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倍忿D(zhuǎn)星移,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年。與往年相比,新的2020年,一切好像都與過去一樣,但一切又有些不一樣。一樣的是,我依舊可以和家人在一起歡度春節(jié);不一樣的是,有些人需要堅守在前線“作戰(zhàn)”。一場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破壞了華夏人民的祥和喜樂。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的身著白衣、意氣風(fēng)發(fā),有的兩鬢如霜、神情凝重,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逆向而行。
鐘南山院士已是84歲高齡,但他主動在第一時間前往疫情一線。17年前抗擊非典時,他就曾說:“把重癥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7年后的今天,他依然無畏無懼,勇往直前。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癥,雙腿已經(jīng)開始萎縮,但他站立的地方,仍然是抗擊疫情最堅實的陣地。他控制不了自己的病情,卻在用盡全力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以身許國,豈非國士耶?俠之大者,國士無雙。
在疫情一線,還有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那就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性醫(yī)護人員。73歲的李蘭娟院士,在疫情爆發(fā)后,于凌晨四點帶領(lǐng)隊伍緊急馳援武漢,專注于工作的她,每天只睡三個小時。“海報”護士劉麗說:“戰(zhàn)爭從不會讓女人走開,更何況我是軍人?!眱H僅7天時間,她就因長時間佩戴防護用具,臉上遍布勒痕,憔悴不堪,讓人看了十分心酸。武漢大學(xué)人民醫(yī)院的護士單霞是一位“90后”,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也為了節(jié)約穿防護服的時間,剃光了自己的及腰長發(fā),果斷投入了一線抗疫工作。面對她們,我只想說:“逆行的“天使”們,你們的光彩,我們看得見?!?/p>
除了奮戰(zhàn)在一線的白衣天使,還有一群默默奉獻的人。他們雖然只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卻愿意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幫助人民,回饋社會。臨近春節(jié),深夜的工廠里燈火通明,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需求,120位工人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選擇返崗工作。公司總經(jīng)理說:“不計個人得失,只為服務(wù)人民?!?8歲的袁兆文是山東省日照市一位普通環(huán)衛(wèi)工人,他的月薪只有600元,卻在疫情發(fā)生后毫不猶豫地捐出了12000元。記者上門采訪他時,他還不愿意承認,說:“人家能豁出性命,咱就不能做點貢獻嗎?”這些平凡而偉大的人們,在抗擊疫情的戰(zhàn)斗中,值得我們所有人感恩和銘記。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正是因為逆行者的努力,我們才能夠戰(zhàn)勝災(zāi)難。
陰霾終會散盡,溫暖的陽光即將輝照大地。送別嚴酷的冬天,四季初始,佳期如許。春暖花開時,讓我們一起去看櫻花吧!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學(xué),指導(dǎo)老師: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