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霖
細細品讀古硯上的圖案花紋,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硯雕紋樣遵循著—個宗旨,即“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吉祥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主題,中國的吉祥信仰萌芽于原始社會,從那時起,寓意吉祥的符號一直附著于各種器物上,這種信仰洋溢著人們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贊美。如松鶴表示延年益壽,蝙蝠飛來寓意福到,喜鵲立在梅枝上表示喜上眉梢,梅花鹿寓意高官厚祿,等等。
常見的吉祥圖案,動物有:夔龍、螭龍、鳳凰、麒麟、龜、蝙蝠、喜鵲、蜘蛛、牛、馬、羊等;植物有牡丹、靈芝、松、竹、梅、蓮花、菊花、蕉葉、仙草等。這些動植物,大部分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也有些是先人臆造出來的,還有些是平常之物升華為神物的。這些紋飾從宋代就開始流行,明代進一步發(fā)展,到了清代,題材更加多樣,意蘊更加豐富,藝術(shù)品位更加提升。
硯上飾靈芝紋樣就是常見的一種吉祥喜慶圖案。靈芝本是一種菌類植物,蓋面有一圈云狀環(huán)紋,從外向里旋轉(zhuǎn),顏色紫褐鮮艷,形狀秀美,常生長于深山老林潮濕地帶(現(xiàn)在可以人工培養(yǎng))。東漢張衡在《西京賦》中云:“浸石菌于重崖,濯靈芝以朱柯?!膘`芝是中醫(yī)藥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已對六種靈芝進行了分類,并記載其功效。現(xiàn)代醫(yī)學科學證實,靈芝確能治療某些疾病。靈芝極為稀少艷麗,被認為是“瑞征”,是“慶云”,是吉祥的象征。晉代道家學者葛洪以為靈芝是仙藥中的上藥,久服令人心安命延升為天神,這當然是夸張之說。許多神話傳說由此而生。如說靈芝是瑤姬的化身?,幖茄椎圩钚〉呐畠海ㄓ姓f是西王母女兒),聰慧、美麗,但在沒出嫁前就夭折了。在她夭折的地方長出一株靈芝。所以人們認為瑤姬轉(zhuǎn)化為靈芝,靈芝內(nèi)含神氣,可以治百病,吃了可以長生。說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特派徐福帶領(lǐng)3000童男童女,遠赴東海瀛洲尋找仙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靈芝。民間還有白蛇傳中白娘子盜仙草靈芝的傳說,許仙因見白娘子真身——白蛇受了驚嚇而昏死過去,白娘子為救丈夫,駕云飛到昆侖山去偷盜可以起死回生的仙草靈芝。經(jīng)千辛萬苦,口銜靈芝回家,將靈芝熬成湯藥,灌進許仙嘴里,過—會許仙真活過來了。
在明代永樂年間,不少器物上就出現(xiàn)靈芝圖紋。明清時期,在硯臺上漸次雕飾靈芝紋。后來,靈芝又逐漸同如意祥云融合,彼此難分。在故宮博物院和頤和園陳設(shè)中,就有象征多朵靈芝的“如意樹”,以示為珍貴的吉祥物。有時靈芝仙草圖中加進蝙蝠、蜘蛛等祥瑞動物,更顯富貴吉祥。
以下展示十方靈芝紋古硯,讀者可以從中體會到人們對此寄托的美好期盼。
(一)橢圓靈芝蝙蝠紋端硯(圖1),清代,長14.6、寬10.2、厚1.5厘米。硯面有起邊。硯堂大而平展,淌池大而淺。右上部邊框上浮雕兩朵靈芝,一朵上長,一朵向下,互為補充。從兩朵大靈芝中向左橫斜伸出柔美枝條,上結(jié)三朵靈芝,大小上下分列有序。一只蝙蝠從上朝下向靈芝飛來。硯雖小,但構(gòu)圖秀雅勻稱,圖案內(nèi)容豐富,既給人們一種福到吉至的祥和喜氣,又獲得藝術(shù)上一種美的享受。硯四周內(nèi)斂。背平。面、背均有青花、蕉葉白、金線等石品,質(zhì)地十分細膩滋潤。帶原配紅木盒。
(二)長方雙羊望靈芝端硯(圖2),清代,長14、寬9.3、厚1.5厘米。硯臺長寬適度。面有邊線,硯堂平展,淌池,硯池淺。硯崗浮雕一大一小雙羊,從右向左,凝視眼前靈芝,好似在欣賞、在祈福。古代羊和祥同聲同義。靈芝和羊在一起,構(gòu)成一幅吉祥圖,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硯臺背平,全硯青黑色,邊線有些破損,磨痕包漿交融。帶原配紅木盒。
(三)靈芝紋端硯(圖3),清代,長11.2、寬9.5、窄處6.5、厚1.2厘米。硯體近橢圓,上小下大。硯額浮雕兩朵靈芝,下為月芽形硯池,堂、池相連,硯堂中間稍凹。邊側(cè)內(nèi)斂,帶黃色石皮。背平。硯色青黑,面、背均隱約可見青花、火捺、黃金斑、翡翠斑,在水中更顯艷麗。質(zhì)地極為潤澤。面有磨損,墨汁、包漿交融。帶原配紅木盒。
(四)龍吐靈芝長方端硯(圖4),明代,長20、寬12.8、厚2.8厘米。硯制規(guī)整端莊。面有邊框,硯池大而淺,硯崗浮雕一蒼龍,從云中探首,瞪眼揚須,張口吐出水花,化作一朵靈芝,龍首后面祥云,也像一朵靈芝,構(gòu)圖奇特,寓意豐富。龍降世示太平,靈芝現(xiàn)呈祥瑞,寄托了人們對于國泰民安、吉慶幸福的期望。背有淺復(fù)手,內(nèi)平展。面、背均有火捺、青花、魚腦凍等珍貴石品,顯青紫色,極為細嫩溫潤。因長期使用,磨痕多處,包漿厚重。
(五)靈芝祥云端硯(圖5),清代,長13.5、寬9、厚1.3厘米。硯取隨形,上小下大,面有邊線。硯堂大而平展,硯池呈如意形,外圍祥云,飄拂成朵朵靈芝,秀雅、祥和、流動。四周內(nèi)斂。背平,邊留石皮,是一塊籽料,硯色青紫純凈。面、背布有青花、火捺、魚腦凍、冰紋。細潤有加。所雕圖案,線條簡潔流暢,工藝細致精微,靈芝、如意、祥云融為一體,交相輝映。
(六)長方靈芝紋小端硯(圖6),清代,長12.5、寬8.2、厚1.4厘米。面起細邊。硯額左角長出兩朵大靈芝,其中一朵緊貼硯角,一朵伸向中間,柔軟葉片向前展開,顯得活潑有生氣。右邊下挖如意形硯池,恰與靈芝相呼應(yīng)。硯堂中間微凹。四邊側(cè)內(nèi)斂。背平。面、背有劃痕,但不掩蓋石質(zhì)細潤之感。
(七)隨形靈芝蝙蝠紋端硯(圖7),清代,長12.6、寬9.2、厚1.4厘米。硯形奇特,上部橢圓突出,近奎形,左邊高浮雕一叢靈芝,大小不一,向下方分開。右邊角浮雕一蝙蝠,向下飛來,下為不規(guī)則的硯池,連著方形硯堂。硯堂四圓角。背平。硯不大,靈芝蝙蝠各得其位,相互呼應(yīng),顯現(xiàn)出福到喜至的吉祥氣象。
(八)靈芝蝙蝠紋端硯(圖8),清代,長15.5、寬11.2、厚2.2厘米。硯制近橢圓,面有起邊。硯堂大而平展,腰果形硯池頗深。繞硯池浮雕祥云、靈芝、蝙蝠:右角向下伸出三朵大靈芝,葉片分向兩邊,前額到左邊布滿狀如靈芝的祥云,一只蝙蝠向下飛來。硯額紋飾多樣,構(gòu)圖飽滿,前后有序,相互相承,構(gòu)成一幅喜慶吉祥圖。四邊側(cè)內(nèi)斂,留石皮。背平,中間略凹。此硯制作講究,雕工精到,線條流暢。硯呈紫紅色,布滿青花、火捺、胭脂暈、豬肝紫,十分細膩滋潤。
(九)靈芝蝙蝠紋橢圓端硯(圖9),清代,長13.4、寬9.2、厚1.3厘米。硯面有起邊,前寬后細。堂池相連,硯池大而淺。硯崗浮雕一蝙蝠,展翅飛翔,下有一朵大靈芝,組成福到喜臨的圖案。四周內(nèi)斂。背平。硯色青紫,石質(zhì)細膩,帶大漆木盒。
(十)隨形祥云如意池端硯(圖10),清代,長17、寬12、厚1.6厘米。硯近橢圓,面有波浪形邊框,左右邊對稱。上部下挖如意形硯池,外圍祥云。硯堂大,中間略洼。四邊側(cè)內(nèi)斂。背平。全硯青紫純凈,面見青花、火捺、蕉葉白、胭脂暈等石品,質(zhì)地十分滋潤。墨汁滲入,包漿開門。此硯有兩大特色值得關(guān)注:一是靈芝、如意、祥云相互融合,形態(tài)相同,難分難辨。那飄拂祥云,就像朵朵靈芝;如意池也是大朵靈芝衍化。二是全硯沒有一條直線,全是弧線。其造型工整圓活,刀法干凈利落,工藝嫻熟精到,構(gòu)圖飽滿優(yōu)美,題材喜慶吉祥,用之便于磨墨揮毫,玩之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