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天杰
為什么我工作了這么久,公司還不給我漲工資!你們有沒有經(jīng)常這樣抱怨或者聽到朋友這樣抱怨。
是的,在職場上我們會聽到這樣類似的聲音,明明是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工作了七八年,加班加點不說,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到頭來卻不如一個新來一兩年的新員工工資高。
很多人認為自己努力、勤奮工作,卻得不到上級的認可,從而滿懷悲憤。
是,我們確實會為這樣的人感到可惜,但是更多的感受是難過。
在這個社會上,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 努力地工作”永遠贏不了“聰明地工作”。
以上兩種工作態(tài)度,后者更偏向于高效,前者則是低效。
有些人,雖然是新人,但是卻懂得掌握一些高效率的黃金定律,最終在短短時間,連續(xù)升職加薪。
那么,在職場中,哪些黃金定律值得我們?nèi)ナ找嬉簧?,我為大家一一羅列出來了。
假如在你面前有一堆蘋果,里面的蘋果大小不一,好壞各異,你會選擇吃哪一個?
毫無疑問,那個又大又好的蘋果會成為你的盤中餐,壞掉的當然被扔掉。
這個就是傳說的蘋果定律,這條定律在職場中也非常重要的。
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心理專家,名叫山德爾博士,擅長用簡單的方法治愈別人。
一次,一位大公司的高管來到山德爾博士的診所,把自己當時的緊張精神、不安狀態(tài)告訴了山德爾博士。
他反反復(fù)復(fù)描述自己辦公室,3張大桌子,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報表和文件,永遠干不完的活快把他逼瘋了。
山德爾聽了之后讓他回去將辦公室的東西全部清理干凈,只留下重要的文件。
于是,這位高管按照他說的去做,清理了所有東西,只留下重要文件。
后來,他很快處理完重要的文件,而其他文件也一一被處理完。
從此,沒有堆積如山的工作逼迫他,他的身心健康也慢慢恢復(fù)正常。
其實,很多時候,讓我們迷茫、不知所措的不是工作量,而是不懂得分輕重,不知道把重要事情處理好。
一旦把重要是事情解決完,你會倍感輕松,心懷成就地把接下來的小事做好,這就是蘋果定律:
先做重要的事情!
誰不想自己在職場上蒸蒸日上,功成名就呢?但是往往現(xiàn)實就是在自己的崗位默默無聞過著按部就班的日子。
得不到重用、得不到指導(dǎo)、得不到認可,甚至經(jīng)常被批評,這樣只會讓自己信心全無。
就像蘑菇一樣,得不到陽光、得不到肥料、只有當自己茁長成長、變得又大又肥才會被人關(guān)注到。
這就是蘑菇定律!
誰都有過和蘑菇一樣的黑暗時光,那段日是最難熬、最辛苦的。
很多人在那段時期迷失自己,變得迷茫,自我放棄,然而,真正堅持下來的人,才會破繭成蝶。
還記得惠普公司前CEO卡莉·費奧麗娜嗎?當年她從斯坦福畢業(yè)后,直接去了一家地產(chǎn)公司做電話接聽員。
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字、復(fù)印、收文件、整理文件等等。
做起來的工作雖然很枯燥無味,但是細心的她會觀察公司的每個角落,學(xué)習(xí)別人的業(yè)務(wù)能力。
這種蟄伏的日子一旦日積月累后,她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機會自然就落在她身上。
當公司經(jīng)紀人問她,想不想干別的事情時候,她決定嘗試撰寫文稿,而這一次嘗試,讓她扭轉(zhuǎn)了自己命運。
是的,當你是一顆“蘑菇”的時候,再怎么看你,都不會變成“靈芝”,只用利用環(huán)境去成長的人,才能破繭成蝶!
有科學(xué)研究表明,如果人平均每周工作45小時,那么17個小時里是沒有效率的,因為很多人認為“多”才是工作的重要,只有把活干的越多,則證明高效。
其實不然,活一旦多,每天壓力就會變大,身心疲憊,這樣反而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
曾經(jīng),在十四世紀,邏輯學(xué)家奧卡姆說過這樣一個定律:剃刀定律!
也就是說,在工作中,就要像剃刀一樣,把多余的步驟剃掉,把復(fù)雜的事情簡單化,所以,想要工作效率高,就要學(xué)會簡化自己的工作。
化繁為簡的人,往往都是效率高者!
還記得當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前總裁給過員工這樣一條受益建議:
放棄有時比爭取更有意義,它是創(chuàng)新的鑰匙。
這就是經(jīng)典的“卡貝定律”。
是的,有時候放棄并不等于失敗,而是創(chuàng)新的開始。
舉個例子,巴菲特的私人飛行員,雖然是一個非常出色、優(yōu)秀的飛行員,但是希望自己能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
于是,他跑去請教巴菲特,巴菲特馬上讓他寫下最想要完成的25個目標。
他按要求寫完后,巴菲特讓他圈出最重要的五個,然后問他,現(xiàn)在你應(yīng)該知道怎么做吧!
他說:明白,應(yīng)該開始先完成這5個,再去完成其他20個!
巴菲特立刻搖頭:不是,那些你沒有圈出來的,才是你應(yīng)該全力以赴去完成的,而其他五個就是你盡量避免的。
巴菲特的想表達的就是,如果你只是憑借你的熱血,在不知道的領(lǐng)域費盡心思是毫無意義的。
我們要時時刻刻明白自己的優(yōu)點,了解自己的能力,再選擇方向!
很多人都認為,努力發(fā)展自己的技能,才會不被淘汰。
沒錯,技多不壓身是正確的,但是往往這個時候,你卻缺少了信息。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知道時代的信息和情報,這樣,你才更好地發(fā)展自己。
這就是企業(yè)家沃爾森提出的定律:把信息和情報放在第一位,金錢就會滾滾而來!
一個把握住時代信息、知道市場動態(tài)、知道時代風(fēng)口的人,就贏在起跑線上了!
換句話說,學(xué)會抓住機遇,那就要學(xué)會發(fā)現(xiàn)機遇!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迷茫,之所以不知道方向,是因為和高手的思維方式不同。
這五條黃金定律,可以讓我們在黑暗中保持清醒,重新點燃希望,讓你高效前行,事情終究會變得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