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疫情猶在,有種溫暖卻藏在文字里。
“尋找疫情下的動人故事”主題征文來稿近千篇,這些作品切面不同,視角不同,既有凡人小事,也不乏人間大愛。無論是奮戰(zhàn)在疫情一線的醫(yī)務工作者、志愿者,還是普通百姓,都在這場戰(zhàn)斗中匯集成一股愛的力量。
推開一扇《海底之門》,山東作家劉愛玲就能看到小娜來來往往于海上,小說節(jié)奏好、語言好、結(jié)尾更好。《混沌》雖像安徽作家胡竹峰平日的閑情偶得,無邊無界,卻又清清楚楚地展現(xiàn)出人生與自然的銜接處。布蘭臣是一位風格非常鮮明的當代詩人,他的詩表現(xiàn)出強烈的象征主義、表現(xiàn)主義色彩。
有時候,比起災難更可怕的是人心的《坍塌》,作家羅書銶揭露了它的丑陋。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些玩伴,《東街三哥》就是陪伴作家卞優(yōu)文成長的靈魂人物。本土詩人鄒曉慧的詩歌給人一種飄逸而自由的想象空間,充滿禪意。唱戲、唱春歌、聽書是安徽作家黃飛松年少時的樂趣所在,《故園往事》喚醒了大家共同的童年回憶。作家葛芳在《意大利漫步獨語》,我們便跟隨著她的文字一同感受燦爛的地中海文明。
150年前焦溪人承越創(chuàng)辦鶴峰書院,開立菊花詩社,代代相傳?!独⒎π略姴胶髩m》是評論家陸克寒對中國“詩教傳統(tǒng)”在江南世族歷史上傳承的生動闡述。青年作家許沁關注了古典戲劇作品中的婢女形象,《關于戲曲作品人物典型性初探》也頗有新意。
櫻桃紅熟,初夏將至,祝禱疫情趕快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