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嫻
摘?要: 地方志書,簡稱地方志或方志,不僅是地域文明的傳承,更對地域的經(jīng)濟發(fā)展、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唐魏征有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地方志中對地域浩浩湯湯幾千年的發(fā)展史系統(tǒng)的介紹和總結(jié),可以讓后人對一個地方的歷史、資源、人文、產(chǎn)業(yè)開發(fā)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在固有條件的基礎(chǔ)上,對該地區(qū)進行更為專業(yè)的開發(fā)和利用。
關(guān)鍵詞: 《登州府志》;蓬萊發(fā)展;文明傳承
【中圖分類號】K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733(2020)03-0102-01
1?《登州府志》簡述與蓬萊文化現(xiàn)狀
1.1?《登州府志》簡述
《登州府志》記載了從堯舜禹至清朝順治年間,古代登州港的方方面面。其中留下了對蓬萊景色、建筑、人物、詩文等大量的記載。其研究價值在當代社會仍然熠熠生輝,是后人研究蓬萊文化的重要史料依據(jù)。蓬萊十景的圖文、神仙文化、蓬萊歷代科貢名人、有關(guān)蓬萊的詩詞歌賦等等,對現(xiàn)代蓬萊的文明傳承和文化脈絡(luò)仍然有著巨大的影響和作用。
1.2?蓬萊文化現(xiàn)狀
從秦始皇求仙問藥、漢武帝登高遠眺,經(jīng)過2000多年的文化沉淀,蓬萊,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孕育了紅色精武文化、紫色葡萄酒文化、藍色海洋文化和綠色仙道文化。
細查《登州府志》,不難發(fā)現(xiàn),過往的滄海桑田、曾經(jīng)的文人墨客,是現(xiàn)代蓬萊文化堅不可摧的基石。《登州府志》中所載的抗倭英雄戚繼光是精武文化的雛形,物產(chǎn)部分是如今包括紫色葡萄酒文化在內(nèi)的蓬萊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的重要史料,山川部分是海洋文化的起源,仙釋部分是仙道文化的依據(jù)。
2?《登州府志》于蓬萊文學之影響
在當代關(guān)于的蓬萊文學作品中,《登州府志》中收錄的詩詞歌賦仍然是現(xiàn)如今作家們引用的重點,而蓬萊閣內(nèi)收錄的各種碑刻詩文,又是書法愛好者的天堂。
2.1?《登州府志》于蓬萊地方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的影響
《登州府志》第二十一卷藝文部分,收錄有關(guān)蓬萊的詩文數(shù)十首,其中不乏李太白、柳宗元等歷代名人墨客對蓬萊仙島的千古絕唱,也收錄了大量蓬萊籍名人陳其學、陳鼎關(guān)于家鄉(xiāng)山水地貌的感懷佳作,還有歷代在蓬萊為官的古代官員蘇軾、袁可立等對蓬萊風土人情的詩文名篇。李白的一首《古風·秦王掃六合》以欲抑先揚的手法,道出了秦始皇派徐福赴蓬萊求仙而不成的故事。獨孤及的一句“涼風臺上三峰月,不夜城邊萬里沙”(《不夜城》),表達了夜半時分,在蓬萊登高望遠,面對萬里波濤,內(nèi)心升起的無限感慨。
2.2?《登州府志》于蓬萊旅游資源開發(fā)之影響
《登州府志》中對蓬萊的城池、坊市、橋梁、宮室、古跡、陵墓和寺觀做了濃墨重彩的描述。有些遺跡被完好的保留下來,成為后世追憶歷史、緬懷先知的重要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有些建筑已經(jīng)不復存在,只能根據(jù)書中的描述勾畫曾經(jīng)的景象。另外,根據(jù)《登州府志》的記載,許多新景點有待籌建和開發(fā),以傳承文明、教育后人。
(1)艾山風景區(qū)
《登州府志》第一卷之山川中,對艾山有所介紹:“艾山:在縣西北三十里,山前有溫泉,可浴。山產(chǎn)艾,野老云,每午日,平明山上之艾即皆無心,相傳為神仙采去云?!盵3]通過這段描述,后人可知艾山因為盛產(chǎn)艾草而得名,且山中有溫泉水。而艾山溫泉現(xiàn)在仍是蓬萊一處著名景點。
(2)蓬萊閣
《登州府志》第六卷之宮室府城,對蓬萊閣有所介紹:“蓬萊閣:在府城北丹崖山巔,齊乘云本海神廟基。宋治平中郡守朱虞約以其地太高峻,移廟西一平底,于此建閣,寶島山海,登臨勝槩。萬歷十七年巡撫李戴改建,規(guī)模壯麗,視舊有加?!盵4]根據(jù)本段史料記載可知,蓬萊閣始建于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距今已有950多年的歷史。
(3)鼓樓和鐘樓
《登州府志》第六卷之宮室坊表附府城中,對鼓樓和鐘樓有所介紹:“鼓樓:在府治東郈漢武帝望仙門遺址,順治六十年知府張尚賢奎隋?!薄扮姌牵涸诳h治西,與鼓樓對峙,洪武十一年指揮翳規(guī)建?!盵8]目前,在蓬萊的戚繼光故里步行街仍有鼓樓的遺跡,但鐘樓遺跡已經(jīng)不再,只留有鐘樓東西南北四條道路。故人有云,晨鐘暮鼓。鐘樓和鼓樓是古代記時的重要建筑,對于后人考察一個地區(qū)的歷史尤為重要。
對比《登州府志》,許多當年的景點現(xiàn)已銷聲匿跡,而重建曾經(jīng)的歷史遺跡,又何嘗不是一種文明的傳承和文化的續(xù)寫。
(4)名人館
據(jù)《登州府志》第三冊第八卷宦跡部分記載,從魏晉時期何、龐伉到清朝談?wù)颀?、王鼐,在登州為官且留有宦跡的名人:魏晉時期兩人、后魏一人、北齊一人、隋朝五人、后周二人、宋代十六人、金代五人、元代九人、明代六十五人、清代九人。
科貢部分記載蓬萊歷朝進士,明清兩代祖籍登州的官吏依次是禮部尚書陳迪、御史許銳、河南參政閻琮、漢陽知府何亮、御史趙秉倫、陜西知府任忠、應(yīng)天府尹陳鼎、大寧都司戚景通、御史浦鋐、王言、少保戚繼光、刑部尚書陳其學、御史浦之浩、戶部主事吳國相、御史吳昶、戶部主事張詡、益王府長史何熹、衛(wèi)輝知府吳子美、御史孫以仁、川北道徐逢聘、大理寺丞陳人登、項城知縣李元善、河南副使梁之垣、刑部郎中王述善、思州知府陳夢琛、大理寺卿陳夢珫、黎城知縣陳夢瑋、封戶部主事張伯龍、開封府推官張瑤。清代官吏依次是贈通議大夫沙夢石、封通議大夫沙應(yīng)鶴、禮部尚書沙澄、贈上高知縣楊大觀、定遠知縣徐桿。另有隱逸、烈女等記載。
3?總結(jié)
地方志,作為地方文化的一個方面,系統(tǒng)的記錄了一個地方的風俗、物產(chǎn)、故事傳說、詩文著作?!兜侵莞尽纷鳛榕钊R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蓬萊文化的重要史料依據(jù),分門別類的載錄了有關(guān)蓬萊的重要歷史事件,對于后世研究蓬萊文化起著舉重若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觀海市”,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7%82%E6%B5%B7%E5%B8%82/1194479?fr=aladdin.
[2]?蓬萊閣管理處編,《蓬萊閣碑刻詩文賞析》,文物出版社,2013.12.1.
[3]?清施閏章修、清楊奇烈纂,《登州府志》,清康熙重修、清順治版本,第一卷之山川.
[4]?清施閏章修、清楊奇烈纂,《登州府志》,清康熙重修、清順治版本,第六卷之宮室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