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銘
當英雄壯舉沖擊心扉,仰視之余俯視自己,不少人暗自嘀咕:“微小的塵??梢蚤_花嗎?”
提到英雄,總會讓人想到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比撼山更難的精忠報國的岳飛,七下西洋的鄭和……他們如豐碑般高聳于我們眼前,我們只是蕓蕓眾生之一縷,可望而不可即!
這種心理上的潛意識,不僅拉開了英雄與我們的距離,更降低了英雄輩出的密度,讓英雄停駐在崇尚之巔,高處不勝寒!
曹交曾問孟子:“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善養(yǎng)浩然之氣的孟子斬釘截鐵地回答:“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你沒有聽錯,人人皆可為堯舜,人人皆可為英雄,這是一個比出現(xiàn)英雄、愛戴崇仰英雄更宏偉磅礴的號角,讓英雄走下神壇成為平凡,讓英雄走進眾生,花開滿園!
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一輩子都在走村串戶為群眾調解糾紛,“為保一方祥和”的重慶巡警楊雪峰,為孤寡老人送糧送油、端茶倒水的四川武勝縣飛龍司法所原所長湯群芳,他們是英雄,但卻也是做著平凡的工作,如我們一般平凡的勞動者!這些不都是塵埃里綻放的英雄花嗎?
人人皆可為英雄。人人如何成為英雄,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在我看來,關鍵是一個“為與不為”的問題。為孤寡老人端茶倒水,不是“挾泰山以超北?!?,而是“為長者折枝”,將此類事做好,做到極致,也是英雄壯舉!
從崇尚仰望英雄,到“人人皆可為英雄”的號角吹響,野百合也唱出春天的回響,何其逸興遄飛、壯志凌云?
“苔華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大江日夜流,慷慨歌未央”。英雄讓我們不成奴隸之邦,魯迅先生有言:“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在這時代的洪流里,如若人人爭當英雄,該是多么磅礴宏大的力量!
點評
文章起筆高揚,立意不凡,“人人皆可為英雄”啟自孟子哲語,承接時代氣脈,豪邁激昂,高屋建瓴,激蕩人心。從對偉大的自我仰望,到哲人智慧的啟迪,再寫生活中平凡英雄的咫尺可見、舉止可為,水到渠成地論述“人人可為英雄”,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氣呵成。視野開闊,儲材豐富;文筆流暢出彩,引用名言,多樣化句式,典雅詞語,比喻修辭,無不彰顯文筆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