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上任不久,上級領導簽批給他一項重要工作。新官上任,頭緒還沒理清,“一把手”不可能專門抓一項工作,而且這項工作業(yè)務性很強,得物色一個得力干將具體負責。張平對單位的干部臉都還沒認熟,更談不上了解,便向李斯征求意見。
“讓韓曉去吧。”李斯是辦公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也是比張平低幾屆的大學校友,不過以前交往不多,只能算認識。韓曉是單位一名科長,張平有些印象。他所在的科算不上重要,所以對其能否擔當重任,張平拿不準:“韓曉能行嗎?”
“他業(yè)務能力很強,要是他都不行,那就沒人行了?!崩钏沟幕卮鸸Ь辞腋纱?。
確如李斯所言,韓曉業(yè)務水平很高,沒用半個月便圓滿完成任務,得到上級領導高度評價。張平很高興,在大會上公開表揚了韓曉。
沒過多久,張平又遇到個難事,是單位的歷史遺留問題,之前兩任領導都處理過,效果不太理想,如今又落到張平頭上。“讓韓曉去吧。”李斯還是那句話,可韓曉是業(yè)務干部,這類復雜的事務性工作能否拿下來,張平有疑慮。
“我覺得沒問題。這件事能否處理好,關(guān)鍵在能否堅持原則,敢不敢得罪人,這方面韓曉是出了名的?!崩钏剐赜谐芍?。
事實再次證明李斯的判斷,雖然費了些周折,韓曉仍不負重托。這次,張平?jīng)]有表揚韓曉,私底下卻對李斯贊賞有加。
單位駐村扶貧人員要按規(guī)定輪換。張平問了好幾個干部的意見,一個個都找各種理由推托,讓張平很不高興?!白岉n曉去吧。”李斯說,“韓曉接受任務從不講條件,又能吃苦,肯定能把扶貧抓好。”
張平相信李斯的判斷,卻沒有采納這個意見,而是直接確定駐村人選,由不得其推三阻四。
一轉(zhuǎn)眼,張平已任職半年。這半年遇到的也不全是煩心事,比如:單位一個副職退休,在張平的極力爭取下,組織上同意從內(nèi)部填空補缺。
盡管內(nèi)心已有傾向性人選,張平還是多方征求意見,自然也問了李斯。李斯想了很久,說出兩個科長的名字,卻讓張平有些意外?!案呙骺崎L的表叔是組織部汪副部長,孫杰科長的舅舅是省廳的毛副廳長?!?/p>
沒幾天,單位人事調(diào)整,韓曉得到提拔,而原本很有希望扶正的李斯,被平調(diào)到一個邊緣科室。
(摘自《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