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
在歷史劇《清平樂》中,范仲淹是被當作一個道德標桿來塑造的,呂夷簡也是被當作仁宗朝數(shù)一數(shù)二的能臣來塑造的。但這兩個人并不對付,歷史上的實際情況大致也是如此。
范仲淹因何會被稱為“大宋第一君子”
范仲淹向有“大宋第一君子”之稱。何謂君子?就是襟懷坦蕩、不畏強權、剛直不阿、嚴于律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而他也的確是達到這樣的一個高度。
范仲淹,字希文,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出生于武寧軍(今江蘇徐州)。當時,他的父親范墉正在武寧軍節(jié)度使的幕中做掌書記(相當于軍長官的機要秘書,屬于下層官吏)。他兩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一家人的生活頓時陷入了困頓之中。母親謝氏在將丈夫的棺材運回丈夫的老家吳縣(今蘇州)后一年,就為生活所迫,改嫁了時在平江府任推官的朱文瀚。同時也讓他改姓了朱。朱家雖不富裕(推官的級別還沒有掌書記高),但對他們母子來說,也算是有了一個吃飯的地方。
范仲淹(朱說)自幼酷愛讀書。繼父待他也還不錯,至少是很支持他讀書。但天有不測風云,他十一二歲時,繼父又去世了。繼父這一走,朱家人對他們孤兒寡母的態(tài)度也逐漸起了變化,為了供他讀書,母親不得不更加的精打細算。而他為不用整天看朱家人的臉色,同時也為得到一個安靜的讀書環(huán)境,就自己搬到了離家不遠的一座山上、里面已經(jīng)沒有了和尚的小廟中住。每次他到這里,都只能從家中帶來少量的米,然后,就自己在寺院中燒火做飯。為了節(jié)省糧食和時間,他都是在夜晚,一邊讀書一邊熬粥。粥熬好了,才去睡,第二天一早,鍋里的粥結成了團,他會用刀把粥團劃成四塊,早上吃兩塊,下午吃兩塊,一日兩餐。就的菜,都是他從寺后山上采來的野菜———將野菜切成細末,再加一點鹽攪拌一下,便大功告成了。野菜的細末叫“齏”,所以后人就把他這種清苦讀書的生活稱作“劃粥斷齏”了。
23歲那年,他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傷心不已,毅然決定要去南京(今河南商丘)應天府書院求學。離家時,他對母親說:“十年之內,我必會考上進士,等我做了官,就會回來接您。”
在應天府書院,他學習更加努力,五年竟沒脫過衣服睡覺。當時,和他一起在書院讀書的應天府留守的兒子見他過得實在是過于清苦,就要送他一些好吃的。但卻被他婉言謝絕了:“我吃粥已經(jīng)習慣了,如果突然吃到這種美味,再回過頭來吃粥,一定會覺得難以下咽,所以,我還是繼續(xù)吃我的粥吧?!?/p>
還有一次,宋真宗來應天府拜謁祖廟,排場搞得很大,大家都去看熱鬧了。唯獨范仲淹不為所動,仍然坐在那里靜心讀書。有個同學要拉他一起去,他說:“以后面圣的機會有的是,又何必急在這一時?!笨梢娔菚r候,在他的心目中,早就把自己當作是以后的朝廷重臣了。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終以“朱說”之名考取了進士。之后,便被授予了廣德軍(治今南京)司理參軍。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母親接來侍養(yǎng)。隨后,又上疏真宗皇帝,請求恢復范氏宗姓,并很快就得到了恩準。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范母去世,時任興化(今江蘇興化)縣令的范仲淹回到應天府為母丁憂。時,在應天府做知府的晏殊一向都很欣賞范仲淹的人品和學問,于是,就把他請回了應天府書院,任主講。他在主持應天府書院期間,經(jīng)常教導學生讀書當以“從德”為目的,而不是以科舉仕進為目的;讀書人當嚴于律己,崇尚品德,忠君愛民,敢為天下先,并非常善于以身示教,應天府書院在他去了以后,學風很快就煥然一新了。
剛正不阿,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
天圣七年,范仲淹丁憂期滿。因此前,他曾給朝廷上過一道洋洋萬言的《上執(zhí)政書》,奏請改革吏治、裁撤冗員、安撫將帥,得到了宰相王曾的稱贊。當時已被調回樞密院任職的晏殊,便不失時機將范仲淹作為一個人才推薦給了宋仁宗。晏殊曾做過仁宗的老師,仁宗也一直對他比較尊重,所以他的話,仁宗還是愿意聽的。且仁宗當時已經(jīng)19歲了,但劉太后還在垂簾聽政,且并沒有要還政于仁宗的意思。仁宗要想親政,就需要讓一些既有能力,又能為自己所用的人才進入朝堂。于是,就把范仲淹召進了京,給他在秘閣安排了一個校理的職位。
誰知,范仲淹一進京,就干出了一件震動朝野的事。是年冬至,仁宗準備率百官在會慶殿為太后祝壽。而范仲淹卻認為仁宗的這一做法混淆了家禮與國禮,于是,就給仁宗上了一道奏折,說:“皇帝固有事奉親長之道,但沒有為臣之禮;如果要盡孝心,于內宮行家人禮儀即可,若是和百官一起在金殿之上參拜太后,勢必會有損皇帝威嚴?!?/p>
據(jù)說晏殊在得知了范仲淹上了這樣一道奏疏后,不由大驚失色。要知道劉太后可不是一般的太后,而是當時帝國的最高執(zhí)政者。且仁宗雖然對太后一直把持著朝權不肯放手有所不滿,但與她的關系還是非常好的。范仲淹這道疏一交上去,萬一惹惱了太后,或者是皇上,不僅他自己的仕途完了,弄不好還會連累到他這個舉薦人。于是,晏殊就急忙將范仲淹叫了來,批評他不該如此莽撞,但是范仲淹卻很不以為然,從晏府回到家后,還意猶未盡地給晏殊寫封長信《上資政晏侍郎書》,詳細地向他解釋了自己這樣做的原因,并再次申明了自己的立場:“侍奉皇上當危言危行,絕不遜言遜行、阿諛奉承,凡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定當秉公直言,雖有殺身之禍,也在所不惜?!?/p>
好在,范仲淹雖沒能阻止仁宗率百官在金殿上給太后行禮,但也沒有因此而被追責。
這事本來也就過去了,沒想到范仲淹他還不干了———自請離京為官!于是,仁宗便把他安排到河中府做了個通判(通判是州府中,負責掌兵民、錢谷、水利和訴訟的官員,并對州府的長官負有監(jiān)察之責,是以也稱“監(jiān)州”,權力還是不小的)。其實,仁宗對他還是很欣賞的,做出這種安排,也是出于對他的保護,同時也有讓他到地方上多歷練歷練的意思。一年以后,范仲淹又被調到更大的陳州任通判。
此后,向以天下為己任的范仲淹雖處江湖之遠,仍不改其本色,又多次上疏朝廷。今天說朝廷建太一宮和洪福院是“勞民傷財”;明天又說朝廷應削減郡縣,精簡官吏;后天又建議朝廷不可罷免職田等等。他的這些上疏,雖均未被朝廷采納,但其一片忠心,還是打動了仁宗。
與呂夷簡的三次沖突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太后駕崩,仁宗一親政,即將范仲淹召回了京師,任命他為右司諫(屬于高級言官)。群臣為了討好仁宗,多愛議論太后垂簾時的為政之失,獨范仲淹卻以為太后雖秉政多年,但亦有養(yǎng)護仁宗之功,是以對太后的過失,朝廷應當加以掩飾,以成全其美德。仁宗采納了他的建議,詔令朝廷內外,不得再擅自議論太后之事。仁宗因劉太后新亡,欲立楊太妃為皇太后,參與軍國大事(這也是劉太后死前留下的意思)。又是范仲淹第一個站出來表示反對,他說:“頻立太后,會給天下百姓造成皇帝不能親政的錯覺?!比首谝柴R上采納了他的意見,“取消太后冊名,但稱謂不改”。其實,這事兒我怎么看都像是仁宗和范仲淹串通好了,演的一出戲:仁宗想立楊太妃固是出于孝心,畢竟楊太妃是他的養(yǎng)母,可要說想讓楊太妃參與軍國大事,當不太可能。他可是盼親政盼了好多年了,奈何,劉太后生前,一直借口他還年輕呢、還不夠成熟,而不肯撤簾?,F(xiàn)在,劉太后終于走了,難不成他還想再找個太后來,管著自己?
好了,在大致了解了范仲淹之后,我們再來說說呂夷簡。
呂夷簡,字坦夫。跟范仲淹不一樣,他出身豪門,他的伯父呂蒙正是宋太祖時的宰相;他的父親呂蒙亨也曾官至光祿寺丞。他是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的進士,初授通州通判。不久,就因治水有功,而被擢升為了知濱州(今山東濱州)。他在濱州期間,深切地感受到當?shù)剞r民的負擔過重,已嚴重影響了他們生產的積極性。于是,便上書朝廷,要求免征“農器稅”(當時,農民種地,不僅每畝地都要交一斗米的田稅,這已經(jīng)不少了,但隨著朝廷“三冗”開支的日益增長和每年都要向遼、西夏輸送大量的歲銀,竟又規(guī)定了農戶使用農具也要上稅,這個稅就是“農器稅”,此稅一出,很多農民因不堪重負,都轉行做別的營生,竟致出現(xiàn)了土地大片撂荒,甚至官逼民反的現(xiàn)象)。他的上書得到了真宗的首肯,就下詔取消了“農器稅”。他也由此成為了百姓心中的好官。
范仲淹入朝時,呂夷簡已當上了大宋的宰相。其實要說起來,范仲淹能順利入朝,被拜為右司諫,他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召范仲淹回朝,固然是皇上的意思,但他畢竟是首輔,如果他不看好范仲淹的話,也不會授給他一個像右司諫這樣重要的官職,這說明他對范仲淹其實也是很欣賞的。可讓他萬沒想到的是,范仲淹在入朝后不久,就跟他發(fā)生了沖突。
呂、范的第一次起沖突,是因為“廢后事件”。時,郭皇后嫉妒成性,心胸狹窄,行為蠻橫,且立后九年,未能生子。于是,仁宗便有了廢后之意。呂夷簡因為與郭后有矛盾,所以他是極力贊成廢后的,而范仲淹則是反對廢后的,甚至還聯(lián)合了十幾名言官,跪伏于垂拱殿外,請求召見。仁宗不敢見,就派呂夷簡出來解釋。他們便與呂當庭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直到把呂辯得是理屈詞窮,無以為對。史家多以此視呂為奸臣,而認為范剛直不阿,是個英雄。但就結果來說,呂為仁宗推薦的新皇后———曹氏(也就是劇中曹丹姝),除了樣貌不如郭后,幾乎樣樣都比郭后要好得太多了。可見他的舍棄郭后,而力主以曹氏取而代之,不僅滿足了仁宗的廢后要求,也更符合國家的利益,我們不能因為仁宗和曹后的關系一直都很緊張,而就抹殺了呂的良苦用心,更不以此就判定他是一個奸臣。
而且,呂夷簡也并沒有因為范仲淹在廢后問題上,挑頭跟自己作對,就對范嚴厲打擊。只是把他出為了權知開封府事。開封也就是汴京,是北宋的國都,他這個新職務(大約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北京市市長)的重要性,其實要嚴格地說起來,比右司諫還要更高一檔。
范仲淹也是不負眾望,一上任就開始大刀闊斧地整頓京城的官僚機構,剔除弊政,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使開封府“肅然稱治”了,甚至當時在開封府流傳著這樣一條民諺:“朝廷無憂有范君,京師無事有希文”。
呂、范的第二次沖突,發(fā)生在景禮二年(公元1035年)。是年,范仲淹因有感于呂夷簡選拔官吏多出于其私門,于是,就向仁宗上了一幅《百官圖》,指出呂相有用人唯親,意在朝中廣植黨羽之嫌,并進一步指出“進退近臣,須當由皇帝自己把握,不能全權委于宰相”。據(jù)史書記載,呂在看到這個《百官圖》時,很是生氣,但仍隱忍沒有發(fā)作。其實,我以為呂夷簡是提拔了很多和他關系好的人,雖然不能說他一點私心沒有,但我總覺得,換誰坐在他那個位子上,大概也是一樣。關鍵還是要看他提拔的那些人,是否稱職。只要大部分都稱職,那就沒什么好指摘的。總的來看呢,呂重用的人,大部分也還是稱職的。不然,又哪里來的“仁宗盛治”?再說,他把你范仲淹放對了權知開封府事的這個位置上,難道也錯了?豈不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呂、范的第三次沖突,發(fā)生在景禮四年(公元1037年)。是時,西夏人南侵的野心已顯,范仲淹主張遷都洛陽。仁宗征詢呂夷簡的意見,呂則表示范不過是一“迂闊而不可信”之人。范仲淹聞之,又寫了“四論”攻擊呂“專權徇私,陰竊人主之柄”。這下,終于把呂夷簡給惹毛了,于是,他便以“越職言事”的罪名,把范仲淹貶為了知饒州,又陰使讓人上書,請求在朝堂上,掛一個“朋黨榜”,將范仲淹和支持他的那些人的名字全都寫在上面,使人引以為戒。其時,梅堯臣還曾作了一篇《靈烏賦》送給范仲淹,勸他以后還是少說話、少管閑事為好。沒想到范仲淹馬上就回了他一篇《靈烏賦》,強調自己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但由于范仲淹當時在士大夫中的聲望極高,在他被貶后,很多士大夫都站了出來,接連不斷地為他辯白,不久,呂夷簡也落職為了鎮(zhèn)安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判許州。
呂、范二人的最終和解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攻宋。范仲淹又以知永興軍的身份,被調到了前線,抗擊西夏人,呂夷簡也再次拜相。因為范仲淹在前線的表現(xiàn)相當突出,仁宗于是有了讓他官復原職的想法,但又怕呂相不同意。沒想到,呂在了解了仁宗的心思后,竟主動對仁宗說道:“范仲淹,乃是當世賢臣,官家要用他,怎能只讓他官復原職呢?”仁宗聽了,十分感動,認為呂不愧是一忠厚長者。于是,便任命了范為龍圖閣直學士兼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地位相當于副相)。后來,范仲淹在聽說了呂夷簡對他的評價后,亦十分真誠地向呂表達了感謝之情:“先前因為公事觸犯了相公,沒想到相公竟然還會這樣獎勵我、提拔我。”呂亦表示:“我怎么敢再對過去的事,念念不忘呢!”
慶歷元年(公元1041的),范仲淹又兼任了延州知州,繼續(xù)抗擊西夏。不料,一次處事的失當,竟被人扣上了一頂“私通敵國”的帽子。又虧得有呂夷簡為他說情,并堅稱以自己對他的了解,他絕無可能會私通敵國,將他保了下來,只受到了官降一級的處理。
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呂夷簡因為年事已高,自覺已無法再勝任宰相一職,遂向仁宗提出了辭職,并向仁宗推薦范仲淹、韓琦和文彥博入朝輔政。仁宗答應了,最后,范仲淹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在成為參知政事以后,就雄心勃勃地推行起了他的改革。呂夷簡曾誨汝諄諄地告誡過他,不要操之過急,不要步子邁得太大……
可惜,范仲淹并沒有聽進去,一年以后,他的“慶歷新政”終于還是因操之過急,步子邁得太大,而告失敗。他也又被降為了河東陜西宣撫使。在去上任的路上,他又去看望了已病入膏肓的呂夷簡。此時的他,似已對呂夷簡當年很多所作所為都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感悟,言談之中,頗有“悔語”。不久,呂夷簡病逝。范仲淹當時正在邊關,聞訊后即撰文說:“得公遺書,適在邊土,就哭不逮,追想無窮,心存目斷,千里悲風。”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所以綜上所述,呂、范的確不是一類人,但他們說話、辦事的出發(fā)點,還都是為了大宋,爭斗也是很激烈,但總的來說,還是“明爭”而非“暗斗”,可謂“君子之斗”,就像后來的王安石與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