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家平
摘 要 辣椒是廣西主要的種植蔬菜,每年種植面積達8萬公頃。而辣椒在種植生長過程中,會受到諸多病蟲害的影響。針對這些辣椒病蟲害,應采取實用高效的防控技術,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基于此,從農業(yè)防控、物理防控以及化學防控3方面闡述辣椒病蟲害防控實用技術。
關鍵詞 辣椒種植;病蟲害防控;實用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6.41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6.016
廣西地處我國南方地區(qū),四周山林較多,境內又以丘陵山地為主,這種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與大氣環(huán)流之間相互作用,形成了四季宜耕、熱量降水豐富、干濕分明、冬少夏多、旱澇突出、日照適中但卻災害頻繁的氣候特征。所以在這個地區(qū)種植任何蔬菜,都會產生較多的病蟲害問題。因此,為了方便廣西地區(qū)辣椒種植基地的農戶根有效防治辣椒病蟲害,提出病蟲害的實用防控技術,從而確保辣椒高效生產。
1 農業(yè)防控技術
辣椒的農業(yè)防控技術可以分為以下5個方面。1)農戶要選擇合適的抗病品種,例如辛香2號、贛豐辣玉等抗病品種[1]。2)對購買的辣椒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并對辣椒種子進行培育,以培育壯苗和健苗為主。3)在種植辣椒前,應合理布局、耕種,同時要時刻保持種植基地通風、透光。4)施肥時,要重施基肥,并對辣椒進行合理追肥,化肥和有機肥要合理結合施用,避免出現(xiàn)超量施氮肥的現(xiàn)象。5)要時刻保持種植基地清潔,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蟲害發(fā)生的概率[2]。
2 物理防控技術
2.1 頻振式殺蟲燈進行誘殺
在物理防控技術中,采用頻振式殺蟲燈進行蟲害誘殺時,要注意殺蟲燈的適用電源電壓應在220 V左右[3]。在殺蟲燈安裝過程中,要根據(jù)單燈輻射半徑的110 m左右來掌握好面積,即每臺頻振殺蟲燈能夠覆蓋的基地范圍為3.5 hm2左右,所有的殺蟲燈要統(tǒng)一管理。需要注意,開殺蟲燈誘殺害蟲的過程中,每隔3 d就要對燈具和蟲袋進行清理,一般在夜間開燈;如果蟲害為害嚴重,每天都要對燈具戶外蟲袋進行清理,所有的清理工作均要在早晨關燈后進行[4]。
2.2 黃板誘殺
在物理防控技術中,實施黃板進行蟲害誘殺時要提前了解黃板誘殺對哪些蟲害有效果,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物理防控技術。煙粉虱、蚜蟲是極具趨黃習性的,尤其是蚜蟲對黃色沒有抵抗力。所以對這兩種蟲害實施黃板誘殺,能夠顯著降低害蟲的存活數(shù)[5]。
3 化學防控技術
3.1 病害防控
對于病害的防控,在實施噴灑農藥等化學防控技術時,農戶要嚴格按照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來選擇農藥[6]。同時要在辣椒生長的最佳用藥期進行噴灑,這樣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頻率。此外,要注意每次噴灑農藥的用藥劑量都要有所調整,按照實際的基地情況進行農藥噴灑,以降低病害的發(fā)生概率。
3.1.1 疫病
疫病在發(fā)病初期應使用50%的安克可濕性粉劑1 800倍液噴霧或灌根。每隔8 d左右施1次,連續(xù)施3次。
3.1.2 白粉病
在白粉病發(fā)病初期,要使用25%的阿米西達懸浮劑1 500倍液、75%的達科寧可濕性粉劑700倍液、80%大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的品潤干懸浮劑700倍液,通過噴霧的方式對種植基地中的辣椒進行病害防治,每8 d進行1次噴灑,連續(xù)噴灑3次。
3.1.3 炭疽病
炭疽病發(fā)病初期要使用10%的世高水分散粒劑800倍液、80%的炭疽福美800倍液對辣椒種植基地進行交替式噴灑,每8 d進行1次噴灑,連續(xù)噴灑3次。
3.1.4 瘡痂病
瘡痂病發(fā)病初期要使用50%的琥珀酸銅500倍液、14%的絡氨銅水劑300倍液,通過噴霧的方式對種植基地中的辣椒進行病害防治,每8 d進行1次噴灑,連續(xù)噴灑3次。
3.1.5 病毒病
病毒病發(fā)病初期使用1.5%的植病靈乳劑1 000倍液和病毒靈600倍液,通過噴霧的方式對種植基地中的辣椒進行病害防治,每8 d進行1次噴灑,連續(xù)噴灑3次。
3.1.6 灰霉病
灰霉病發(fā)病初期使用50%速克靈200倍液和60%的多菌靈超微粉600倍液,根據(jù)病害的實際情況,每隔7 d進行1次噴灑,連續(xù)噴灑3次。
3.1.7 青枯病
農戶在發(fā)現(xiàn)有幾株病害時,就要對其進行拔除處理。在病穴使用2%的福爾馬林液進行澆灌消毒處理,以防止土壤中的病菌發(fā)生擴散。如果病株發(fā)現(xiàn)時已經連片,就要使用150 mg·kg-1的農用鏈霉素進行灌根處理。每株所用藥量為0.5 kg,每15 d進行1次,連續(xù)灌澆3次。灌根的同時,也可以使用14%的絡氨銅水劑300倍液和77%的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通過噴霧的方式對種植基地中的辣椒進行病害防治,每8 d進行1次噴灑,連續(xù)噴灑3次[7]。
3.1.8 白星病
白星病發(fā)病初期要使用70%代森錳鋅500倍液和77%可殺得微粒劑500倍液,通過噴霧的方式對種植基地中的辣椒進行病害防治,每8 d進行1次噴灑,連續(xù)噴灑3次。
3.1.9 白絹病
種植基地出現(xiàn)白絹病時,應結合整地進行深耕,每667 m2撒80 kg石灰。有機肥作為底肥時,要對其進行腐熟處理。同時要及時拔除中心的病株,并在穴內撒上石灰或用5%的石灰水進行灌根處理。
3.1.10 根結線蟲病
種植基地出現(xiàn)根結線蟲病時,應采取水旱輪作的形式進行大棚高溫悶烤滅菌處理。在定植前每667 m2溝施10%的福氣多顆粒劑2.7 kg,施后進行覆土處理,然后灑水蓋膜,并在7 d后進行松土定植處理。
3.2 主要的蟲害防控
3.2.1 煙粉虱、蚜蟲
使用10%的吡蟲啉1 300倍液、40%的氰戊菊酯2 700倍液、25%的撲虱靈1 500倍液或25%的天王星3 000倍液,通過噴霧的方式對種植基地中的辣椒進行蟲害防治。
3.2.2 紅蜘蛛、茶黃螨
使用15%的噠螨酮3 000倍液或15%掃螨凈乳油2 000倍液,通過噴霧的方式對種植基地中的辣椒進行蟲害防治。注意在噴藥時,要重點對植株上部的幼嫩處進行噴灑。
3.2.3 煙青蟲、斜紋夜蛾
使用5%的抑太保乳油2 500倍液或90%的萬靈粉劑3 000倍液,通過噴霧的方式對種植基地中的辣椒葉面部位進行病害防治[8]。
4 結語
目前,群眾對于農產品的安全和質量問題的關注力度正在不斷増長,而為了滿足人們對于農副產品的質量與安全的高標準要求,我國農業(yè)技術正在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農業(yè)病蟲害防控實用技術得到了應用,并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有效提高了農業(yè)生產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吳順利.大棚辣椒種植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20(1):58.
[2] 姚甲倫.辣椒病蟲害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技術[J].鄉(xiāng)村科技,2019(33):105-106.
[3] 周晨莉,張恒嘉.辣椒調虧灌溉及施肥技術研究進展綜述[J].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2019(10):67-70,77.
[4] 丁朝蓬,劉宏勝.大棚辣椒病害的發(fā)生特點及防治策略分析[J].南方農業(yè),2019,13(27):32,35.
[5] 曾小春,袁衛(wèi)建,鄧林峰,等.辣椒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分析[J].新農業(yè),2019(18):33.
[6] 喬俊卿,羅德旭,孫玉東,等.江蘇省淮安市設施辣椒病蟲害的發(fā)生及防治現(xiàn)狀調研分析[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9,47(16):127-132.
[7] 黃海先.基于辣椒栽培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9(14):18.
[8] 李秋鋒,羅永娟.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現(xiàn)狀與對策[J].農村實用技術,2019(3):5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