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
驢在草原上吃草,一只狼利用草叢的掩護悄悄地向它逼近,等驢發(fā)現(xiàn)時,狼已經(jīng)只有不到十步遠了,驢想逃,已經(jīng)來不及了。驢就靜了靜,計上心來,一瘸一拐地向狼走去,狼先是略吃一驚:從未見過如此膽大的驢,見到狼不是撒腿狂奔,反而走近受死。
狼便假惺惺地問候驢,問驢的腿是怎么瘸的。驢說,那是前天過籬笆的時候不小心讓籬笆上的荊棘扎了刺,這會兒都快化膿了。
驢勸狼先幫它把腳上的刺拔出來,然后再吃它,免得吃的時候被刺卡住。
狼一聽,有道理啊,難得驢那么仔細(xì),便湊近去,舉起驢伸過來的那條后腿,聚精會神地察看驢蹄。
說時遲那時快,驢用盡生平最大的力氣,奮力向后一踹,把狼的半口牙齒都踹掉了。同時,驢趁狼嚎叫捂嘴的時候,撕開四蹄逃之夭夭。 狼捂著充血的嘴巴說:“咳,我本是屠夫,干嘛要充當(dāng)獸醫(yī)呢?”
【解釋】
智:智謀。緊急的時候,猛然想出辦法。
【近義詞】
胸有成竹
【成語故事點評】
遇到壞人,我們第一要做的就是冷靜,然后要想辦法,才能使自己化險為夷。驢在危難的關(guān)頭,想到了救自己的方法。把狼的半口牙齒都踹掉了。同時,驢救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