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簡要介紹一下冷轉移印花的原理和過程。用溶解性好、固色速率快和水解穩(wěn)定性好的活性染料把圖像印在已涂好離型劑的紙上,烘干打卷。再將棉織物(精煉后不能加柔軟劑、平滑劑等拒水性助劑)浸軋堿液,然后與轉移印花紙對齊,通過一對均勻軋輥,織物上所帶的堿液使轉移印花紙上的色漿溶解。
在一定的壓力下,由于染料對織物的親和力比對轉移紙的親和力大,染料轉移到織物上,并進入到織物間隙中。最后把紙、布分離,分別打卷。濕棉布在打卷時,要用塑料薄膜作為隔離物覆蓋在圖像上面一同打卷,以防止風干與沾色。最后,在堆置過程中,染料逐步完成吸附、擴散、固色的過程。堆置結束對織物進行水洗,洗去微量的漿料和水解染料等,并將織物洗至中性。
目前印花廠的打樣生產(chǎn),已廣泛采用了數(shù)碼噴墨印花的方式,打樣速度大大提升。冷轉移印花亦使用數(shù)碼噴墨印花機生產(chǎn)樣品,但為了與冷轉移印花大貨生產(chǎn)保持一致,故冷轉移印花噴墨樣的生產(chǎn)未采用直噴方式,而選擇先將圖案噴涂到印刷紙上,然后再轉印到織物上的方式。同時為了達到快速交樣的目的,采用蒸化的固色方式,具體流程如下:
噴墨印刷紙→轉印織物→烘干→蒸化→印花后水洗→成品定型
花型的滲化是指在印刷紙上原本清晰、平滑的線條或花型,轉印到織物上后,變得模糊,特別是線條出現(xiàn)鋸齒邊的現(xiàn)象?;ㄐ偷臐B化大多發(fā)生在精細線條的花型或織物帶液率偏高的情況下。例如,在生產(chǎn)中我們遇到過一組60S雙股的絲光棉單面布,其生產(chǎn)的花型為方框格子花型,打樣過程中即出現(xiàn)了明顯的滲化問題,線條滲化的主要原因是織物軋堿的帶液率偏高。
在轉印時,吸附在織物上的水分被擠壓出織物,將轉印紙上的圖案溶解下來,在離開轉印輥的瞬間,多余的水分沿織物的毛細管重新吸回織物。若織物的帶液率偏高,在通過轉印輥時,過多的水分被擠出,會導致線條變粗,嚴重的即發(fā)生滲化。一般來說,輕薄織物的帶液率偏高,厚重織物的帶液率偏低,因此,越薄的織物越要注意花型滲化問題,特別是規(guī)則的線條或幾何圖形。
發(fā)生此異常時,我們首先判斷是織物的毛效問題,毛效太好導致了帶液率偏高以及花型的滲化。但是,通過對織物的毛效測試,僅為5.3cm/30min,遠低于我們的正常要求,故后來對織物重新進行前處理,并對通過壓輥的織物左、中、右?guī)б郝蔬M行測試。通過分析,我們認為確實是織物帶液率太高導致的花型滲化,因此針對此問題做一些改善。
織物軋堿后、進入毯帶前,即針鏈部分,安裝紅外線加熱裝置,另左右兩邊加風扇,促進空氣流動,目的均在于降低織物的帶液率;轉印后即刻烘干,最好是在轉印機后安裝配套烘干機,并可在前處理堿劑中添加防泳移劑,防止烘干過程造成染料泳移。
在堿液中加入適量糊料(約10%左右),因為糊料為高分子物質,本身對水分子有很強的抱合能力,降低纖維上游離態(tài)水的數(shù)量;另外亦可堵塞部分毛細管通道,降低織物的毛細效應,從而有效地防止?jié)B化現(xiàn)象。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應特別注意:
1.糊料的耐堿性。因為冷轉印使用的堿劑為強堿,而糊料一般都存在耐堿性問題,若選用的糊料耐堿性差,則其防滲化的效果必然也不理想;
2.糊料的耐堿穩(wěn)定性。有的糊料剛加入堿劑時,耐堿性尚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粘度、抱水性會迅速降低;
3.糊料在堿液中的均勻性。一般要通過強力攪拌,將糊料攪勻,若攪拌不勻,則可能出現(xiàn)片狀或斑點狀滲化。
印花織物蒸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為:濕度、溫度。對于濕度的理解,很多人局限于蒸化過程中蒸汽的濕度,而忽略了織物烘干后本身的濕度問題,給生產(chǎn)造成很大的困擾。
通常干織物進入蒸箱,會出現(xiàn)以下四個過程,即預熱升溫→過熱→降溫→與蒸汽溫度平衡。第一階段預熱升溫是通過和蒸汽發(fā)生汽熱交換,蒸汽變?yōu)槔淠?,釋放出熱量,使纖維表面迅速升溫,當達到蒸汽溫度(100℃)后,加之水分子與纖維素分子發(fā)生化學吸附(氫鍵)放熱,就會迅速使織物過熱,這樣減少了纖維溶脹和染料的溶解,并加快了染料的水解,對活性染料上染和固色極為不利。
因此在織物進入蒸箱前能含有一定的濕度最好,可以有效的縮短過熱階段的時間。因為人造棉的吸水性遠比棉纖維的吸水性好,因此在蒸化過程中對濕度的要求更高,蒸汽濕度未必能滿足人造棉的回潮,更何談固色?因此,在人造棉烘干過程中,不要烘透,濕度約控制在15~25%,最好有對濕度的織物在線檢測,可以精確的控制在略超過人造棉的公定回潮率即可。另要注意烘干時左、中、右及布前、布中、布后的均勻性,此會影響左、中、右色差和頭尾色差。
如前所述,干織物在進入蒸箱后,首先要吸收蒸汽中的水分,達到該溫度下的公定回潮率,其次多余的水分才會支持活性染料與纖維素纖維的反應。因此活性染料在蒸化固色過程中對濕度的要求很高,濕度不足,易導致固色率低,顏色偏淺;濕度過高,則易導致花型滲化或向反面的滲透。
因此,對于蒸汽要關注兩個要點:
1.蒸汽來源。若是園區(qū)內集中供汽的管道蒸汽,則屬于過熱蒸汽,含濕量一般不足,此時應加裝飽和蒸汽發(fā)生器,通過將水加熱制造102℃的飽和蒸汽供蒸化使用;
2.蒸汽閥門的開度。蒸汽閥門開度太大,易引起蒸化機內溫度偏高;蒸汽閥門開度太小,則蒸汽量不足,濕度偏低。
在蒸化過程中,溫度對于織物的顏色、深度影響也很重要。
在實驗中,一塊為正常的溫度蒸化102℃×10min,另一塊為異常溫度106℃×10min蒸化,結果經(jīng)106℃蒸化后,顏色變淺,并且色光變得萎暗,可能是蒸化溫度過高,即過蒸所致。溫度過高,飽和蒸汽所含的濕度不足,導致活性染料與纖維的反應不完全,并且染料的水解速率增大,且染料結構亦可能被破壞,故水洗后顏色會變淺?;钚匀玖系恼艋瘻囟刃鑷栏窨刂?,溫度在正常的波動范圍內應不超過104℃,亦不可低于100℃,否則易產(chǎn)生水滴印疵病。
冷轉移印花半成品布面pH值要求近中性,可略偏弱堿性,但不能偏酸性,因為織物在轉移印花前需浸軋前處理堿劑,若半成品布面偏酸性,則可能導致兩個問題:
1.浸軋槽堿劑pH值不穩(wěn)定,隨著補充液補加快慢而波動;
2.浸軋堿液后織物布面pH值不穩(wěn)定,當遇到咖啡色、灰色等敏感色系時,會產(chǎn)生明顯的色差。
對半成品布采用指示液滴定法測試布面pH值(橙紅色表示偏酸性;藍綠色表示偏堿性):
由于半成品布面pH不穩(wěn)定,導致最后印花成品色差嚴重。目前很多印花廠屬于來料代加工,因此對于來坯的布面pH值管控就顯的非常重要。萬里長征第一步,只有做好頭道工序的檢查,才能避免后續(xù)不必要的異常的出現(xiàn)及糾紛的產(chǎn)生。
冷轉移印花工藝作為新的技術,在印花圖案的立體表現(xiàn)方面、色彩的豐富方面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但是如何將此優(yōu)勢首先通過噴墨樣品展現(xiàn)出來,贏得客戶的青睞?則需專業(yè)技術人員將一線生產(chǎn)的經(jīng)驗不斷總結、改進,避免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些異常,提高樣品生產(chǎn)的效率。
(文章來源 染者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