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未來教育論壇暨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論壇的主題是“大變局下的未來教育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在演講中表示,人文是永恒的,教育一定是從過去走向今天,面向未來。教育一定能夠從文化遺產(chǎn)中汲取營養(yǎng)、汲取力量。以下是演講實錄:
文物中蘊藏著古人對文化藝術的崇尚與追求
2020年1月8日,是我從敦煌到故宮博物院上任整整9個月的時間。去年4月8日,在敦煌待了28年之后,我來到了故宮。對我一個學理工科的人來講,應該是非常幸運的,能夠為兩處中國最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做服務,感到非常的榮幸。
博物館有四大功能,其中教育是重要的功能之一。博物館是一個大學校,我在敦煌待了28年,小學還沒有畢業(yè),沒想到突然又來到紫禁城重新開始,現(xiàn)在剛剛從幼兒園向小學一年級進發(fā)。但是我還是愿意跟各位朋友分享一下,我對這兩處世界遺產(chǎn)的粗淺認識。
有很多朋友都很好奇,為什么敦煌,中國西北一個非常小的城市,而且是戈壁大漠包圍著,能夠產(chǎn)生如此偉大的藝術?為什么會在北京有存在600年的一個皇家建筑群?當我從敦煌走向故宮,也就是走過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從漢唐走向了明清。說到敦煌,我們一定會想起陽關、玉門關,陽關和玉門關,凝聚著我們這個民族向西進取的雄心和向東回望的鄉(xiāng)愁。它的建立與絲綢之路息息相關。絲綢之路走通以后,來自印度的佛教文化沿著西域、沿著河西走廊向中原傳播。我們就看到了這樣一個偉大的貿(mào)易之路、科技傳播之路、文化之路,它孕育了越來越多文化的結晶,今天我們把它當做文化遺產(chǎn)。如果沒有這條路,莫高窟不可能誕生。
當看到在默默的戈壁沙漠中有這么一片綠洲的時候,你一定會非常震撼。在公元366年,佛教不斷地向中原傳播,莫高窟誕生了。就在這1700米的崖面上保存了735個洞窟,其中492個洞窟有壁畫和彩塑。莫高窟持續(xù)一千年的創(chuàng)建,讓我們見證了佛教的中國化過程,也讓我們見證了佛教藝術的中國化過程。如果沒有中華文化的包容和開放,來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不可能成為我們今天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四萬多平米的壁畫上不僅能看到佛教的主題、佛教的故事,同時能夠看到不同時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現(xiàn)在也只有在敦煌可以比較完整地看到一千年的歷史變遷。因為在這些壁畫中間,用現(xiàn)實生活的元素去反映那時候人們的探索,所以給我們留下了那個時候不同地域文化的形態(tài)。
到了故宮,我們就完全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敦煌是一個佛教藝術的世界,故宮是中華文化的匯聚地。它是我們中國宮廷建筑最典型的代表,而且保存最完整。在明清以前,我們有很多的宮廷建筑,但是現(xiàn)在看不到了,看到的都是遺址。但恰恰經(jīng)過明清兩朝,我們保留下這么偉大的建筑。紫禁城帶給我們的是中華文化的匯聚、中國文明的匯聚,它不僅僅有這樣宏大的古建筑群,在這個古建筑群里還收藏了來自歷代的文物,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宮廷生活,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我們今天認為它是文物的作品。我們也可以看到古代人對文化、對藝術的崇尚和追求,那樣一種敬畏。
文化傳承背后的家國情懷
莫高窟跟故宮有哪些異同呢?我從敦煌出來,我的視角可能有點獨特。我做了一些比較,實際上敦煌的產(chǎn)生是來自民間的一種力量的推動,來自信仰的力量的推動。如果沒有佛教這樣一個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產(chǎn)生這樣一個持續(xù)一千年的偉大藝術。但是所有的創(chuàng)造都是民間自發(fā)產(chǎn)生的,我們今天說的眾籌的形式,因為同樣一個信仰大家在這個地方開窟,寄托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莫高窟第220窟可以看到這個信仰的力量是多么的強大,開鑿于公元7世紀,一直持續(xù)了283年,在283年的時候子孫又在這個洞窟里畫畫,來紀念先輩。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個洞窟至少是可以持續(xù)300年。到了故宮,我們看到的是另外一種景象,是國家意志的力量造就了這個偉大的建筑,造就了一種民族文化的匯聚。如果沒有國家的力量,我們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建筑群,能夠產(chǎn)生、保護、流傳到今天。我們看到這個建筑群體現(xiàn)的是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它的建筑形制包括布局都是中華文化高度的統(tǒng)一。如果沒有國家的力量,我們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靠民間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是中華民族非常重要的一個情懷,家國情懷,家跟國是統(tǒng)一的。盡管敦煌是民間的力量為主,但它背后還是要有國家的相對穩(wěn)定、相對繁榮來支撐。從故宮也可以看到,如果沒有民間力量的參與,這些宮殿也不可能產(chǎn)生。所以民間背后有國家,國家背后有民間,我覺得是這樣一種共同力量的驅使。
兼容并包使中華文化走到今
在敦煌,當然大家都知道是多元文化的結晶??梢钥吹讲煌拿褡逡驗樾叛鲈谶@個地方開窟鑿墻,也可以看到來自絲綢之路沿線的這些文化的傳播,從樂器這一個方面就可以看到傳播的豐富多彩。從出土的五萬多件文物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民族在敦煌這樣一個規(guī)模比較小的城市,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下和諧相處。
到了故宮,很多人想到的是清朝的封閉、保守、懦弱,到民族的危亡。但是我們依然要全面地看故宮的形成和發(fā)展,看到它是多元文化的結晶。在故宮,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來自中外的文化交流,看到來自我們多民族國家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交流,可以看到清朝對西方建筑的喜好。延禧宮,大家是從《延禧攻略》中了解的。很多人說它是爛尾樓,還有人說它是不是被火燒過,其實不是,就是一個鋼結構的框架,還沒有完成,清朝就滅亡了。但是可以看到,在這樣一個封閉保守的朝代,依然向往著其他文明中優(yōu)秀的東西。從這些文物也可以看到不同元素的交流。
兩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真的是大課堂。我們每個人在大課堂、大學校里永遠都不可能畢業(yè),但是每一個行業(yè)的人、每一個年齡段的人,盡管信仰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我們都會從這些古代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因為我們走到今天,一定與我們過去宏大的歷史背景有關。當我們面向未來的時候,我們必須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吸取營養(yǎng)、吸取智慧。當我們在跟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甚至不同的宗教相互交流的時候,我們要更多以一種包容、一種學習的心態(tài),因為我們的古人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當他們開放包容的時候,那個國家、那個時代就是最強盛的時代。當他們自負、封閉的時候,那個國家、那個民族一定是走向衰亡的時候。所以通過藝術作品、通過藝術呈現(xiàn),我們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藝術是相通的。我們的人文是永恒的,我們的教育一定是從過去走向今天,然后面向未來的。我們的教育一定能夠從我們的文化遺產(chǎn)中汲取營養(yǎng)、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