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居
博物館作為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橋梁,也是不同文化匯集交流的殿堂。然而囿于真實性體驗無法被復制,使得線上展覽雖早已布局卻“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如今這種局面已被打破。持續(xù)的疫情使“互聯(lián)網(wǎng)+”打造的“云文化”加速進入了大眾的生活,隨著各地博物館相繼閉館,線上展覽成了博物館展示的唯一途徑。全國1300家博物館的2000余項線上展覽,以其豐富多樣的文化內(nèi)容與展示手段,廣受公眾歡迎,形成了“線下閉館,線上開花”的態(tài)勢。
國家文物局在政府網(wǎng)站“博物館網(wǎng)上展覽平臺”緊急擴增一批在線展覽內(nèi)容,截至3月3日,該平臺已收錄300多家博物館的420余個線上展覽,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qū),涉及歷史、藝術、自然科學、革命紀念等類別,能夠滿足不同觀眾的多樣化需求,并通過展示終端進行互動,帶領公眾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精髓。
古人觀山水畫“臥游”天下,如今人們可以借助VR (虛擬現(xiàn)實技術)“云游”博物館,足不出戶賞藝術珍品。下面介紹幾個博物館的“云展覽”,供讀者朋友靜心細品。
自庚子鼠年大年初一以來,國家博物館共推出239條云看展、云覽文物博文,呈現(xiàn)了30余個重點展覽專題頁、展示了40余個在線虛擬展廳、推出了精選館藏文物的三維互動欣賞。如“隻立千古—— 《紅樓夢》文化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屹立東方——館藏經(jīng)典美術作品展”等,并帶領“游客”重溫“秦漢文明”“絲綢之路”“大唐風華”等往期精彩展覽。進入國博虛擬展廳,循著箭頭便可開啟觀展旅程,360度觀看展廳布置,點擊展品下方的按鈕即可看到高清圖片和詳細介紹。除了線上觀展,網(wǎng)友還可以通過官方微博參與“看圖識文字”等互動活動。
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博物館將進一步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通過“云看展”等新媒體渠道,把更多文物、展覽、展廳、社教產(chǎn)品與服務“搬”到“云端”,通過手機小屏連接億萬公眾,弘揚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這幾年,高齡的故宮越發(fā)“時髦”,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盡展風姿,“宅”在家的日子絲毫不會耽誤我們“逛”故宮。故宮官網(wǎng)將宮中各殿“搬”到手機中,點進每次擠得水泄不通的太和殿,360度環(huán)繞的殿內(nèi)、殿外景觀將只為“游客”一人開放。許多去故宮現(xiàn)場反而看不到的角度也能一覽無余,滿足好奇心。該網(wǎng)頁的檢索分為“簡單檢索”和“高級檢索”兩種。在“高級檢索”中,可以通過輸入關鍵詞、選擇文物分類及朝代,比較精準地查詢自己想找的各種文物信息。
另外,故宮博物院數(shù)字文物庫也已正式上線,涵蓋26大類文物,超過186萬件/套文物基礎信息,5萬張精選文物影像。故宮還承諾,后續(xù)文物還將不斷增加,滿足大家博古賞新、學習研究的需求。
敦煌研究院在其官方網(wǎng)站和社交賬號上推出了“云游敦煌”系列展。透過屏幕,不僅能全方位地欣賞莫高窟一年四季的美景,還能通過“數(shù)字敦煌”全景式地瀏覽跨越10個朝代的30個敦煌石窟、榆林石窟的內(nèi)景。與此同時,數(shù)字敦煌還將4430平方米的壁畫清晰地“搬”上了屏幕。
如果說每一個洞窟都是一座博物館,那這個“博物館”內(nèi)有三大看點不可不看:一是主塑像,二是壁畫,三是窟頂結構。如點開莫高窟第57窟的圖片,用手機上下翻動,即可進行全景式地“參觀”。其中有一幅觀音菩薩像,嬌柔嫵媚,宛若一位唐代貴婦,人稱“東方蒙娜麗莎”。觀音菩薩形象在印度本是男性形象,但敦煌的畫匠們將自己的審美理想和本土文化滲入了自西域遠道而來的佛教形象之中,許多佛像的眉眼、臉頰、嘴角乃至身姿中都透露著那個時代普通人對美的向往。
在敦煌研究院的官方網(wǎng)站上,還可以觀賞“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時期藝術珍品展”“王朝的黎明——史前的青藏高原”“吐蕃登上歷史舞臺”“貴族盛裝和禮器”等7個單元,120多件套精美文物立體呈現(xiàn)了吐蕃時期文化藝術的歷史面貌及其與絲綢之路文化的交流互動。
上海博物館素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譽,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之類的展品是這里的特色,在線上也分為各展廳來參觀。因為本身的場館大,文物數(shù)量多,所以展訊更新和類型都足夠豐富,董其昌、千文萬華、空白期、申城尋蹤等重磅展覽都可以在這里看到。
如在“云端”細品“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將有三種方式:觀看、探索、創(chuàng)作。點開“創(chuàng)作”部分,令人眼前一亮?!肚锱d八景圖》是董其昌的代表作之一,他將自己乘船途經(jīng)松江、蘇州、鎮(zhèn)江一帶所見的秋景表現(xiàn)在畫中。如今,這幅作品以VR的方式在屏幕上動態(tài)呈現(xiàn)。古琴聲中,觀眾隨著一葉小舟行駛于蒼茫的水色中,兩岸的景色皆為董其昌所畫,只見山石秀潤、林木幽奇、村舍恬靜,偶爾還有飛鳥掠過,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館內(nèi)三維展品也很有個性。剔紅東籬采菊圖盒、文殊菩薩像、樂伎執(zhí)壺等,惟妙惟肖,如同親眼所見。除了分門別類的主題藝術品,還可以在里面下載2020年專屬桌面和數(shù)字祝福賀卡,給親戚朋友們送出樸素又別出心裁的祝福。
(編輯 陸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