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張世平 邱詩春 周靜 馮山柴
摘 要 為了解農藥質量狀況,為農業(yè)執(zhí)法部門建立常態(tài)化監(jiān)管機制提供依據,查閱了質檢站報告,并在農資市場走訪、調研,并抽取樣品檢測,同時入戶調查農民、瓜果蔬菜種植大戶、專業(yè)合作社的用藥習慣。結果表明,重慶市農藥品種結構趨于合理,農藥質量合格率穩(wěn)中有升,農藥添加隱性成分形勢嚴峻,農藥安全使用問題突出。對此,根據市場農藥現狀,提出了提高執(zhí)法人員素質、加強安全用藥技術培訓與宣傳、建立質量網絡體系等針對性措施。
關鍵詞 農藥;使用現狀;對策;重慶市
中圖分類號:R13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6.079
農藥是一種重要的農業(yè)生產資料,在控制病蟲草鼠害、保護農作物、提高糧棉油果蔬產量及品質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農藥使用量居世界首位,農藥已經成為確保糧食供應、保證農業(yè)高產穩(wěn)產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1991年,我國農藥使用總量為76.53萬噸,到2013年,迅速增長到180.19萬噸,國內農藥使用量總體呈快速上升趨勢[1]。
重慶是農業(yè)直轄市,每年農作物種植面積達333.33萬公頃左右,目前農藥年使用量1.8萬噸左右,其中殺蟲劑占22.5%,殺菌劑占19.5%,除草劑占46.8%,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等占11.2%。由于國內部分種植戶濫用高毒、高殘留農藥以及不按規(guī)定使用農藥,農藥殘留超標、人畜中毒現象時有發(fā)生,給食品安全和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了很大的威脅?;诖?,通過對重慶市農藥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摸清市場農藥質量狀況,及時發(fā)現違法使用農藥的行為,為農業(yè)執(zhí)法部門實現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整體化管理,建立常態(tài)化的監(jiān)管機制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查閱資料:對重慶市萬州區(qū)農藥質監(jiān)站2013—2018年檢測報告1 200余份進行分析,統(tǒng)計不合格的農藥品種、生產廠家等信息。2)于2018年2月—10月,深入重慶市江津區(qū)、永川區(qū)、萬州區(qū)、墊江縣、巫山縣、巫溪縣、忠縣和石柱縣等區(qū)、縣,對重慶市農藥經營主要市場進行調研并抽取樣品。此次調研共抽查農藥門店86家,抽取、檢測樣品148個,了解了農藥品種結構,參考張寒等[2]的研究結果進行農藥隱性成分篩查。3)入戶調查農民、瓜果蔬菜種植大戶、專業(yè)合作社24家,了解用藥習慣。4)深入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調查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重慶市農藥品種結構調查
2003—2018年重慶市農藥以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等為主。從表1可知,2003—2018年,該市殺蟲劑所占比例下降明顯,殺菌劑呈上升趨勢,除草劑占比提升顯著,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占比也有提升。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的比例2.2∶2.4∶4.6,接近國際上2∶3∶5的比例[3],種類結構趨于合理。
2.2 農藥質量合格率調查
由圖1可知,2013年—2018年農藥質量合格率呈上升趨勢,2013、2014年合格率僅為70%左右,2015、2016年合格率上升至80%,而到2017、2018年合格率接近90%,農藥質量總體穩(wěn)中有升。
2.3 不合格產品調查
據重慶市萬州區(qū)農藥質監(jiān)站2013—2018年對渝東北片區(qū)農藥市場隨機抽查情況顯示,此6年間所檢農藥樣品中不合格率為12.2%,其中不合格的殺蟲劑占27.0%、殺菌劑占14.2%,除草劑占58.8%。從表2可知,檢出不合格次數最多的是百草枯,其次是20%敵草快水劑及草甘膦異丙胺鹽水劑,95%草甘膦原粉、甲氰菊酯、毒死蜱、甲基硫菌靈和多菌靈各有不同程度的檢出。
2.4 農藥添加隱性成分形勢嚴峻
部分商家違法添加禁、限用高毒、高殘留成分,對環(huán)境造成極大污染,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極大隱患。以敵草快、草銨膦添加百草枯,阿維菌素復配制劑添加噠螨靈、克百威居多,見表3。有些添加了2種以上的隱性成分,如標稱為2.1%阿維·氯氰乳油同時添加了克百威和噠螨靈。
2.5 農民違法使用現象突出
1)農藥超范圍使用。氧樂果用在黃瓜、葡萄上,毒死蜱用在豇豆上,水胺硫磷用在小白菜上,乙酰甲胺磷用在茄子上。2)農民擅自加大用藥量。如水稻在播種或插秧前,每667 m2用3%呋喃丹顆粒劑2.5~3.0 kg,有些農民盲目追求效果,用量達5 kg。(3)違規(guī)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不少農民在選擇農藥品種的時候貪圖便宜,違規(guī)使用高毒高殘留的傳統(tǒng)農藥,如氧樂果、丙溴磷、毒死蜱、水胺硫磷、乙酰甲胺磷,在農產品農藥殘留中多次檢出。
3 結論與討論
3.1 結論
重慶市農藥以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等為主,種類結構趨于合理;農藥質量逐步提高,樣品合格率由2013年的70%提高到2018年的90%;檢出不合格產品以百草枯、20%敵草快水劑、草甘膦異丙胺鹽水劑為主,95%草甘膦原粉、甲氰菊酯、毒死蜱、甲基硫菌靈、多菌靈也時有檢出;非法添加隱性成分以敵草快、草銨膦添加百草枯,阿維菌素復配制劑添加噠螨靈、克百威居多;農民超范圍、超劑量等違法使用現象突出。
3.2 討論
針對當前重慶市農藥使用現狀,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
3.2.1 深化農藥檢查技巧
1)以農藥銷售終端檢查為主:以鎮(zhèn)、鄉(xiāng)、專業(yè)合作社經銷商檢查為主,能夠反應農藥的真實質量狀況。2)關注禁限用農藥的替代產品:水胺硫磷的替代品阿維菌素,克百威的替代品丁硫克百威,百草枯的替代品敵草快、草銨膦,甲胺磷的替代品乙酰甲胺磷,毒死蜱、三唑磷在蔬菜上的替代品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維鹽等。3)農藥商品名冠有“蟲殺”“蟲盡”“掃光”“特效”“滲透劑”“增效劑”等字樣的要引起重視,添加隱性成分可能性較大。
3.2.2 成立植保服務隊
成立植保服務隊,負責宣傳教育公民提高環(huán)保意識、安全意識,傳授植保技術,按照規(guī)范操作程序施藥,實行統(tǒng)防統(tǒng)治,提高防治效果。
3.2.3 建立質量網絡體系
聘請遵紀守法、信譽度高的農藥從業(yè)人員為質量監(jiān)督員,建立區(qū)縣、鎮(zhèn)鄉(xiāng)、農戶三級網絡體系,監(jiān)督舉報違法行為,明察與暗訪相結合,使假冒偽劣農藥無處遁逃。
參考文獻:
[1] 陳曉明,王程龍,薄瑞.中國農藥使用現狀及對策分析[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6,37(2):5.
[2] 張寒,黃曉華,徐永.農藥隱性成分現狀及對策[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7,38(5):7-8.
[3] 王佳新,李媛,王秀東,等.中國農藥使用現狀及展望[J].農業(yè)展望,2017,13(2):56-6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