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
〔摘 要〕古元是我國現(xiàn)代知名的版畫家,他的作品對當時我國革命事業(yè)和藝術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他深受毛主席思想的影響,創(chuàng)作植根于人民和革命事業(yè),用藝術歌頌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yè),同時也形成了個人強烈的風格。
〔關鍵詞〕古元;木刻;藝術創(chuàng)作
古元在漫長的藝術生涯中,涉及版畫、水粉、水彩等多個畫種,留下了大量珍貴的藝術作品和寶貴的革命思想。徐悲鴻曾評價古元是中國藝術史上的卓絕天才。
一、古元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
(一)初識木刻
盧溝橋事變后,本在廣州上學的古元迫于戰(zhàn)事停課回到家鄉(xiāng),在一所小學當老師。本就喜愛繪畫的古元常在放學后與弟弟古文勝帶著干糧和畫具到各處名勝景點寫生繪畫。在他的畫作中,我們不僅能欣賞到自然界和生活的美好,還能看到古元對于生活的觀察與思考,他通過一件件秀麗的風景畫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意。在家鄉(xiāng)當小學教員的同時,他也參加民眾抗敵后援會工作。后經(jīng)由八路軍駐粵辦事處介紹,古元進入陜北公學學習。當時在魯迅的大力推廣之下,木刻成為非常重要的革命宣傳方式,古元正是在這次學習期間第一次接觸木刻。
(二)嘗試與表達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國民黨在對革命武裝進行軍事圍剿的同時,又進行了文化圍剿。國民黨在其統(tǒng)治區(qū)內,禁止進步書刊,封閉進步書店,破壞進步文化團體,迫害進步文化人。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以魯迅為首的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與之進行了激烈的斗爭。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新興木刻便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緊密相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命運血肉相連。
1939年,古元報名參加八路軍,并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學習新興木刻。《運草》就是他在學習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幅佳作。古元在這幅作品中描繪了農(nóng)民用馬車運輸?shù)静莸膱雒?,馬兒奮力地拉著滿載的車逆風而行,坐在草堆上趕車的農(nóng)民怡然自得。從他對馬在運動中的神態(tài)以及車輪結構的準確把握、對黑白比例關系的精心經(jīng)營,可以看出他對生活觀察入微且木刻技術日臻成熟。雖然古元的至親之人在太平洋戰(zhàn)爭的波及下相繼去世,但古元并沒有被生活打倒。他畫筆下的人民依舊頑強,馬兒頂著強風依然穩(wěn)健前行的身姿表達了不怕艱難險阻的精神。
古元從魯藝畢業(yè)后積極投身農(nóng)村基層工作,扎根于人民群眾?!度雮}》《牛群》《鍘草》等作品就是描繪碾莊人民的日常生活。這些作品與早期的《運草》相比顯得更加細膩成熟,畫面中黑白層次豐富,對于灰調子的刻畫也更加深入?!陡绺绲募倨凇吠瑯邮且环枥L人民群眾的作品,描述了八路軍戰(zhàn)士假期回鄉(xiāng)被家人和鄉(xiāng)親們歡迎的熱鬧場景。畫中場面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刀法輕松自如,黑白處理概括簡練,畫面和諧統(tǒng)一。這張版畫共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刻畫比較細膩,但由于過多的灰調導致人物稍顯單??;在第二個版本中,古元有意識地組織刀法的運用,使人物間的層次更加分明,并且調整了人物動態(tài)和明暗關系,使畫面更加緊湊。古元在積極投身延安整風運動之時,仍然堅持對藝術的探索,他把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人民群眾的關心融入藝術創(chuàng)作。
1945年底,古元離開了延安,前往華北解放區(qū)擔任華北聯(lián)合大學文藝學院的美術系教員。隨后他參加了土地改革運動,并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作品《焚毀地契》和《人橋》。這些作品生動地表現(xiàn)了冠達農(nóng)民在新土地改革中翻身作主,燒毀地主的房產(chǎn)地契,載歌載舞地慶祝新時代到來的場景。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革命的勝利給了古元極大的激勵和鼓舞,他用手中的刻刀和畫筆記錄勝利帶來的幸福生活。在這一時期,古元一直嘗試用套色木刻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作品《秋耕》描繪的是江南地帶農(nóng)村秋天播種時熱烈的勞動場面,農(nóng)民扶犁揚鞭、驅騾耕地,天空中喜鵲不停翻飛,尋覓著食物。藍色的天空襯托著大地金燦燦的,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套色木刻相較于黑白木刻有更豐富的表現(xiàn)力,古元在黑白木刻的基礎上借助色彩的表現(xiàn)力,讓畫作不僅有著黑白木刻的力量,還有色彩飽滿的豐盈。此時古元的版畫以抒情、委婉的風格居多,畫面逐漸朝著細膩、婉約、優(yōu)美的方向發(fā)展。
《玉帶橋》可視作是古元在1949年后套色木刻中的巔峰之作。古元以朦朧的抒情基調刻畫了玉帶橋,畫中的玉帶橋潔白如玉,池中荷葉翩翩,粉紅的花蕾與橋上的少女遙相呼應,和諧而美好。畫面整體明朗,刀法豐富,白、綠、黑的組合剛好組成了畫面中的黑白灰,使畫面更加生動。古元認為欣賞風景作品不但給人美的享受,還可喚起人們對國家土地、自然環(huán)境的熱愛。因此,他一直堅持出門寫生,不斷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風景作品。
三、古元藝術風格形成的原因
總的來說,古元的藝術是植根于廣大勞動人民的,在描繪勞動人民生活的同時也具有深刻的戰(zhàn)斗性。他繼承延安魯藝的傳統(tǒng),緊緊跟隨著革命的步伐,特別是毛主席在延安發(fā)表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關于藝術與政治的關系的觀點深刻地影響了古元,使得他的藝術更加注重表現(xiàn)延安的政治生活,并讓自己的藝術理念和黨的思想高度一致。他在表現(xiàn)人民生活的同時,以創(chuàng)作的手段宣傳黨的思想、政策,并在這個過程中,構建了一種以構圖、刀法、畫面處理為核心的方法論。與此同時,他也積極地探索,試圖尋找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創(chuàng)作出一批以陽刻為主、構圖多變、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藝術佳作。在核心的革命立意上,古元也并不是照搬概念,而是深入革命生活,通過表達人與人之間細膩的情感而使畫作得到一種升華。
四、古元對當代藝術的影響
古元摒棄了過去腐朽的藝術形式,開拓了社會主義所需要的藝術之路,推陳出新。他的藝術不再是以西方藝術為藍本的變種,而是一種真正植根于人民的藝術。一大批藝術家以他為榜樣,積極地進行藝術實踐,擺脫表現(xiàn)主義下新興木刻的固定樣式。古元的藝術以及他的思想給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以及“85美術思潮”極大的啟示,為中國的藝術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責任編輯:尹雨)
參考文獻:
[1]王琦.古元紀念文集[M].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2]鄒躍進.新中國美術史:1949-2000[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
[3]古元.古元木刻選集[M].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年
[4]包澤偉.古元畫集 [M].嶺南美術出版社,2014年
[5]古元.古元水彩畫珍藏集[M].湖南美術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