植技術的完善。首先,針對不同的苗木進行不同時間的移栽,從地域角度來看要區(qū)分南方和北方差異,東北、西北、華北等地的苗木合適的移栽時間一般為每年的3月底到4月初,而長江以南的苗木移栽則可以在每年的2月份進行。對于那些相對規(guī)格較大的苗木,其最佳的移栽時間為春季萬物萌芽之前和秋季落葉之后。但是不是所有的苗木移栽時間都是固定的,要根據苗木的實際生長特性來決定移植時間。其次,要充分考慮園林苗木移栽的環(huán)境,在移植之前必須分析移植處的土壤情況,測定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沃程度、土壤腐殖質含量等,確保苗木移栽到該處后能夠盡快地恢復并快速健康生長。
(二)合理的選擇適合的移栽苗木
要想做好園林綠化工作就需要選用合適的綠化苗木,主要根據地域的土壤、氣溫、水分等情況進行良性選擇。首先,首選那些長勢良好的苗木,對于生長過久或者剛剛生長的苗木則不予選擇。其次,要選擇那些外觀整齊美觀,觀賞價值較高的苗木,畢竟栽植苗木是為了美化環(huán)境,所以盡量選擇那些成活率較高而外觀又相對美觀的苗木
(三)做好苗木挖掘和苗木包扎
在挖掘苗木之前,要修剪針葉樹以外的苗木枝葉,南方地區(qū)一般植物蒸騰作用比北方更大,枝葉少可以使苗木的水分蒸發(fā)減少。在挖掘苗木的時候要保證有充足的水分,增加挖土的范圍,同時在挖掘時要注意挖掘的工具,不能用鐵鍬或者手直接折斷粗根,以免造成根須的損傷。挖掘完成后還要注意苗木的包扎,調和包裹樹根的泥漿,使泥漿包裹苗木的根須,防止水分的蒸發(fā)流失。
(四)減少苗木根部暴露時間
苗木根部保護的好壞對苗木成活與否有十分綠??????????????? 重要的影響,所以園林綠化苗木施工的過程中,要注意根部的保護,減少根部水分的流失,不要讓根部長期暴露在外面。在起挖苗木之前,就要準備好包裹根系的泥漿,這樣在起挖苗木后才能夠快速地進行包裹的工作。在進行包裹時,要選擇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這樣能節(jié)省包裹的時間。另外,樹苗在移植前,要做好準備工作,在確保樹苗栽種穩(wěn)定的基礎上,迅速填土,以減少樹苗根部暴露的時間。
(五)做好苗木運輸
植物的安全運輸對植物是否成活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運輸?shù)臅r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損傷苗木,不要裸根運輸,一定要在根部包裹上泥漿。對脆弱的針葉樹苗來說,還要進行單株的包裝,以保持根部的水分充足。另外在裝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持空隙,避免樹苗受擠壓。在運輸?shù)牡缆飞闲菹⒌臅r候,也要選擇陰涼處,避免熱辣的陽光照射,使樹苗水分蒸發(fā)。
(六)提前挖掘好種植樹穴
對于樹穴的挖掘,要保證其規(guī)范性,對于大小的確定,要結合苗木的自身狀況和土壤條件,保證上下大小一致。對于土壤好的栽植地而言,在確定土球的大小后,在這一數(shù)據的基礎上再增加20~30cm,同時深度也增加20~30cm即為帶土球的樹穴尺寸。裸根苗的樹穴尺寸往往要比根幅多出20~30cm,同時在深度上要多出10~20cm。土壤條件差的栽植地,如多碎石塊、土層薄、坡度大、地下水位高、土壤團粒結構差等,種植穴的規(guī)格必須加大,并做好清理雜物、更換種植土、增加透氣排水性、改善蓄水保墑能力等工作。樹坑挖好以后,在坑的下面加入一定的肥料,填土時盡量要填熟土,如果坑底土壤比較干燥時應該先澆水使坑底保持濕潤,讓苗木在栽種后能夠及時補充水分。
(七)栽植
土球苗栽植時,應該首先把苗木根系的防護去掉,依照關鍵觀賞面與曾經生長方向斜插入到種植區(qū)域里,將土球上面包裝物與扎繩統(tǒng)統(tǒng)去除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促進根系與土壤一起生長結合。一旦土球出現(xiàn)了裂縫,就將包裝物全部除去讓土球逐漸松散,也可以在包裝材料上按照10cm的間隔剪開10cm左右的口子?;靥钔寥赖酵燎虻娜种桓撸檬焱涟淹燎蚓o緊包住,最好是在埋土的時候要填滿一層踏一層,同時要注意不能踏損土球,然后把樹坑填滿并緊實。如果移栽的地方的地下水位較高,則應用粗砂填滿并且要埋設出氣管。最后注意要圍著樹穴圍填。利用簾子以及繩子把樹干包好,有保水分、保溫度、防太陽曬的作用,包的高度在2~2.5m之間,再用木棒把樹固定好,防止樹頭搖動和樹根松動,影響樹根的生長,不利于苗木的生長和發(fā)育,注意在固定樹的時候不要破壞樹根。
(八)加強苗木栽植前后的管理和養(yǎng)護
在對大苗進行起苗前要噴撒抗蒸騰劑,減少起苗過程、運輸過程中的水分流失,使用較為柔軟的草繩和麻布等包扎好樹干,盡量減少樹體損傷。要有選擇性地修剪根系和樹冠,修掉那些病蟲危害過的根系和樹冠,盡量做到剪口平滑,在樹冠剪口之上適當?shù)耐恳杂推峄蛘呤炦M行鎖水,在根系剪口上涂以生根粉,以促進根部生長。
(九)提高容器栽培技術的利用率
目前,園林苗木容器栽培技術逐漸完善,使用容器栽培可以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經過容器栽培后的苗木根系生長狀況良好,移植后相對容易成活。具體的方法和效果如下:一是選用利于根系伸展、減少窩根、具備空氣修根效果的容器。空氣修根,指的是人為地使用含銅化合物涂于容器內壁,讓植物在根系生長時觸到銅離子后停止生長,但是留下活力根尖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會生成很多須根,而且減少了窩根現(xiàn)象,這樣就可以使苗木在被移栽后留存的根尖繼續(xù)生長,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苗木成活率。二是經過容器栽培的苗木在進行移栽時可以將土球一同轉移,這樣就相對減少了苗木根部的損傷,確保了根系的完整性。
三、結語
綜上,只有全面掌握園林工程中苗木移栽的過程及細節(jié),并結合苗木的生長習性、物候特點,科學地、合理地制定各環(huán)節(jié)的技術措施,以及加強移栽后的養(yǎng)護管理,才能有效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從而達到園林景觀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于海洋.園林工程苗木移栽成活的影響因素與技術措施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0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