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秋色
一入山門,便感到颼颼的涼意,同行的人有的已穿上了租來的羽絨服。此時尚值九月中旬,在江南,似乎還能聽見葉子們在暑氣中的喘息聲。但斯時的長白山,綠色已經(jīng)收斂。高緯度的秋風,在茂密的森林中吹奏出動聽的簫鼓聲。
雖然,兒時我就知道長白山、天池、白樺、金達萊等圣潔的詞匯,它們同長白山一起嵌入我的記憶。但希望親近它,朝拜它,在它的苔原上徜徉,在它的溫泉中濯足,卻是近兩年的沖動。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產(chǎn)生了興趣。短短的兩年時間里,我七次來到東北,目的是了解這一地區(qū)數(shù)千年來各民族之間的愛恨情仇,了解他們是怎樣從隔膜走向理解,從分裂走向融合的。在那里,我知道,長白山是東北許多少數(shù)民族的圣山。它的地位,猶如佛教徒的靈鷲山,穆斯林的麥加。它對應的,是人的心靈,人不可褻瀆的神性的一面。
因此,長白山就成了我不得不去的地方。
長白山最好的季節(jié)是九月下旬,經(jīng)霜的林葉一片燦爛。南方稱這種景色叫秋山紅葉,東北叫五花山。因為時間的安排,我早來了一個星期。昨夜,陪同的朋友告訴我,因為今年氣候偏暖,五花山可能看不成了。秋的氣息雖然有了,但霜娥尚未展開她七彩的裙裾。我雖然覺得遺憾,但還是能夠接受。朝拜圣山,豈能一次就看清它的恢宏與熱烈?
車子盤旋而上,在兩山夾峙之中,長白山漸漸升高了我的眼界,青灰色的火山熔巖,壁立千仞,一屏一屏回環(huán)推進。仿佛是重重帷幕——那帷幕的后頭,應該是秋之交響樂的演出吧?我期待著,甚至想伸手去拉開帷幕,看看這座圣山秋意表演的舞臺。
遐想才起,不用我伸手,帷幕突然開啟,但見眼前景色,刷地一下全變了。仿佛有人調(diào)了一大桶七彩的顏料,一揮手潑向了千崖萬壑。
饕餮秋色,本是賞心樂事。自翡翠而清汵,自清汵而燦爛,自燦爛而熱烈,自熱烈而蕭瑟。秋的過程,演繹的是大自然最為豐富飽滿的一程。
眼前的峰巒溝壑,應該就是我盼望的五花山了。路邊一位老人說,昨天山中,尚是一片蔥綠,皆因晚上下了一場雨,所有的闊葉與針葉,便都在夢鄉(xiāng)里改變了顏色。
一葉知秋,這是古人賞山的心得;而一夜知秋,則是長白山奇特的魔術了。
站在海拔兩千米的天池飛瀑之下,眺望四周,但見眼前的岳樺林,蒼白的樹干,如同敷了一層月光,桿枝上的葉,綠中泛黃,黃中透紅,紅中略略又含蘊著紫。更高處的苔原,大片大片的紅,如熨過的霞光,如凝固的火焰,偶爾的雜色斑斕,給那轟轟烈烈的紅,摻進一些異質的霜情。
在中國的大地上,秋有著許多風格迥異的模特兒。黃山的秋與煙云相伴,紅之深淺,綠之蒼嫩,都在營造著寓言里的玄境;峨眉山的秋總是在雨霧中氤氳,展現(xiàn)著它的秋意與戀人般的眼神。而長白山,在秋的T臺上,也許是步履最為飄忽的一個了。它不僅讓你一天經(jīng)歷四季,更讓你在倏忽變幻的季節(jié)中,感受濃烈而浪漫的自然神話。
我突然悟到,為什么長白山是東北許多少數(shù)民族的圣山?因為所有的民族,都在尋找屬于自己的神話,而長白山,是產(chǎn)生神話的地方。
(作者熊召政,選自《文明的遠歌》)
讀有所思
1.從第五段到結尾,作者正面寫出游的見聞。從整體上看,這部分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請作簡要賞析。
2.作者“站在海拔兩千米的天池飛瀑之下”所見之景有什么特點?請概括作答。
3.文章寫黃山的秋和峨眉山的秋有什么作用?
4.為什么說“長白山是東北許多少數(shù)民族的圣山”?請簡要分析。
陶醉壺口
到壺口看瀑布去!
然而,清晨出發(fā)時還很高的興致,現(xiàn)在卻漸漸被這漫長的旅途磨損了,加上黃土高原的平淡無奇,車廂內(nèi)寂靜下來,歌聲笑語也被斷斷續(xù)續(xù)的鼾聲取代了。
有人從夢中猛地醒過來,驚呼雨來了。我們也確實聽到隆隆的雷聲??纱巴饷髅魇秋L輕云淡,沒有變天啊。司機笑著說,那就是壺口瀑布的響聲。真是先聲奪人,車上立刻活躍起來,每個人都側耳傾聽。那聲音好像火車出站,航班起飛,放炮開山。大家的心全被強烈地震撼著,內(nèi)心的激動從眼神里迸射出來。
車一停,我們便迫不及待地跳下去,快步走下巖磴,跑過石灘,來到面對瀑布的巨巖邊。只見滾滾黃水從高高的崖頭跌落下來,挾風帶雨,雷霆萬鈞,濺起的水霧飄散在空中,蒸云彌漫,仿佛從水底冒出滾滾的濃煙。水底懸流激蕩,這霧,這云,這煙,全部是黃色,散發(fā)著泥土氣息,使這瀑布增加了厚重感,更使那吼聲如洪鐘悶雷,震蕩峽谷,氣吞山河。
大家聚精會神,不知什么時候云破日出,這瀑布驟然亮起來,閃耀著金屬般的光澤。那升騰的水霧因為陽光的折射而幻化出道道彩虹,有的從天際插入,似 A ;有的橫臥河上,如 B ;有的飄忽游移, C ;有的續(xù)續(xù)斷斷, D 。
我默立在瀑布面前,被這氣勢這風采驚得目瞪口呆,任飛濺的水花淋個痛快。我拜倒在這大自然的杰作腳下,不寒而栗,覺得自己這么渺小,驕嬌二氣蕩然無存。我忽然領悟了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境界,光未然、冼星?!饵S河大合唱》的靈感,明白了為什么在民族危亡的時刻,東渡抗日的將士們要選在這里誓師出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走到高處,觀察壺口的構造。黃河從秦晉峽谷來。寬400多米,到這里驟然收縮,僅僅有四五十米,斷崖落差40米,河槽真像一把巨壺,將每秒9000立方米的流量放入。就像詩中所說:“源出昆侖衍大流,玉關九轉一壺收。”壺口以下的河槽很窄,不過一二十米,水急浪高,槽深流遠,當?shù)厝朔Q“十里龍槽”,相傳是大禹治水的時候用龍身穿鑿而成。其實它是憑黃河自身的動力沖刷出來的。龍槽中的河水洶涌澎湃,仿佛一條蜿蜒浮游的黃龍,搖頭擺尾,呼嘯而去,有一種“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恢宏氣概。
以前,我曾經(jīng)多次看到過黃河:在青海,它是美妙的一縷;在寧夏,它是平靜的一灣;在鄭州,它是浩蕩的波濤;在山東,它是平穩(wěn)的漫流;而在這壺口,我看到了它們性格的另一面,巨大的落差,雄壯的力量,磅礴的氣勢,看到了一條立體的黃河,一條完整的黃河,看到了它漫長的歷史,看到了它豐富的內(nèi)涵,得到了它的真?zhèn)?。它的威力在我胸中鼓動,它的雄風在我血管內(nèi)呼嘯,它的精神在我眼睛里閃動。從今天起,我才成為一個真正的黃河的子孫。
壺口,天下第一壺,盛滿了西鳳、杜康,盛滿了汾酒、竹葉青,盛滿了陜北的米酒。當年灌醉了李白、王之渙,灌醉了光未然、冼星海,今天又灌醉了我,灌醉了我們大家。
啊!壺口,在你的懷抱里我陶醉了。
(作者堯山壁,選自《中華百年游記精華》)
讀有所思
1.文章標題是“陶醉壺口”,為什么第二段卻要寫游客興致消減、鼾聲斷續(xù)?
2.如果將“花團錦簇”“撲朔迷離”“彩橋飛架”“長鯨飲澗”四個詞語分別填入第五段的空缺處,該怎樣安排?請將答案寫在下面。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3.第三段表現(xiàn)了壺口瀑布的什么特點?請用文中的一個詞語回答。
4.文章結尾說:“壺口,在你的懷抱里我陶醉了。”從全文來看,“我”是被什么陶醉的?
5.請你談一談對倒數(shù)第二段的理解。(任選一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