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摘 要 文章介紹了科學家如何通過放射影像學和比較病理學方法首次發(fā)現恐龍遭受朗格罕斯組織細胞增生癥侵襲的證據,而同樣的疾病現今仍然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其為探究相關疾病的演化史提供了佐證,也為弄清相關疾病的成因并研發(fā)新型療法提供了啟示。
關鍵詞 恐龍 人類 腫瘤 朗格罕斯組織細胞增生癥
中圖分類號:R73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0)04-0037-01
提起狂犬病和禽流感這樣的人獸共患病,想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但你可曾想過生活在數千萬年前的恐龍也會受到人類疾病的困擾。2020年2月,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科研團隊首次發(fā)現了由朗格罕斯組織細胞增生癥(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導致的良性腫瘤在恐龍化石中留下的證據,這種疾病現今仍然在威脅著人類,特別是10歲以下兒童的健康。[1-2]
科學家們在一只生活在6600~8000萬年前的幼年鴨嘴龍科恐龍的尾椎里發(fā)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這些產自加拿大艾伯塔省省立恐龍公園的化石中,有兩節(jié)尾椎內發(fā)現了巨大的空腔(圖)。[1]而這些空腔的特殊形態(tài)引起了科研人員的注意。
這些空腔與由一種名為朗格罕斯組織細胞增生癥的罕見疾病引發(fā)的骨腫瘤在骨骼上形成的空腔極為相似,而這種疾病現今仍然在危害著人類的健康。朗格罕斯組織細胞增生癥導致的骨腫瘤好發(fā)于2~10歲的兒童中,且發(fā)病突然。盡管非常痛苦,但所幸的是許多病例的腫瘤都會自行消退。[2-4]
科學家們對這些帶有空腔的恐龍尾椎進行了顯微CT掃描。掃描得到了微米級分辨率的高清圖像。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對其中的腫瘤和為腫瘤生長提供養(yǎng)分的血管進行了三維重建(圖)。[1]最終,顯微和宏觀形態(tài)分析都證明其確與朗格罕斯組織細胞增生癥有關。這是首次在恐龍中發(fā)現該病癥。這一驚人的發(fā)現說明該病癥并非人類所特有,而是已在生物界存在了超過6600萬年。[1][4]
得益于新的技術方法,類似研究將對進化醫(yī)學這門探究疾病的發(fā)展和行為演化史的新興學科產生重要的影響。[4]科學家嘗試探究某種疾病為何能夠隨著生物的進化延續(xù)至今是為了弄清這種疾病的成因,進而研發(fā)更為有效的新型療法。
參考文獻:
[1] Rothschild, B.M., Tanke, D., Rühli, F. et al. Suggested Case of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in a Cretaceous dinosaur. Sci Rep 10, 2203 (2020).
[2] Huang, W. D. et al.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of spin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linical, imaging features, and diagnosis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Spine J. 13, 1108–1117 (2013).
[3] Allen, C. E., Merad, M. & McClain, K. L. 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 N. Engl. J. Med. 379, 856–868 (2018).
[4] Howarth, D. M. et al.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diagnosis, natural history, management, and outcome. Cancer 85, 2278–2290 (1999).
(天津自然博物館,天津 3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