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 鷹
阮玲玉出生于上海,原名阮鳳根、阮玉英。父母都非常疼愛她,但天有不測風云,在她6 歲那年,父親病逝了。母親為了生計,帶著阮玉英去了上海大戶人家張家做傭人,寄人籬下的日子使她變得敏感又內(nèi)向。
阮母雖然出生在封建社會,但是深知知識的重要性。經(jīng)過一番努力和請求,她終于為阮玉英爭取到就讀上海著名的崇德女校的機會。
張家四少爺張達民比阮玉英大3 歲。阮玉英15 歲那年,已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俏美人,激起了張家少爺?shù)膼勰街?。那時的張達民在一所三流大學里混過幾年,身上還有幾分儒雅氣質(zhì),他先是有意無意地圍繞在阮玉英身邊噓寒問暖,關(guān)懷備至,又在私下里隔三差五地塞點錢給她。
富家公子與女傭之女的“愛情”注定是不會被世俗所接受的。很快,兩人的戀情被張家太太知曉,自己的兒子竟然和“下人”有糾纏,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她毫不留情地將阮玉英母女逐出張家。這件事在阮玉英心里劃下一道重重的傷痕。即便后來大紅大紫,成為“國民美女”,她依舊無法擺脫深深的自卑感。
被愛情沖昏頭腦的張達民卻瞞著家人,為走投無路的阮玉英母女安排好落腳之地。年僅16 歲的阮玉英主動退學,與張達民過起同居生活,阮玉英這樣做的原因既有少女的盲目,也有對生活的恐懼和無奈。
隨著時間流逝,張達民本性中的自私貪婪一面逐漸暴露出來。他本是一個只會花天酒地的紈绔少爺,哪守得住如此平淡的生活?很快就恢復了本性,開始了以往的奢侈生活。
那時,阮玉英天真地以為,兩人的愛情會天長地久,她最大的愿望是與心愛的人組成家庭,但張達民一再敷衍。有一天,張達民突然主動提出結(jié)婚要求。
因為這時張達民的父親突然去世,按照張家規(guī)矩,未婚子女財產(chǎn)分得很少,只有結(jié)了婚才能多分財產(chǎn)。出于這種目的,張達民居然拉著阮玉英在父親的靈堂上舉行了婚禮——在他心里,阮玉英只是一個工具。
一場荒唐的婚禮過后,張達民便經(jīng)常出入聲色場所,沉溺于賭博。沒多久,那點繼承來的家底就被他揮霍一空。
張達民的哥哥張慧沖非常同情阮玉英,答應(yīng)幫她找份合適的工作。經(jīng)張慧沖介紹,阮玉英進入明星影片公司,參加電影《掛名夫妻》女主角招聘考試,導演卜萬蒼一眼就相中了楚楚動人的阮玉英:“你們看,她像有永遠抒發(fā)不盡的悲傷,惹人憐愛,一定是個有希望的悲劇演員?!闭l知竟一語成讖。
明星影片公司的編劇鄭正秋覺得阮玉英這個名字太俗了,不響亮,于是便給她取了一個藝名,叫阮玲玉,意為玲瓏美玉。
后來,阮玲玉又出演了《北京楊貴妃》《洛陽橋》《白云塔》等,開始在電影界小有名氣。17 歲那年,她成為可口可樂第一個中國代言人。不到兩年,阮玲玉就大紅大紫。
故事發(fā)展到這里,儼然一部女性逆襲劇。但劇情,卻并未按套路走。
此后,不務(wù)正業(yè)的張達民頻繁向阮玲玉伸手要錢。而阮玲玉,其實知道張達民要錢的目的是賭博,多次爭吵后,阮玲玉向張達民提出分手。張達民揚言,只要阮玲玉敢分手,他就把她是保姆女兒的事抖出來。
這時候阮玲玉本應(yīng)該早點醒悟,迅速理智地抽身而退,因為愛情不是救贖,渣男無需拯救。然而性格軟弱的阮玲玉無力反抗,只能默默地忍受昔日愛人這個猙獰的樣子。張達民頻繁地糾纏、騷擾,折磨著阮玲玉,她只有把精力全都放在了表演上。
1929 年,阮玲玉一鼓作氣拍了6 部電影,創(chuàng)造了中國影壇的又一個神話。這一年,也因此被稱為“阮玲玉年”。
阮玲玉雖然在鏡頭前自信滿滿,但藏著一顆自卑而敏感的心。從小,母親就再三告誡她,千萬不要說自己是保姆的孩子,尤其不要讓人知道和東家少爺相好。這樣的觀念早早植根于她腦海,并不斷強化,成為她一生都揮之不去的痛。
在阮玲玉萬念俱灰時,一個名叫唐季珊的男人又闖入了她的生活。
唐季珊是東南亞著名富商,靠做茶葉生意發(fā)家,更是阮玲玉后來轉(zhuǎn)會的電影公司——聯(lián)華影業(yè)公司的大股東。那時阮玲玉隨聯(lián)華公司到香港避難,初到香港人生地不熟,唐季珊一有空就會陪伴她,還經(jīng)常送她一些小禮物。
隨著接觸增多,兩人逐漸碰撞出愛情火花。在唐季珊鼓動下,阮玲玉與張達民協(xié)議離婚,并承諾仍支付張達民生活費用。
但她哪里知道,唐季珊情史豐富、喜新厭舊,當年他用盡各種手段,將民國第一個“電影皇后”張織云騙到手,玩弄之后又將她一腳踢開。唐阮相戀后,張織云曾寫信給阮玲玉,勸她離開唐季珊:“唐季珊是個渣男,你要是執(zhí)迷不悟的話,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可彼時的阮玲玉,正沉浸在唐季珊的關(guān)愛中,來不及判斷對方是否值得托付。到底是貪一點愛,貪一點依賴,阮玲玉重蹈覆轍了,她選擇與唐季珊同居。
阮玲玉說:“我太弱,我這個人經(jīng)不起別人對我好。要是有人對我好,我也真會瘋了似的愛他!”但她哪里明白,唐季珊的好是最靠不住的。
與此同時,手頭拮據(jù)的張達民又來敲詐阮玲玉。遭拒后,他上法院告阮玲玉當初住在張家的時候,偷走了不少張家的值錢東西,后來把東西送給了唐季珊——這樣等于把唐季珊也給告了。
唐季珊當然也不是好惹的,馬上也向法院遞了狀子,說張達民誣陷他,并要求阮玲玉自己在報紙上刊登一則啟事:“她和自己雖然同居,但經(jīng)濟獨立,從來沒送過自己東西。”
一個男人無賴誣告,另一個男人無情只顧證明自己的清白,他們拋出的,是同一個女人。
阮玲玉被這兩個男人前后夾擊,逼著上法庭作證。上海灘的小報連篇累牘刊登的都是阮玲玉所謂的“隱私”,讓吃瓜群眾享受了一場八卦消息盛宴。有些男人的渣,作為當事人的女主角也是負有一部分責任的。如果一個女人自己都不愛惜自己,自己都不尊重自己,那更給了別人踐踏和羞辱自己的借口。
加上有聲電影時代的來臨,普通話不標準的阮玲玉事業(yè)受到了重創(chuàng)。
逃避,從來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直面,才是解決問題的開始。但是阮玲玉又一次忘記了教訓。
蔡楚生是一名導演,在他還沒有名氣的時候,曾經(jīng)邀請過阮玲玉拍電影,但被阮玲玉謝絕。蔡楚生成名之后,阮玲玉以為蔡楚生不會再找她,沒想到,蔡楚生又一次請她出演自己導演的電影《新女性》。
《新女性》可能是阮玲玉拍得最投入的一部電影。因為人戲太深,直到拍攝結(jié)束,她的情緒也無法平復。蔡楚生便讓工作人員退場,自己留下來默默陪伴著阮玲玉。
兩個人慢慢聊起了天,才發(fā)現(xiàn)彼此有太多的共同語言:和阮玲玉一樣,蔡楚生也是從底層慢慢奮斗上來的。阮玲玉說:“我多么想成為一名新女性,能夠擺脫自己命運的新女性,但我太軟弱了?!辈坛膊胖?,這個光彩耀人的大明星背后,居然有那么悲慘的故事。自從那一夜聊天之后,兩人的關(guān)系明顯親近起來。
《新女性》上映后,由于是蔡楚生導演、阮玲玉主演,頗受矚目。但因為影片中有一個小報記者的反面形象,所以電影受到了當時的“上海新聞記者公會”抵制和攻擊,他們要求劇組全國范圍公開道歉,一些報紙甚至又開始詆毀阮玲玉。他們把矛頭直接指向扮演女主角的阮玲玉,認為她人品和生活作風有問題,不配去演“新女性”。
情感和事業(yè)雙雙受挫,阮玲玉覺得自己走不下去了。這時候,她希望抓住自己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蔡楚生,希望他能帶自己遠走高飛。
蔡楚生雖然仰慕阮玲玉,但要他放棄辛苦拼搏來的電影事業(yè),談何容易?更重要的是,蔡楚生在鄉(xiāng)下有一個原配夫人。剛剛演完《新女性》的阮玲玉,預感到自己的生命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
阮玲玉的一生都在缺愛中度過,遇到的三個男人既不能給她愛,也無法讓她依靠。相反,他們卻帶給她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乃至絕望,甚至成為她選擇死亡的重要原因。
在多重壓力之下,1935 年3月8 日,阮玲玉在家中留下了“人言可畏”的遺言,離開了這個令她心力交瘁的人世。
針對此事,魯迅先生后來寫過一篇文章《論人言可畏》。他憤憤不平地寫道:至于阮玲玉的自殺,我并不想為她辯護。我是不贊成自殺,自己也不預備自殺的。但我的不預備自殺,不是不屑,卻因為不能。凡有誰自殺了,現(xiàn)在是總要受一通強毅的評論家的呵斥,阮玲玉當然也不在例外。然而我想,自殺其實是不很容易,決沒有我們不預備自殺的人們所藐視的那么輕而易舉的。倘有誰以為容易么,那么,你倒試試看!
自古以來,到處都是這樣的故事。女子習慣用生命來做絕唱,動輒就以死明志。以損害和犧牲自己的尊嚴來贏得別人的愛,用他人的錯懲罰自己,女人的反抗常常是跟自己較勁,用犧牲生命來表明立場。阮玲玉的人生悲劇可以說是:一個“情”字誤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