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利民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的《游園不值》可謂是婦孺皆知,后兩句更是膾炙人口,堪稱經(jīng)典。
在葉紹翁之前,喜歡把杏花和墻搭在一起的大有人在,如唐代吳融的《途中見杏花》“一枝紅艷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北宋王安石的《杏花》“獨有杏花如喚客,倚墻斜日數(shù)枝紅”,等等。雖然老葉只是拾了別人的牙慧,但他描寫的意境更美,情趣更足,境界更高,使人浮想聯(lián)翩,所以也最為著名,最被人津津樂道!
我執(zhí)教過多次《游園不值》,其中一次讓學生寫留言條、寫題詩,至今仍難以忘懷。我被學生的言語所感動,被學生的潛能所震撼。學生其實是天生的詩人。只要給其春風細雨,一朵朵小花就會開放得那么燦爛,那么艷麗,那么鮮活。請看——
(學生理解、默寫古詩《游園不值》)
師:葉紹翁今天游園不值,卻看到了墻外的一枝紅杏,想到了園內(nèi)必是一片春光。我想,他今天回去了,明天或以后肯定會再來的。為了下次來時不再“小扣柴扉久不開”,他應該怎么做?
生:給好朋友打電話。
生:寫張紙條塞進柴扉里。
生:寫張留言條貼在墻上。
生:發(fā)個Email給好朋友。
(學生大笑)
……
(經(jīng)過討論,學生認為打電話、發(fā)Email不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寫紙條塞進柴扉里不保險,唯有寫留言條貼在墻上可行)
師:現(xiàn)在你們代宋朝的大詩人葉紹翁寫張留言條吧。要注意格式。(出示留言條的格式,讓學生復習)
(學生寫作,教師巡視)
生:(寫了一半,發(fā)問)老師,這稱呼、日期該怎么寫?
師:葉紹翁和園主人是好朋友,想一想,該怎么稱呼對方?再看看黑板上寫的葉紹翁的生活年代,想想杏花開放的季節(jié),你們就明白了。
(學生看了看,想了想,猛然頓悟,笑吟吟地下筆了。五分鐘后,大部分學生均完成寫作,紛紛舉手,想過一把當南宋大詩人的癮)
留言條
吾友:
吾前至汝家,小扣柴扉但久久不開。吾乃思返,猛見爾家墻頭有枝紅杏綻放,乃想爾家園中定是桃紅柳綠,百花爭艷。此番來訪,汝不在家中。后日午時,吾再來此地,定要一見滿園之春色。切莫再出門,務必在家。
好友:葉紹翁
嘉定九年四月初一
留言條
吾友:
吾今日來爾舍拜訪,小扣柴扉久久不開。當吾掃興至極,忽見一枝紅杏已悄悄探出,想必貴舍里定是春色滿園,萬紫千紅。明日吾一定到訪,到時共同飲酒賞花,作畫吟詩。
爾友:葉紹翁
一二一○年四月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