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一
曾在上海灘大紅大紫的張愛玲,抗戰(zhàn)勝利后便沉寂下來,她和姑姑張茂淵從愛丁頓公寓(今常德公寓)搬到了卡爾登公寓(今長江公寓),深居簡出,極少拋頭露面,偶爾去看場電影,見了熟人也只是點頭微笑——上海人逐漸忘記了張愛玲。
但一個人的出現(xiàn),卻讓張愛玲命運出現(xiàn)了轉機。
1949年,當時擔任中共南方局成員、香港工委書記的夏衍與潘漢年、許滌新等人奉命北上,他們這些人都是老上海,中央準備調(diào)他們參與接管上海這個中國最大的文化和工商業(yè)中心。當時陳毅擬任上海市長,潘漢年擬任常務副市長,許滌新協(xié)助曾山接管財經(jīng),左翼文化運動的開拓者之一夏衍擬任上海市委常委兼文化局長,負責接管文教系統(tǒng)。
夏衍進入上海的正式職務是軍管會文管會副主任,文管會主任是市長陳毅。夏衍對上海非常熟悉,從1927年到1937年十年間,他住在上海弄堂里,不僅寫出了《包身工》《上海屋檐下》等著名作品,還領導了上海左翼電影和戲劇運動,對滬上文藝界情況十分了解。上海解放前后,由于對中共政策的不了解,許多報館和書店老板紛紛離滬,文化界顯得冷冷清清。夏衍看到這種情況后覺得不妥,大上海不能是一個沒有小報的城市,于是便委托知名報人龔之方出面辦一份格調(diào)健康的娛樂性報紙,《亦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chuàng)刊的。
《亦報》創(chuàng)刊后,龔之方邀請張愛玲寫一部長篇小說連載,張愛玲欣然允諾,只是要求以筆名發(fā)表。在《亦報》上連載的這部小說,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十八春》,張愛玲署名“梁京”?!妒舜骸肥菑垚哿岬囊徊哭D型之作,也是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剛剛刊出即引起轟動?!妒舜骸窂?950年3月開始在《亦報》連載,至1951年3月結束,全文共有25萬字,連載結束后又出了單行本。
《十八春》的轟動效應引起了夏衍注意,他專門找龔之方詢問這個陌生的梁京究竟何許人也,龔之方向他交了底。恰好也在此時,滬上名作家柯靈向夏衍推薦了幾篇張愛玲的小說,夏衍記住了張愛玲,認為她是個有才華的作家。
解放后,在上海待了3年,張愛玲申請離開“還沒有離開就已經(jīng)在想念了”的上海,赴香港大學繼續(xù)因太平洋戰(zhàn)爭而中斷的學業(yè)。
二
張愛玲第一次到香港讀書是在1939年,當時她才19歲,國內(nèi)抗戰(zhàn)正酣。
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張愛玲是李鴻章后人,她的祖母是老中堂小女兒李菊藕,祖父是晚清有名的才子和清流人物張佩綸。張佩綸曾會辦福建海疆事宜,馬江之戰(zhàn)全軍覆沒后被充軍,后來到李鴻章幕中做事,因妻子去世,被李鴻章招為女婿。
張佩綸與李菊藕的兒子張志沂就是張愛玲的父親,他與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孫女黃逸梵結婚,生下一兒一女,女兒張愛玲,兒子張子靜。張志沂有那個時代遺少的通病,抽大煙,娶姨太太;但黃逸梵卻是她們那代人中少有的具有獨立自主意識的現(xiàn)代女性,與保守傳統(tǒng)的丈夫頑強對峙,最終不堪忍受,扔下一雙兒女出國留學,后與張志沂離婚。
張愛玲成年后,黃逸梵試圖讓前夫出資供女兒到英國留學,但沒有成功,于是她自己籌備了一部分資金,作為張愛玲留學的費用。女兒也爭氣,1938年參加倫敦大學在上海的招生考試,獲得了第一名。后因為歐戰(zhàn)的關系,無法去英國讀書,但倫敦大學成績對香港大學也有效,于是張愛玲便在1939年入讀港大。
張愛玲提著媽媽留學時候用過的舊皮箱,只身一人來到這座殖民地城市,到碼頭來接張愛玲的,是姑姑的初戀情人李開第。當年在開往英國的郵輪上,張茂淵與李開第一見鐘情,但由于種種原因兩人未能結合。張茂淵一直等著李開第,直到1970年代末李開第妻子去世后,兩人才正式結婚——當然,這是另話了。
張愛玲沉默寡言,李開第也沒有多問什么,直接將她送到坐落于法國修道院的香港大學。學校里的學生大多來自東南亞和香港,有歐亞混血兒,有英國、印度和華僑富商的后人,這些人物后來在張愛玲小說里也出現(xiàn)過。張愛玲雖然出身豪門貴族,但因父母離異,只靠母親提供的有限資金讀書,經(jīng)濟窘迫,連自來水筆都用不起,只能用蘸水筆,上課時總是帶一瓶墨水,非常顯眼。學校有時會舉辦一些社交活動,這些活動難免需要一些錢,張愛玲總是托故不去參加——我想,這也是后來張愛玲對金錢比較計較的原因之一吧。
學院里老師、同學包括修道院的修女都知道張愛玲沒有錢,她自己也覺得沒有面子,于是便努力在其他方面彌補。張愛玲非常聰明,也會用腦子,功課經(jīng)常拿第一。第二學年,香港大學文科二年級的兩項獎學金都被張愛玲一人拿下,這樣不僅學費和膳宿費全免,而且還獲得畢業(yè)后去牛津深造的機會,她終于揚眉吐氣了一回。
張愛玲非常喜歡英文,能背下整本彌爾頓的《失樂園》,給姑姑和母親寫信,也全部用英文。作家清秋子是張愛玲研究專家,他在《愛恨傾城小團圓》中如此描述:“姑姑那時常用漂亮的粉紅色拷貝紙給他寫英文信,上面是淑女字樣的藍色字跡。姑姑的英文很棒,愛玲對來的每一封信都要細加品味。經(jīng)過一番苦學,她的英文逐漸老到,以至可以用作謀生之道了。晚年在美國時,還曾有教授夸她,英文寫作比美國人還地道,還要富有文采?!?/p>
愛玲不僅英文好,中文更棒,剛剛去港大時,她用中文寫了一篇短文《我的天才夢》,參加《西風》雜志舉辦的征文比賽。張愛玲名言“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就出自該文,今天我們很難想象一個19歲的女孩子,會對生命和人生有這么深刻的感悟?!段业奶觳艍簟帆@得了征文比賽特別獎,這也是張愛玲在港大期間唯一一次用中文寫文章。
張愛玲在港大最大的收獲是結識了好友炎櫻,炎櫻本名FatimaMohideen,“炎櫻”這個漢語名字是張愛玲為她取的。炎櫻父親是錫蘭(今斯里蘭卡)人,母親是中國人,在上海開了一家珠寶店。炎櫻在上海的家距離愛玲母親家不遠,兩人常常聊起滬上風光和舊事。
炎櫻是個熱情的姑娘,口無遮攔,快人快語,長得小巧玲瓏,輪廓分明,無論是性格和外貌都與張愛玲南轅北轍。但這兩個看似完全相反的人卻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有一年暑假,愛玲沒錢回上海,炎櫻自告奮勇留下來陪她。但后來不知什么原因,炎櫻沒打招呼就回家了,留下張愛玲孤孤單單一個人大哭了一場——據(jù)張愛玲回憶,她一生只大哭過兩次,這是其中之一。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幾乎與此同時,香港也落入日本人之手。第二年夏天,張愛玲和炎櫻被迫中斷了港大的學業(yè),回到了日思夜想的上海。
三
香港三年對張愛玲來說不啻是脫胎換骨的三年,她不僅經(jīng)歷了許多原來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事情,還目睹了戰(zhàn)爭的殘酷?;氐缴虾:螅瑥垚哿釋懥硕嗥唐≌f和散文,成為滬上最走紅的女作家,經(jīng)常在《雜志》《萬象》《天地》等刊物上發(fā)表文章,她的第一部小說集《傳奇》初版發(fā)行四天便銷售一空。而張愛玲這些小說的背景地有許多都是香港,香港的大學生活,顯然讓她的創(chuàng)造力猶如泉涌——從某種意義上講,香港成就了張愛玲。
1952年8月重返香港后,在母親一些舊識幫助下,張愛玲順利在港大注冊入讀,重新走進了半山腰的校園。不久,已經(jīng)去了日本的炎櫻來信邀請愛玲去東京,還說可以在那里為她找一份差事。不知出于什么考慮,張愛玲竟然毫不猶豫去了東京。戰(zhàn)后日本經(jīng)濟蕭條,謀職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1953年3月,張愛玲重新回到香港大學,想繼續(xù)她的學業(yè)。但她的擅自離去卻讓港大校方大為光火,學校斷然拒絕了她的就讀要求,并要求張愛玲繳足所欠學費。張愛玲也豁了出去,寫信向香港大學提出抗議,并要求校方補足1941年她應該得到但未領足的獎學金。
張愛玲與母校徹底鬧翻,她也無意以30多歲的尷尬年齡再入校園,于是便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張愛玲畢竟是紅極一時的名作家,找份糊口的工作并不難,不久她便在美國駐港領事館新聞處譯書部謀到一份差事。
當時美國新聞處有一個美國書籍中譯計劃,準備將一些美國文學作品翻譯成中文在香港出版。譯書部取得了海明威《老人與?!返闹形陌鏅啵麄兊菆蠊_征求翻譯人選,來應征的人很多,美新處最后選中了張愛玲。據(jù)后來成為張愛玲好友、當時在美新處譯書部做事的宋淇回憶:“我們約她來談話,印象深刻,英文有英國腔,說得很慢,很得體,遂決定交由她翻譯?!?/p>
張愛玲先后翻譯了海明威的《老人與?!贰⑷A盛頓·歐文的《無頭騎士》等作品,期間與宋淇及其夫人鄺文美成為好友,開始了幾十年的交往。今天說起宋淇,大家都知道他是張愛玲的文學經(jīng)紀人和遺囑執(zhí)行人,其實他本人就是一位家學淵源的文化名流,他的父親宋春舫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戲劇家和藏書家,梁實秋在《雅舍小品》中曾專門提及宋春舫的藏書室“褐木廬”。宋淇青年時期在燕京大學西語系讀書,抗戰(zhàn)爆發(fā)后到上海私立光華大學借讀,1939年又重返燕京完成學業(yè),1940年代在上海生活。當時宋春舫已經(jīng)去世,宋淇繼承了父親的產(chǎn)業(yè),在滬上從事話劇和學術活動,與當時的一些文化人譬如錢鐘書、楊絳、夏志清、傅雷、黃宗江、孫道臨等皆有深交,據(jù)宋以朗介紹:“那年頭,爸爸喜歡在家中開派對,亦即文學沙龍,錢氏夫婦都是座上客……也全賴這些‘宋淇飯局,傅雷、朱梅馥、夏志清等才有緣結識錢鐘書和楊絳?!碑斈甑乃渭铱蛷d在上海赫赫有名,也是文人墨客經(jīng)常聚會的場所,頗有林徽因太太客廳的意味。當時張愛玲已經(jīng)成名,宋淇夫婦還是她的熱心讀者,但不知什么原因,他們卻一直沒有機會結識。
宋淇后離開上海移居香港,擔任美國新聞處譯書部主編,張愛玲去香港后為美新處提供翻譯服務,因為這層關系他們相識。張愛玲在港舉目無親,她本人又不擅與人打交道,宋淇夫婦為她提供了很多幫助。
當初張愛玲住在女青年會,開始無人打擾,后來有人知道她就是有名的張愛玲,于是便有熱心讀者慕名而來,到她的住處拜訪,這讓張愛玲不勝其擾。宋淇夫婦體諒她的苦惱,便在英皇道為她租了一間屋子,新居離宋家不遠,陳設雖然簡陋,但卻安靜。平常無事,張愛玲就到宋家聊天,宋淇喜歡中國古典文學,對《紅樓夢》研究頗深,說話直來直往,敢言人所不敢言,這一切都很對張愛玲的路子,并且兩人的家世差不多,成長和教育背景相似,這也是張愛玲愛到宋家聊天的主要原因。有時聊到高興處,宋淇夫婦便與張愛玲唱起當年上海灘上的流行歌曲,每當此時,張愛玲就仿佛又回到了滬上熟悉的公寓。鄺文美也幾乎每晚都去張愛玲的小屋,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生性不愛與人閑聊的張愛玲也仿佛變了個人似的,和鄺文美有說不完的話。但每過了晚上八點,愛玲便催鄺文美回家,免得宋淇擔心,據(jù)說張愛玲還給鄺文美起了個綽號,叫“我的八點鐘的灰姑娘”。
與宋淇夫婦聊天,張愛玲獲得許多創(chuàng)作素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關于小說《色·戒》的一些原型資料。清秋子在《愛恨傾城小團圓》中說:“一般都認為,故事的原型,一定是張愛玲聽胡蘭成講的——鄭蘋如謀刺汪偽特工頭目丁默邨事件。而宋淇卻言之鑿鑿地說,《色·戒》跟鄭蘋如無關,故事原型是他講給張愛玲聽的,主角是他們在燕京大學的幾個同學。對于這個問題的考證,大概是永遠也完不了!”其實此事很容易厘清,張愛玲在1974年4月1日致宋淇的信中明確寫道:“那篇《色·戒》故事是你提供給的,材料非常好。”
四
1955年11月,張愛玲乘“克利夫蘭總統(tǒng)號”赴美。在美期間,張愛玲一直賣文為生,宋淇夫婦也一直在幫助她,為她攬到美新處的一些翻譯工作。后來宋淇到國際電影懋業(yè)公司擔任制片主任,張愛玲又為他的公司編寫劇本。1961年10月,張愛玲突然回國,先是去了一趟臺灣,為小說《少帥》尋找一些創(chuàng)作線索,隨即又回到闊別6年之久的香港,見到了宋淇和鄺文美。
張愛玲這次回港目的有兩個,一是為宋淇公司改編劇本《紅樓夢》,好就近聽聽宋淇這位紅學專家的意見;二是她的一些作品涉及東南亞的場景,需要親身體驗一下。到香港后,張愛玲先是住在宋淇家里,租到房子后,隨即搬走,開始劇本《紅樓夢》的寫作。但張愛玲沒有想到,劇本完成后,電影公司卻出了問題,據(jù)宋淇回憶,因為他與張愛玲的關系,公司決定讓他回避對張愛玲劇本的審查,而由他的兩位上司把關,最后劇本未獲通過,張愛玲的稿酬當然也落了空。但張愛玲認為這是宋淇的托詞,原因是他自己不滿意這個本子,她在給丈夫賴雅的信中說:宋淇今天找我,帶著怒氣,態(tài)度冷峻,他們認為我為了趕時間,交出來的劇本太草率,好像我欺騙了他們!宋說在我走之前他們會付給我新寫的那一個劇本的錢,言下之意是我為《紅樓夢寫的上下兩個劇本的錢,他們不會給我!我說我愿意在回美國之后重新修改,他也沒有表示同意。他們擔心邵氏公司會搶先拍攝《紅樓夢》,似乎有意要放棄這個案子?!?/p>
張愛玲當時亟需用錢,她和丈夫都身體不好,需要看病的花費。此事對張愛玲打擊甚大,以至于她在給賴雅的信中憤怒地指責宋淇夫婦:“元宵節(jié)前夕,紅紅滿月,我走到屋頂思索。他們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電懋公司為什么會反悔?張愛玲辛辛苦苦創(chuàng)作的《紅樓夢》劇本為什么沒有收到錢?由于相關當事人均已去世,并且這個劇本目前也下落不明,其中內(nèi)幕就無從可知了。但據(jù)宋以朗猜測,其中原因無非有二:一是張愛玲還沒寫好劇本,先付錢給她說不過去;二是當時電懋公司和邵氏公司都在搶拍《紅樓夢》,邵氏動作快,電懋公司搶不到只能放棄,于是便和張愛玲耍賴說這個劇本寫得不行,不能給錢。
1962年春,張愛玲決定返回美國,臨行前兩周,她退掉房子,再次搬進宋家借住。據(jù)宋以朗回憶:“我讓出睡房給她,只好到客廳喂蚊。她給我的印象很簡單,一個高高瘦瘦的女子,深度近視卻不戴眼鏡,看東西需要俯前,喜歡吃隔夜面包。此外,她整天躲在房間寫作,偶爾出來一起吃飯,與小孩無甚交流。”
這次香港之行盡管讓張愛玲感到不快,但并未終止她與宋淇夫婦多年的友情,不過此后她卻再也沒有回過香港。
(作者系文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