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鄧大洪
作為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的四川省閬中市,近年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三個聚焦”的指示精神,努力做好全市民政工作。2012年至2019年底,閬中市民政直接服務對象(低保、特困、孤兒、矽肺、重點優(yōu)撫等)達98.33萬人,累計投入各類保障資金達22.26億元,在民生兜底保障、基層民主治理、基本民生服務方面努力作為,通過形式多樣的方式將溫暖送到城鄉(xiāng)每一個角落,走出了一條具有閬中市情的民政服務路徑,在古韻閬中大地上奏響了一曲保障民生、服務民眾的和諧樂章。本刊記者就此專訪了閬中市副市長張華、民政局局長羅曉芹。
記者:據了解,閬中市在民生兜底工作方面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業(yè)績,能否請張副市長談談閬中市在民生兜底工作方面采取的具體措施及取得的成績?
張 華:黨的十八大以來,閬中市圍繞社會救助工作,先后出臺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ǎng)、臨時救助、醫(yī)療救助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導社會基本民生保障工作,持續(xù)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具體工作可總結為:“聚焦‘三個著力’,確?;久裆档妆U蠞櫭裥摹薄?/p>
記者:“三個著力”具體內容是什么?
張 華:一是著力脫貧攻堅兜底扶貧。2015年至今,閬中市先后對6.79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了低保兜底,為4.28萬名低保殘疾對象發(fā)放了殘疾人兩項補貼,12.35萬名困難群眾得到了民政大病醫(yī)療救助,民政以實際行動堅守著“脫貧奔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脫貧誓言。
二是著力最低生活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閬中市城鄉(xiāng)低保標準分別增長了150%、180%,年均10.19萬名城鄉(xiāng)困難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積極推進了低保經辦人員備案制與承諾制,累計核實低保對象91.56萬人次,確保了低保保障“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精準施?!?。
閬中市副市長張華(中)和閬中市民政局局張羅曉芹(左)接受本刊記者采訪
三是著力特殊人員救助供養(yǎng)。閬中市常年保障特困、孤兒、襄渝鐵路西段矽肺(傷殘)等群體1.1萬名,供養(yǎng)標準連年提高;積極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jiān)護、相伴成長”“在站尋親”流浪乞討人員專項救助等行動,累計救助流浪乞討人員達7700余人次,農村留守兒童得到了有效關愛。2019年度全市僅民政民生支出就達4.35億元,比2012年增加了89.13%。
記者:能否請羅曉芹局長列舉一個閬中市兜底方面的具體案例?
羅曉芹:閬中市根據中辦發(fā)2018[53]號《關于加強和改進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見》第十七條:“對滯留超過3個月仍無法查明身份信息的,由救助管理機構向所屬民政部門提出安置申請,民政部門提出安置方案報請同級政府安置”,制定了兩方面的安置方案:一方面,特殊救助對象安置點設置。閬中市救助站對滯留三個月以上流浪乞討精神病人、智力障礙者等無法核實身份求助人員,按民政部“分類救助”原則,分別臨時托養(yǎng)在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市社會福利院;另一方面,閬中市民政局將所有特殊救助對象全部納入五保供養(yǎng),醫(yī)療保障局對所有特殊救助對象提供醫(yī)療救助,殘聯對所有特殊救助對象評定殘疾等級后,由民政局將其納入殘疾人護理補貼對象范疇。
閬中市對于無家可歸人員上集體戶口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在閬中市,市民看見流浪乞討人員,可撥打市長服務熱線,救助站就會立即趕到,把他們請到救助站,管吃管住并幫助他們尋親。截至2019年11月底,閬中市有19位不知道自己姓名、家庭住址的失智人員,閬中就給他們建立了集體戶口,給予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還出資給他們上了醫(yī)保,使他們不但衣食無憂,而且生病有錢就醫(yī)。
記者:基層社會治理水平高低,事關社會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民政工作在社會治理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請張副市長談談閬中市民政在社會治理方面所發(fā)揮的作用?
張 華:閬中市緊緊圍繞社區(qū)治理、社團管理和區(qū)劃調整三方面發(fā)力,提升治理水平,共建幸福美好家園,可總結為:“聚焦‘三個提升’,確?;鶎由鐣卫硭巾樏裥摹薄?/p>
記者:“三個提升”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張 華:一是提升村(居)自治水平。閬中立足本市實際,打造了國、省、市級和諧示范社區(qū)7個、“民主法治村(社)”5個,成功創(chuàng)建“四川省村民自治模范縣”,創(chuàng)造性地形成了沙溪街道擁軍社區(qū)“三問四小”社區(qū)工作法,并被民政部作為十大社區(qū)工作方法在全國推廣。
張華視察老人臥室
二是提升社會組織管理服務水平。閬中市開展了社會組織誠信建設與評“星”活動,成立社會組織綜合黨委進行管理,加強社會組織年檢力度,實行了“四大類”社會組織民政直接登記制度,形成“寬進嚴管”的良好發(fā)展管理格局,有效促進了全市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fā)展,社會組織由2012年的187個增加到2019年304個,增幅達62.56%;發(fā)展各類志愿服務隊伍100余支,中國志愿服務網在線注冊志愿者3.5萬余人。
三是提升行政區(qū)劃優(yōu)化水平,用好區(qū)劃調整這個指揮棒。閬中市高質量完成了鄉(xiāng)鎮(zhèn)行政區(qū)劃調整改革,全市鄉(xiāng)(鎮(zhèn)、街道)由50個減少到28個,減少22個,減幅44%,構建起“商貿經濟圈+特色農業(yè)圈+文旅產業(yè)帶+生態(tài)康養(yǎng)帶”的閬中市鄉(xiāng)鎮(zhèn)行政區(qū)劃新格局,其經驗做法被省區(qū)劃調整改革辦??茝V。
記者:基本社會服務是民政的主要工作,請張副市長談談閬中市民政在基本社會服務工作方面有哪些特色?
張 華:閬中市在提供民政基本社會服務上,既把握細節(jié)、又加大投入,以實際行動服務于民、溫暖民心,可總結為:“聚焦‘三個突出’,確保民政基本社會服務暖民心”。
記者:“三個突出”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張 華:一是婚姻登記服務突出便民。閬中市提供國內婚姻登記預約服務,開展春節(jié)、中秋、國慶等節(jié)日時延時服務,為有需要的當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輔導服務,讓婚姻登記更加莊重、更加惠民、更具親情。2012年以來,全市累計辦理婚姻登記8.36萬對,辦證合格率與群眾滿意率均達到了100%,婚姻登記窗口成為全市民政工作的示范窗口。
二是養(yǎng)老服務突出托底。2012年以來,全市共建設公辦養(yǎng)老機構52個、社區(qū)日間照料中心44個,農村互助養(yǎng)老幸福院50家,培育民辦養(yǎng)老機構5個,發(fā)展醫(yī)養(yǎng)結合型養(yǎng)老機構1所,在建養(yǎng)老服務綜合體(閬中市敬老院)1個,累計為13.744萬名失能困難老人和高齡老人購買了政府性居家養(yǎng)老服務,城鄉(xiāng)養(yǎng)老總床位數達到2500張,絕大多數老人均能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到適合自己的養(yǎng)老服務產品,養(yǎng)老托底保障屬性占主導地位。
三是殯葬服務突出惠民。閬中市積極推進節(jié)地生態(tài)葬、草坪葬等綠色環(huán)保安葬方式,大力推廣了鮮花祭、黃絲帶祭、網絡祭、思念墻等文明祭掃方式;積極落實了惠民殯葬政策,平均減免1000元以上。以上措施的出臺,大大減輕了群眾的喪葬支出,全市現代文明殯葬新風逐漸形成。
記者:人們常說民政工作是“菩薩事業(yè)”,民政人是向困難群體傳遞黨的溫暖和關愛的“天使”,怎樣才能做有“溫度”的民政人?
張 華:我們民政人要站好位,民政人與服務對象不是領導與被領導關系,而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心目中要把服務對象當親人,視服務對象為長者。因此,我們提出了“‘五心’聚力,做有溫度的民政人”?!拔逍摹?,即愛心、善心、細心、耐心和決心。
記者:這“五心”的具體內涵是什么?
張 華:一要有親民為民的愛心。民政為民,民政愛民,民政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的。以人為本,一心為民,服務群眾,是做好民政工作必然要求和基本準則。民政干部要多到基層走訪,多下一線傾聽,精準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實實在在地把百姓所急、所難、所盼、所愿的事情辦好,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的問題,以優(yōu)良的作風干好民政各項工作,用愛心撐起困難群眾的保護傘,用真心編織困難群眾的安全網,用誠心架起政府和百姓之間的“連心橋”,用真情踐行保民生的莊嚴承諾。
二要有普度眾生的善心。民政工作是菩薩事業(yè),做菩薩事業(yè)就得懷著菩薩心腸,懷著大愛之心、愛民之心。用老百姓的話說,民政工作干的是積德行善的事。我們民政干部對困難群眾的困難和問題知道得越早、了解得越多,體會得就越真切,就更會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困難群眾的救急救難之中,使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社會的關注。
三要有“大肚能容”的耐心。法國思想家蒙田說:“我有兩個忠實助手,一個是我的耐心,另一個是我的雙手”。我們民政人要不厭其煩地耐心去做,用雙手認真地去干,做到“宰相肚里能撐船”,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斷腿,反復地、不間斷地宣傳好相關政策,做好思想引導溝通,以真心真情換理解支持,以耐心周到換穩(wěn)定安定。
四要有“火眼金睛”的細心。民政工作要細心把準政策要求,只認標準不認人,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精準識別、精準管理,把民政政策用好用活,用到真正需要的困難群眾身上,多得“巴巴掌(稱贊)”,少遭“剜眼恨(憎恨)”。
五要有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決心。人們經常說,有困難找政府,其實找得最多的主要就是民政部門。我們民政人決不能輕視自己的崗位,要進一步增強做好工作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把更多精力用在關心群眾生產生活上,把更多的心思花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上,切實履行好民政擔當,努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閬中民政工作新局面。
記者:能否請羅局長舉出體現閬中民政人有“溫度”的案例?
羅曉芹:這方面的案例很多,如張華副市長在做有“溫度”的民政人方面就給我們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他上任三年多來,跑遍了全市50多家養(yǎng)老服務機構,每到一處都是和藹可親地與老人促膝交談,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只要是政策允許范圍之內訴求,他都會要求相關部門立即落實。困難群體即使沒有向民政提出救助訴求,只要是應該實施救助的,張副市長也會特事特辦指示我們主動實施救助,如閬中有位農民外出打工,遇意外全身70%燒傷,家里沒有親人。張華副市長說:“家里沒親人,閬中民政人就是他的親人?!遍佒忻裾指鶕埲A副市長的指示,派人把他接回來,民政局出錢給予治療,現在已經基本治愈。
記者:請張副市長談談閬中民政工作的未來規(guī)劃。
張 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勝利閉幕,這是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開創(chuàng)性、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根據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三個聚焦”的指示精神將是民政工作始終不變的工作目標和方向。閬中民政事業(yè)將從三個方面發(fā)力推動:一是下更大力氣推動養(yǎng)老服務事業(yè)發(fā)展,以積極應對閬中老齡化嚴峻形勢;二是下更大力氣推動完善城鄉(xiāng)社會救助體系,顯著提高救助能力,對低保、特困、孤兒、“三無人員”、因病致貧群眾等困難群體的救助更加精準、更加規(guī)范,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三是下更大力氣推動基層群眾自治,努力把社區(qū)建設成為各種社會群體和諧相處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記者:請張副市長再談談閬中市民政工作的愿景。
張 華:維護民利、解決民生、落實民權、造福民眾,保障好困難群眾的利益,無疑就是筑牢了社會和諧的基石。閬中民政工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民政工作會議重要指示,繼續(xù)聚焦民政主責主業(yè)不松勁、不放手、不停步,以改革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路攻堅克難,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閬中民政事業(yè)更好更快地發(fā)展,讓閬中古城的和諧樂章更為華麗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