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網絡詐騙的特點
一是設計虛假的炒股軟件。犯罪分子為牟取非法利益,設計出虛假的炒股軟件,通過商業(yè)化融資融券交易平臺,以知名期貨公司和他人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名義在互聯(lián)網上推廣該平臺,虛構該平臺可以為客戶通過大量股票交易業(yè)務,誤導客戶在該平臺內存入大量資金進行虛假的股票買賣交易實施詐騙活動。
二是利用網絡搜索引擎提高虛假網站關注度。為提高虛假購物網站的知名度和點擊率,擴大業(yè)務量,不法分子通過網絡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推廣”業(yè)務,將虛假網站排在搜索引擎的顯著位置,引誘用戶“上鉤”。
三是謊稱提升信用額度。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百度推廣、qq等網絡平臺發(fā)布辦理無抵押小額貸款及提高信用卡額度等虛假信息并留有聯(lián)系方式,誘騙被害人上當。一旦有人進行聯(lián)系后,犯罪分子即假冒是銀行工作人員,套取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及信用卡信息實施詐騙活動。
改善網絡法制環(huán)境
針對網絡方面的法律建設,我國起步較晚,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夠完善,針對網絡詐騙方面的法律不夠健全,導致很多受害者被騙案件由于缺乏立法依據(jù)無法準確立案。因此,我國今后要不斷的完善治理網絡犯罪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緊跟新型網絡詐騙犯罪的手段與時俱進。
相關部門聯(lián)合執(zhí)法
公安、司法機關加強與工商、通訊、銀行金融機構等部門的溝通協(xié)調,完善聯(lián)動機制,嚴厲打擊制售、販賣身份證、銀行卡、虛擬電話號碼、盜用他人身份信息等違法犯罪活動,形成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合力,促使電信網絡交易更加規(guī)范有序,保障廣大網友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加強網絡監(jiān)管
加強對網絡運營公司、網店的監(jiān)督管理,健全網絡運營公司、網店建站的資質認證和準入制度,及時辨別、清理虛假網站和釣魚網站。并且通過“網絡警察”在網上進行巡邏,加強對互聯(lián)網的治安管理,對于違法行為加大懲處力度,從而提高網絡安全。并且對網絡從業(yè)人員要嚴格審查和考核。對于軟件的購置等要實行嚴格的審批制度。
加大宣傳 提高人民防范意識
現(xiàn)如今網絡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手段也越發(fā)新穎,因此提高人民群眾的防范意識尤為重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民群眾的警惕,可以通過電視、互聯(lián)網以及報紙雜志等各種方式來揭露各種騙局,使得人民群眾識別詐騙行為的能力不斷提升。在宣傳過程中,首先應該注意的是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能貪圖小便宜而吃大虧;其次,在使用網絡交易時一定要分析對方的情況,不要盲目沖動進行交易。如果交易對象沒有問題,要選擇安全可靠的交易方式,確保交易的安全;最后,保護好自己的各種有效證件及資料的真實性,尤其是身份證不要外借,一旦丟失及時掛失,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