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一年,中華大地戰(zhàn)爭不斷,內(nèi)憂外患,此時長城顫抖,黃河嗚咽,烈火蔓延,如此人間悲景又恰遇天災(zāi)火上澆油,致使中原大旱,顆粒無收,難民潮水般涌向異域他鄉(xiāng)逃難,一時間餓殍遍野,以樹皮樹根為食者比比皆是,見到綠植翠草,更是風(fēng)卷殘云般吞噬,所到區(qū)域如狂風(fēng)肆虐,蝗蟲過境,目及之處仿佛人間煉獄。
信譽酒業(yè)的老板邵士杰這一天接到消息:有大量難民明天上午將要進入山東境內(nèi)。他立即指示員工:“購買足夠米面,明天舍粥。”邵士杰因日軍侵華,便想到要實業(yè)救國,于是創(chuàng)辦了這家制酒企業(yè),取名“信譽”。又因為他有一副菩薩心腸,當(dāng)?shù)氐陌傩账降紫露挤Q呼他為“邵善人”。
翌日凌晨,難民果然大量涌進,信譽酒業(yè)門口早已架起一口大鍋,里面煮著米粥,難民有條不紊排隊領(lǐng)飯,邵士杰準(zhǔn)備由公司后門往家走,剛走到門口,一個微弱的聲音像是從地底下傳了出來:“救救我!”
尋著聲音望去,不遠處躺著一個人,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氣若游絲,身上還有跌倒后劃蹭的傷,邵士杰立馬指示人把他抬到辦公室,喂了點米粥,那人漸漸蘇醒過來,又給他喝下一口酒:“這是上好糧食酒,先暖暖身子!”又用酒擦拭他身上傷口,使其趕緊愈合。
經(jīng)詢問得知,此人姓劉名寶,18歲,河南周口人,家人在這次大饑荒中全部餓死,只有自己一路跟著難民流落到山東。邵士杰讓他洗漱一番,換上身干凈衣服,劉寶頓時精神了許多,樣貌也煥然一新,劉寶鼻頭一酸,二話不說噗通跪倒在地:“恩人的救命之情我一輩子不會忘,這輩子報不了下輩子報?!?/p>
邵士杰拉起劉寶,說:“你錯了,我救你不是讓你報恩的,希望你好了之后可以去參軍抗日,實業(yè)能救國,從戎能衛(wèi)國,到那時,就算是報答我了,這比沿街乞討要體面吧!”
劉寶點點頭,說:“邵老板,我聽您的,國家有難匹夫有責(zé),我一定多殺鬼子,無愧于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說著從隨身帶的破帆布口袋里拿出一個巴掌大的木盒,木盒用一把小銅鎖鎖著,遞給邵士杰:“邵老板,我沒什么東西謝您,這是我們家的傳家寶貝,一顆夜明珠,送給您權(quán)當(dāng)留個紀(jì)念。”邵士杰推辭不收,說:“這么貴重的東西我不能收。”
劉寶說:“邵老板,我已打算參軍殺敵,腦袋掛在腰帶上,隨時可能送命,這東西對于我來說已經(jīng)沒有任何意義,你不希望我死后讓鬼子得到這顆夜明珠吧?”
邵士杰推辭不得,只好收下,他拉著劉寶的手,說:“不要講這些喪氣話,給我記住,殺掉鬼子,你還能全身而退,這才是有勇有謀的大英雄?!眲汓c點頭,眼里滿含熱淚。
沒過多久,大批難民相繼離開,劉寶經(jīng)過邵士杰精心照料,也恢復(fù)了元氣,隨后便拜別邵士杰。劉寶走后的一天下午,邵士杰打開那個不起眼的小木盒,見里面有一個黃色絹布包裹,打開一看,是一顆拇指般大小的橢圓形石頭,表面布滿凹陷,像月球隕石坑,簡直其貌不揚,與傳說中碩大如鵝卵、圓潤似玉璧、光滑若凝脂的夜明珠天差地別,邵士杰心想:一個連飯都吃不上的難民,怎么可能有什么夜明珠呢?只當(dāng)是一個聊以慰藉的紀(jì)念品吧!便隨手把它放到了抽屜里。
時光荏苒,轉(zhuǎn)眼到了八十年代,此時的中國經(jīng)過改革開放,國防迅速強大,經(jīng)濟逐步騰飛,曾經(jīng)的東方睡獅已經(jīng)覺醒。信譽酒業(yè)也乘著改革的春風(fēng)迅速發(fā)展壯大,此時的邵士杰已是七十六歲的老人,但依然老驥伏櫪,銳氣不減。
但就在他意氣風(fēng)發(fā)之時,災(zāi)難突然降臨,一家外國公司陰謀拖垮信譽酒業(yè),打著法律的擦邊球,在出口合同上做手腳,使得信譽酒業(yè)一時損失2億人民幣,邵士杰瞬間被擊倒,墜入無底深淵。因為他經(jīng)常做慈善,流動資金只夠企業(yè)運轉(zhuǎn),如今沒有錢補窟窿,如果三個月還不上這兩億元,企業(yè)只好宣布破產(chǎn),而邵士杰也可能要蹲監(jiān)獄。
邵士杰無奈賣掉房產(chǎn),封掉廠房,將辦公室所有家具一并打包,舉家搬到農(nóng)村老家居住。老家落后不方便,不時停電停水,這一日晚上下大雨,家人剛要吃飯,因為房子漏雨,保險絲被燒斷了,頓時屋內(nèi)一片漆黑。邵士杰的兒子翻箱倒柜去找蠟燭,在翻到邵士杰用的那張辦公桌的抽屜時,突然一個盒子不小心掉了出來,轱轆出一個小圓球,倏然射出來一道綠光,霎時將屋子照得亮如白晝。家人都驚呆了,邵士杰過去撿起來一看,竟是劉寶留下的那顆破石頭,邵士杰喃喃自語:“原來它真是一顆夜明珠,難道我以前看錯了?如果真是夜明珠我們就有救了?!?/p>
香港一家拍賣行拍賣夜明珠的消息不脛而走,世界各地的富豪聞風(fēng)而動,蜂擁而至,起拍價兩億,富豪們一聽價格就知寶貝不同尋常,但看到實物便都偃旗息鼓了,實在是不搶眼,竟沒有一家競拍的,邵士杰頓時泄了氣。
就在這時,一家臺灣的客商舉牌兩億,一舉將夜明珠收入囊中。邵士杰欣喜若狂,一個月后,他拿著兩億元人民幣還上了債,信譽酒業(yè)旋即起死回生。邵士杰想拜訪一下那個競拍公司的老總,希望親自感謝人家。聽說也是一家釀酒公司,而且在臺灣很有名。然而沒等邵士杰拜訪,那家公司的老板已經(jīng)親自登門,看到這家名叫“誠信酒業(yè)”的老總,邵士杰頓時老淚縱橫,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劉寶。
原來自打劉寶從邵士杰家走后,便加入了國民黨軍,后來又跟著蔣介石退守臺灣,并在臺灣結(jié)婚生子,生活富足的他念念不忘那年逃難,是邵士杰一碗粥一口酒救了自己,妻子聽他每每念叨,于是打算幫他創(chuàng)業(yè)干酒廠,向他的恩人學(xué)習(xí),并且起名叫“誠信”,雖人在臺灣,劉寶卻時時刻刻想著如何報答大陸的救命恩人,以前兩岸關(guān)系緊張不能友好來往,如今已是破冰之勢,他那顆報恩的心便蠢蠢欲動。一天,他聽英國一個合作伙伴說香港拍賣行拍賣一顆夜明珠,照片樣子和自己家的那個一樣,而且賣主的名字是邵士杰,他知道,自己報恩的時候到了。他得知是一家外國企業(yè)使用陰謀陷害邵士杰,便義憤填膺地告訴了自己的妻子,妻子說:“臺灣和大陸是骨肉血親,我們的同胞受暗害,我們不能坐視不管,況且他還是你的恩人?!?/p>
邵士杰拉著已經(jīng)年過六旬的劉寶的手問道:“劉寶,你當(dāng)時怎么舍得把這么值錢一個寶貝送給我呀?”
劉寶笑道:“邵老板,實話告訴你,知道為什么別人都不買這個寶貝嗎?他們都是見多識廣的鑒寶高手,一眼就看穿了,因為這不是什么夜明珠,這只是一顆普通的熒光石,能發(fā)光也只是因為里面有磷的緣故,這是祖宗騙我們好好活下去的小伎倆,當(dāng)時我也拿不準(zhǔn)真假,所以騙了你。”
“那你怎么花兩億再買回去?”
劉寶說:“值兩億的不是這顆石頭,是您的這顆心呀!”
作者簡介:
李永斌,1987年生人,山東省泰安市人,泰安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寧陽縣作家協(xié)會理事,泰安市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作家故事》、《唯美文精選》編委,作品散見《文化藝術(shù)報》、《勞動時報》、《故事林》、《山東散文》、《齊魯文學(xué)》、《泰山文化》、《泰山詩人》等報刊雜志,作品多次獲獎并入選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