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莎莎 徐可越 張雪婷
本月9日,中國教育部發(fā)布2020年第1號留學預警,提醒赴澳大利亞及返澳的中國留學生謹慎選擇。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期間,澳大利亞出現(xiàn)多起針對亞裔的歧視性事件。與此同時,漸入秋冬季節(jié)的南半球是否將迎來第二波疫情高峰也是未知數(shù)。這些因素都影響著不少中國留學生赴澳留學的計劃。《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了幾名決定暫緩赴澳、返澳行程的中國學生,他們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間的學習狀況,也講述了曾在澳大利亞經(jīng)歷過的種族歧視。
歧視亞裔在疫情中達到頂峰
據(jù)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澳人權委員會今年2月報告了違反《反種族歧視法》的種族歧視行為的投訴數(shù)量整體增加,大約有30%的種族歧視投訴與新冠疫情有關,4月這個數(shù)字增長至頂峰的37%。在疫情當中,有來自包括中國香港、韓國等留學生都因戴口罩或僅因有“亞洲面孔”遭到攻擊,被指責“把病毒帶到澳大利亞”;有馬來西亞學生因為是亞洲人,被房東趕出家門;2月,澳大利亞急診醫(yī)學院稱“急診室報告的與種族歧視有關的個案有所增長,華裔面孔的醫(yī)生和病人受到了種族歧視”;除了學生以外,當?shù)匾恍┤A人企業(yè)與家庭都曾經(jīng)歷過房屋被涂鴉或破壞的遭遇。ABC曾邀請讀者分享他們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遭遇的與種族歧視有關的經(jīng)歷,該媒體收到了幾百份回復。
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十幾名中國留學生中,所有人都表示,已經(jīng)注意到疫情期間在新聞和社交媒體上關于侮辱亞裔的消息急速攀升,且至少三分之一都曾親歷過歧視。婁同學是一名原本于今年3月入學墨爾本大學一年級的中國學生。她的母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婁同學在高二結束之后,赴澳大利亞讀了1年半的預科。婁媽媽說,即使是在教育部發(fā)出預警之前,當?shù)蒯槍喴岬钠缫曇惨恢贝嬖??!芭畠涸诼飞献咧?,就會有人莫名其妙吼她一聲。因為疫情的關系,當?shù)厝藢θA人的惡意更大了。”在新南威爾士大學上學的于同學也告訴記者,因為自己在推特上表示沒有證據(jù)顯示新冠肺炎源于中國,就收到如“中國去死”等侮辱性評論。
校園也不是種族歧視的“禁區(qū)”。今年4月,一則顯示墨爾本大學兩名亞裔學生被他人拳打腳踢的錄像在社交網(wǎng)絡上掀起激憤;3月,昆士蘭大學學生德魯·帕夫盧就在該??鬃訉W院外貼出一張告示,聲稱孔子學院有新冠病毒“生物危害”。帕夫盧最終被處分禁止入學兩年,但很多人擔心,除了明顯的種族歧視外,還有更多不易察覺的歧視性行為,如涉及種族的黑話、蔑稱等,但這種情況可能并不會被懲罰。在澳大利亞留學10年的博士生杜同學告訴記者,在他留澳的多年里,遇到太多次這種“不明確”的黑話羞辱。他表示,多數(shù)澳大利亞高校急于擺脫針對種族歧視的投訴,并不是為了解決中國學生的實際問題,更多是擔憂資金來源。
同樣在昆士蘭大學上學的楊同學也對記者說,最近一段時間,她在網(wǎng)上和現(xiàn)實中,都遇到過校園內(nèi)的種族歧視?!艾F(xiàn)在電視上的反華新聞非常多,我們(中國學生)一般會選擇待在家里。如果一定要戴口罩出門的話,我也會盡量避開人群,以防發(fā)生什么事情?!?/p>
第二波疫情是未知數(shù)
“有消息稱7月可能會開放邊境,官方并沒有聲明,但是學生簽證已經(jīng)開始審理了?!眲⑼瑢W目前正在等待來自澳大利亞與新西蘭高校的碩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她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疫情中澳大利亞的種族歧視太嚴重,估計會最終選擇去新西蘭的學校。“即使真的上澳大利亞學校,我也會選擇在國內(nèi)上網(wǎng)課?!?/p>
目前,澳大利亞正在進入冬季。截至北京時間13日4時59分,澳大利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5例,達到7290例;死亡病例保持在102例。雖然從全球數(shù)據(jù)來比較,澳大利亞看上去似乎得到有效控制,不少專家與留學生都擔憂,天氣漸冷之后,病毒傳播力度會增大,或許會導致第二波疫情來臨。
選擇延遲一年或轉(zhuǎn)學
對于進退兩難的赴澳留學生,他們也有著不同的打算。一些學生打算努力繼續(xù)在澳大利亞完成學業(yè)。在阿德萊德大學上學的周同學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自己和幾個同學希望在下學期開學前能返澳。她表示,教育是澳大利亞一塊非常重要的產(chǎn)業(yè),從澳大利亞高校的角度來看,他們一般會盡量協(xié)助留學生返校。“隔壁的南澳大學正在聯(lián)系包機,讓中國留學生能回澳大利亞上學?!辈贿^,他說周圍也有一些同學決定轉(zhuǎn)校,“有學生下學期要轉(zhuǎn)到新西蘭上學”。
轉(zhuǎn)學或休學一年也是不少人選擇。沈同學此前已得到阿德萊德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但最終決定放棄赴澳留學。在他做出該決定之前,他的簽證已經(jīng)被拒超過一年,疫情與種族歧視環(huán)境只是“雪上加霜”。
婁同學對記者說,如果說明年疫情還得不到緩解,“我就準備休學一年看看,歧視的情況會不會好一點”。她說,以前的計劃是在大學畢業(yè)后直接讀研究生,到時候看自己的意向和形勢,再考慮留在澳大利亞還是回國,“但是現(xiàn)在留在那邊學習或者工作的意愿沒那么強烈了”。婁媽媽則稱,從家長的角度來講,還是希望孩子能回國。“她在澳大利亞的那段時期,戴著口罩在街上走還會被歧視,國內(nèi)還是比較安全的?!?/p>
在悉尼大學上學的秦同學同樣計劃休學一年,在此期間在中國做一些實習。她告訴記者,最初是澳大利亞的旅游禁令阻止她返澳,但現(xiàn)在自己也在衡量回去繼續(xù)讀研的利與弊?!爱?shù)氐姆N族歧視一直存在,在疫情期間更是有所增長,我不知道如果回去的話會面臨怎樣的情況?!鼻赝瑢W表示,即便校園是安全的,但和朋友外出或者去逛商店可能會“有危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