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寧
摘? 要:對“欲”與“治欲”的探討是儒家倫理道德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對欲的看法從源頭上奠定了整個儒家理念中承認欲的客觀存在及其合理性,主張節(jié)制欲望的基礎框架。本文主要從孔子對欲望的認識與治欲理念兩方面入手,淺析儒家治欲理念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對當今社會的啟示。
關鍵詞:孔子;治欲
《說文·欠部》:“欲,貪欲也,從欠谷聲?!盵1]段玉裁補充說明:“從谷者,取虛受之意?!盵2]即自身不足而向外索取。從許慎的解釋中可以看到,“欲”字在此時就已經附加上了負面的色彩,帶有了“貪”的含義。但在孔子的觀念里,欲與貪卻并非是劃等號的關系。在談論到人之欲望的時候,孔子往往會直接將“欲”展開,如:“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論語·里仁》)等等。這也體現了孔子并非高姿態(tài)地自上而下地審視人的欲望,而是在具體的社會情境下平等地討論欲望的客觀存在。從根源上講,儒家學說并非是古希臘哲學式的追根溯源,也并非是釋道式的精神信仰,其本質是人的學說,是服務于特定社會形態(tài)的應用型理論。
一、孔子眼中的“欲”
首先,孔子是肯定部分欲望的合理性的?!抖Y記·禮運》有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3]儒家是認識到了這種與人的發(fā)展需要密切相關的欲望的客觀存在的,并且坦然地承認了其合理性。同時,孔子也鼓勵在一定范圍內的對欲望的追求。《論語·述而》中“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即是允許個人在可實現的范圍內去追求欲望。但另一方面,孔子也提出,人的欲望應是有限度的,不能貪得無厭。對欲望的追求一旦超過了界限,就會成為實現政治目標與理想人格的阻礙。在“堯曰”篇第二章,子張問從政時,孔子的回答中即有“欲而不貪”一則?!肮遍L”篇中聽到申棖被人稱贊,孔子立即反駁道:“棖也欲,焉得剛?”這兩處都體現了孔子對欲求過多,即“貪”的直接否定??梢姡鬃右呀浾J識到了欲望的兩面性,一方面它代表了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有效動力;另一方面它也同人性中惡的一面相勾連著,一旦越過了合理的界限,就會成為阻礙個人發(fā)展,甚至危害社會的一顆炸彈。
出于以上關于“欲”的認識,孔子在“治欲”這一問題上的態(tài)度也是非常鮮明的。首先即是要節(jié)制欲望,對內“克己復禮”(《論語·顏淵》),在外“約之以禮”(《論語·雍也》)。其次,孔子指出追求欲望要采取合理的方法?!案慌c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彼^“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孔子在這里先肯定了追求財富的合理性,繼而指出要通過正常的手段去取得財富。
在儒家學說逐步形成系統(tǒng)的漫長歲月中,孔子關于“欲”的思想也得到了后世學者們發(fā)展和豐富。這其中有孟子的“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孟子·盡心章句下》,荀子的“進則近盡,退則節(jié)求”(《荀子·正名》),有告子的“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還有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宋明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欲”(《朱子語類》卷第十一)等等。這些理論都繼承了孔子肯定欲望合理性與主張節(jié)制欲望的觀點,而在欲望產生的根源,節(jié)制欲望的途徑與程度等方面又有新的發(fā)展。
二、孔子“欲”觀的局限性
儒家學說中“欲”的概念,相對來講是狹義的,具體的。關于這一點,要考慮到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一是生產力水平有限,資源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普通民眾還廣泛處于貧困惡劣的生活條件下,基礎的物質生活需要都難以滿足;二是整個社會處于動蕩不安的歷史變革時期,面對抉擇,人們很容易為眼前的誘惑所動搖,屈從于內心的欲望。儒家學說的一個重要出發(fā)點就是維護社會秩序,包括階級秩序的穩(wěn)定,而其背后的大前提是等級社會的存在。在孔子的“欲”觀中,普通平民并沒有什么立場,他們通常被視為一個整體,“欲”停步于滿足基本的生存權。而“欲而不貪”“以其道得之”等主張的提出主要面向的是統(tǒng)治階級,以及有機會步入仕途向上流動的士人階層——統(tǒng)治者應適當節(jié)制,減少對人民的剝削;士人應摒除過分的及無法合理實現的欲望,為社會舍棄小我。季康子的“子欲善,而民善矣”(《論語·顏淵》),顏淵的“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歸根到底,只有這類人群才擁有話語權,才有可能去實現孔子理想中的繁榮穩(wěn)定。換言之,如果統(tǒng)治階層逾越了欲望的界限,輕則是個人的沒落,重則是社會風氣敗壞,喪失民心,進而可能是一場人民起義乃至國與國之間的戰(zhàn)爭。
由此可見,在孔子的欲觀中,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但已經隱含了要求個人為社會穩(wěn)定做出犧牲的觀念。從此,“欲望”作為儒家學者們眼中個人與社會矛盾的落腳點,長久地被置于道德的對立面。孟子把“是否符合道德”作為欲望之可否的評判標準,提出“可欲謂之善”(《孟子·盡心下》);荀子認為欲望本無善惡,但若順應人性則必然“歸于暴”(《荀子·性惡》),主張用內心的道德來進行權衡,以道制欲。在儒家思想占有絕對優(yōu)勢的社會條件下,這樣的對立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無論在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個人的“欲”都成了一件羞于啟齒,避之不及的存在。這是在集體主義前提下抬升道德高度的必然結果,也是在應對商品經濟發(fā)展與民智開化帶來的影響中儒家的被動選擇。
從本質上講,儒家的理論學說整體是建立在等級制度的基礎上的,一切理念都是從維護現有社會體制的平衡穩(wěn)定的角度出發(fā),無論是對欲望之標準的劃分還是關于治欲之方法程度的表述,都是存在著等級、立場上的差異的。孔子在解釋“欲而不貪”時說道“欲仁而得仁,焉得貪?”(《論語·堯曰》)當我們將這句話作為理論進行探討時,其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一旦將之化用于實際,情況就會發(fā)生變化。畢竟“欲仁”只是一個出發(fā)點,一如孟子講學中遇到的質疑,圍繞仁而展開的具體活動是否還完全可以看作是“仁”呢?退一步而言,爾之“仁”未必是我之“仁”。我們只能由此可以窺探到儒家學說中的部分局限性,更清楚地認識到其服務的對象、理想人格的狀態(tài)和其秉承的集體主義觀點。
孔子乃至整個儒家之“欲”觀的提出,既有肯定欲望合理性,引導人們不屈意徇物的積極的一面,也有片面強調個人犧牲,放大利義沖突的局限的一面。當代學者在闡述儒家思想之于當今社會的啟示時,往往站在為“節(jié)欲”觀念辯護的立場上,強調物欲對道德、社會的腐蝕,抨擊“拜金主義”的不良風氣,卻沒有意識到這種立場的片面。其一沒有對當下社會的環(huán)境進行深入分析,忽視了現代人精神世界的豐富與復雜;其二沒有合理考察儒家欲觀的內涵,粗暴地將古人觀點套用于后物欲時代的道德困境。這樣無視物質精神生活的極大豐富,忽視當今社會的開放性、包容性,生硬地將儒家“欲”觀中的諸如“欲望有合理性”“人應該節(jié)制欲望”之類的觀點向結論上靠攏的“啟示”,是缺乏說服力,感召力,沒有實際意義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孔子對“欲”的看法乃至整個儒家的治欲觀念是立足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的,既具有政治功能也存在著道德至上的理想主義。所謂“知者不惑,仁者不憂”(《論語·子罕》),在從先人理論中尋求給養(yǎng)時,要正確認識其合理性與局限性。反之,不去了解實際存在的沖突,武斷地站在道德制高點去審視當下,片面強調欲望與道德的對立,只能導致理論與現實的尷尬錯位,反而使經典被誤讀。
注釋:
[1](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11頁。
[2]同上。
[3](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卷第二十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802頁下。
參考文獻:
[1]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2]姜知延《關于先秦儒家欲觀及其當代價值的研究》,延邊大學,2017。
[3]楊軍楠《先秦思想家的治欲理論及其現代價值》,湖南師范大學,2008。
[4]秦曉慧《“欲而不貪”——論孔子節(jié)欲觀及對當代社會的啟益》,《社會科學家》,2016年第9期:第32-36頁。
[5]鄯愛紅,彭永捷《先秦儒家的人欲觀及其當代價值》,《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年第8期第5版:第54-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