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楊仲興治理興安二三事

2020-06-19 07:42:33楊迪忠
文史春秋 2020年2期
關(guān)鍵詞:靈渠海陽興安

楊迪忠

楊仲興(1694-1775),字直廷,號切庵,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梅江區(qū))人。清雍正八年(1730年)中進士,授福建清流縣知縣。清乾隆八年(1743年)至十三年(1748年),來到廣西任興安縣知縣。之后,歷任思恩府同知、江西瑞州知府、福建延邵兵備道、湖北按察使,官至刑部侍郎。他也是頗有所成的學者,著有《四余偶錄》《讀史提要》《觀察記略》《性學錄》等。

楊仲興在興安克己愛民,興利除弊,創(chuàng)建書院,鼓勵多士,疏導陡河,修建堤梁,修建社倉,修葺廟宇,力行保甲,行鄉(xiāng)飲酒禮以敬老,頗有政聲。他熱愛興安山水名勝,所至多有題詠,留下較多詩文,下面記敘其治理興安故事一二。

奉上令維修靈渠 河道廟宇換新顏

靈渠,是秦始皇征伐百越而令監(jiān)御史祿于公元前214年鑿石開渠而成。自秦以來,靈渠對鞏固國家統(tǒng)一,加強南北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來,都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靈渠一線,乃國家之經(jīng)絡(luò)百姓之命脈所系,事關(guān)重大。

自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南征疏浚靈渠,歷朝歷代,多有修繕。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春,廣西巡撫鄂昌奉旨勘修靈渠,來到興安,與興安知縣楊仲興等對靈渠進行了全程勘察。

當時的靈渠,春天霖雨不止,水勢日涌暴漲,堤壩陡門等多有毀損,歷歲久遠,根基動搖。冬天則干旱,水源枯竭,舟不得通,田地無水灌溉,百姓用水困難。經(jīng)全程勘察,楊仲興寫下《陡河圖說》,記錄了靈渠的歷史源頭與走向,歷代修筑情況,特別詳細記載了其陡門、渠堤、天平、堰壩、渠眼、橋梁、廟宇等現(xiàn)狀:舊有陡門36座,今存23.北4南19.黃海添馬石橋陡一座;蓄水堰壩53座,北河28南渠25;橋10座;堤4條,有鏵堤、月堤、海陽堤、漓江堤;天平3座,有大天平、小天平、泄水天平:渠眼24個:廟3座,有龍王廟、靈濟廟、海陽廟等。

這次勘察,為下一步修繕靈渠打下了堅實基礎(chǔ),明確了修繕目標與對象。

史載,清朝第一次維修靈渠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廣西巡撫范成勛捐資修補若干處,補罅塞漏,加固了渠堤。第二次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廣西巡撫陳元龍請捐俸工銀,又重修了大小天平、石堤和陡門。第三次是雍正十年(1732年),總督鄂爾泰巡撫金鍈修筑了海陽石堤,又筑外堤,恢復了故道。

這次維修靈渠,距離最近一次已達14年。

一天,鄂昌與楊仲興勘察靈渠,來到了上下水關(guān)一帶??匆娺@里堤岸崩塌,河道淤積,渠水滲漏,水淺不通,鄂昌便對楊仲興說:“目前這里是靈渠最急需修繕的地方,你要盡快組織力量修繕,疏導河道,修補堤岸,恢復水量,確保通舟。要限時完成!”楊仲興把話記在了心里。

又一天,鄂昌去拜謁海陽廟,楊仲興等一行陪同。當時,海陽廟墻壁腐朽,神像剝落蒙塵。鄂昌在拜謁后對楊仲興說:“海陽山神是朝廷錫嘉的,地位崇高,名氣也大,不可褻瀆啊。你要給它重新維修一下。”“還有廟右邊的箭亭,我看沒有什么用處,改建為碑亭吧。”

來到分水塘山邊,他又去拜謁了龍王廟。但見龍王廟為三殿大宇,前殿塑關(guān)帝像,后殿是龍王龍母像,中殿樹立了3尊無名神像。原名龍王廟伏波祠,但是沒有伏波神像。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和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兩經(jīng)重修。此后又歷經(jīng)48年,至今已經(jīng)沒有人居守,原先的形制年久莫考,僅留下片瓦數(shù)椽,風雨飄搖,折落得差不多了。鄂昌看到如此凄涼之狀,心里很不爽,久久地審視廟宇。他轉(zhuǎn)身對隨行的縣令楊仲興說:“我要奏請朝廷興修龍王廟,并且要繪塑神像。龍王在天施行云雨,澤潤千里,這是龍神之德;平定叛亂鞏固邊疆,疏浚靈渠,這是伏波將軍的功勞;鑿井得泉,無所不在,庇佑百姓的,這是關(guān)帝的神靈。讓他們永遠得到百姓的誠敬,得到百姓的歌頌,這是我們這些父母官義不容辭的職責?!彼淮h令:“把中殿的三尊無名神像搬移至龍王座后,用中殿來供奉伏波將軍之神位。再各修建一座鐘亭,茶棚,僧房,粉飾門樓,另修建一亭樹立石碑?!彼^續(xù)說道:“石碑上就鐫刻三個大字:分水亭。由我來親自書寫?!?/p>

楊仲興叫人把巡撫大人的吩咐一一做了筆記,并審閱一番,組織工程隊伍去一一落實。

首先是疏導河道,修補渠堤。疏導河道比較容易,修補坍塌的渠堤就困難多了。

靈渠的舊堤最先是用兩三米長的巨石灌鐵水砌成的。后來巨石因為年久斷折,隨波沖沒,毀損嚴重。先人們在靈渠邊找到數(shù)千塊巨石,完成了修繕工程。而且,他們是先掘地七八尺深、用大木排樁,然后大石合縫砌筑,用灰漿灌注。這樣修筑的堤岸,比以前更加牢固。

楊仲興經(jīng)過精心勘察,已經(jīng)充分了解了這一方法。他要求工匠們一定要嚴格按照這個技術(shù)方法施工。他制定了獎勤罰懶制度,鼓勵認真做事,勤勞施工,如果有人因工程受傷或者累死,他將給予關(guān)心和慰問,厚恤傷亡者。于是,他很快募集了數(shù)百勞工與石匠木匠等。但是,靈渠岸邊的巨石和大木已經(jīng)被以前的多次維修采伐完了,到哪里去弄這些材料呢?楊仲興有些頭疼。

一天,他聽老百姓說湘漓普頭村的元峰殿黑帝天公神很靈,便帶著一行人前往拜謁。他們出東門,經(jīng)過萬里橋,過渡頭江,沿著界首至湘漓往崔家的古道,好不容易來到了普頭村。普頭是南宋右丞相、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后裔世居村,修建有文氏宗祠,供奉著文天祥像。楊仲興一行先去拜謁了文天祥,再去元峰殿拜謁神靈?;氐娇h署,已經(jīng)是中午了。經(jīng)過北街里,但聞米飯飄香,頓感饑腸轆轆。于是,他們走進“張劉李米粉店”,每人吃了碗米粉。這個店名有點特別,“怎么是3個姓氏呢?”店主姓季,是一位大哥,靈渠陡軍的兄弟,家就在靈渠附近。他說:“我們始祖是明代到興安的,奉旨屯田守陡,幾百年了。我們特別崇敬為修建靈渠而獻身的張、劉、李三將軍。他們的故事要代代相傳!我的米粉店就是為了紀念他們!”

楊知縣一行聽了店主這番話,很感動,也很自慰。

傳說,這天夜里,電閃雷鳴,大雨大風,楊仲興久久不能入睡。他一下子想到了文天祥的堅貞不屈,一下子又想到了黑帝天公的仁義,又想到店主的話,迷迷糊糊地不知什么時候睡著了。他夢見黑帝天公對自己說:“湘漓有座荷包山,在狀元峰對面,山腰下有座寺廟和一個山洞。伏波將軍馬援曾經(jīng)去過。你明天去那里,那里有你要的寶貝。”一聲巨雷炸響,楊仲興跳將坐起,看看窗外,天已發(fā)白。雨很快也停了。他于是帶人前往荷包山,按照神仙的指點,很快找到了那個地方。他叫人把幾棵大樹砍倒,把灌木和野草砍盡,刨開泥土,眾人驚呆了:下面全部是平平整整的青白巨石!而山上大樹也很多,一片一片的雜木樹和油松。這里也許就是歷代先賢修建或維修靈渠的主要采石場與伐木地,這些巨石和巖洞存在著明顯的采伐痕跡。也許,那秦堤上的飛來石,就是眾神們用神鞭趕飛過去鎮(zhèn)壓妖孽、幫助人們成功修建靈渠的。楊仲興下令:明天就開始來此采伐大木和巨石,石頭用雙匹駿馬拉車運輸,大木則用水運,通過海洋河放排,然后用船運至靈渠。

荷包山沸騰了。從此之后,荷包山也有人叫它“佛保山”了。

工匠們齊心協(xié)力,不分風雨,加班加點,靈渠上下水關(guān)段幾個月后就完成了修繕補漏和疏導河道工程。海陽廟和碑亭修建早已完工,只用了一個月時間。至夏季,龍王廟修繕工程也順利竣工。

于是,楊仲興去桂林向巡撫大人鄂昌匯報,說:“我已經(jīng)按照巡撫大人的命令完成了所有任務(wù)。其中疏導水關(guān)上下河道447丈有奇,兼修城路、橋、堤和鋪房。同時,兩個廟宇也重修如新,恭請大人撥出時間到興安檢查?!?/p>

鄂昌聽了匯報十分高興,表示哪天一定去興安看看。

一天,鄂昌冒暑來到興安視察靈渠修繕工程。他在縣署吃了幾塊北鄉(xiāng)界首的香瓜,大贊“香甜爽口”,指示大力發(fā)展,把它當作富民富縣的重要措施抓好。楊縣令聽了心悅,一一點頭答“是”,

稍作休息,鄂昌即說:“我們?nèi)タ纯茨阒匦薜撵`渠和海陽廟等?!?/p>

他們走出縣城東門,過萬里橋,先看上下水關(guān)一段靈渠的修繕和疏通情況,再沿著海陽堤去看海陽廟,然后折回南行,去分水塘上看龍王廟等。

鄂昌來到海陽廟,但見墻垣牢固,煥然一新:大門上懸掛著宗憲皇帝御書“陽朔靈源”4個大字。進人中殿,見神像重新漆金,熠熠發(fā)光,便焚香誠拜,敬祈“安流襄績海陽山神”保佑興安平安和廣西興盛,永遠津澤商民,永遠崇德報功。

來到后殿,鄂昌拜謁了其叔父鄂爾泰大人等襄事諸公祿位,不禁心生感慨。雍正八年(1730年),其叔父鄂爾泰總制云南貴州和廣西,他巡撫至此,看見靈渠陡河潰泛干涸,旅艘往來困難危險,田地荒蕪,便奏請朝廷撥款,開支流72丈,修筑海洋石堤76丈,又筑外堤以固回瀾,筑壩御水,修復故道,修繕陡門18座,堰壩37座,鑿去灘石149處,用兩年左右時間就完成了這些工程。現(xiàn)在,靈渠兩岸數(shù)百頃田地禾黍連片,長勢良好;靈渠蜿蜒,水波平靜,舟楫往來無阻,利民利商。思前想后,鄂昌倍感自豪,信心十足??赐炅撕j枏R,又去檢查靈渠水關(guān)段和龍王廟等。

楊仲興是乾隆八年(1743年)來任興安縣知縣的。他一上任,就非常重視教化,培育文風,培養(yǎng)人才。

一天,楊仲興來到城南,查看義學情況。興安義學在振武門內(nèi),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縣任天宿創(chuàng)建,于雍正九年(1731年)知縣王勅、乾隆四年知縣黃海先后重修。義學設(shè)在這里,楊知縣感覺環(huán)境不太好,一是太喧囂,二是太狹窄,而且坐向不好,面對著城墻,不利發(fā)展。他見教室破舊,便給予資金修葺。

看完義學回署,楊仲興悶悶不樂。

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一天,楊仲興離開縣署,來到了原來的學宮所在地,它就在縣署旁邊。學宮就是縣學,是官辦學校。興安縣學學宮舊在縣北門右邊,宋代嘉泰年間搬遷到縣北朝天門。元代又搬遷至東門外,明代成化年間遷于城內(nèi)。清雍正九年(1731年)知縣王勅捐資倡修,學宮遷至城西。因此,原來的學宮變成了文昌祠和官員住所。學宮故殿為文昌,是學博居住之處:東邊為舊明倫堂,為副學博居?。河謻|為忠孝節(jié)義祠,縣尉居之。15個年頭過去了,這幾處建筑現(xiàn)在已棟折椽崩,都無法修復了。楊仲興仔細查看這里的地理環(huán)境和風水情況?!澳讼嘭蚀斯?,其宇易其向,上探軫宿下瞰湘源,倚燈山而朝筆架,攀旗嶺而握元峰。登高一望,有振衣千仞濯足萬里之象。”認為只要改一下房屋的坐向,這里就是一個修建學校的絕佳之處。于是,他決定在這里創(chuàng)辦一所官辦書院,打造一個名師講學課讀的場所,以彌補縣學之不足,滿足生員求學之需。

修建書院需要大量的資金,而府庫困難。于是,他想到用募集資金的辦法。

一天,他召集當?shù)剜l(xiāng)紳士子商議一起捐資修建漓江書院。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并告訴大家已經(jīng)選好了書院地盤。他當眾表態(tài)說:“不管修建書院需要多少錢,我都捐資一半以上。另一半由大家捐助和募集?!彼某h得到了參與會議的官員和紳士們的一致贊許。

于是,他組建了書院修建項目理事會,并進行了工作分工。廣西陸川縣舉人、前任興安縣教諭李嶠負責堪輿,廣西賓州縣歲貢生、時任訓導劉煒章掌管錢財數(shù)目,生員唐禮節(jié)負責工料度支出納,生員彭之搖負責看日子及協(xié)理參謀,廩生唐倬云與增生蔣若淋負責執(zhí)筆記錄并書丹。他們6人可謂是修建書院的骨干了。還有好義執(zhí)簿勸募集資的各鄉(xiāng)會首等共計42人,他們是:舉人雷澤源、莊日遜、莊日毅、文昌熠、彭濟;歲貢生張文燦、唐欽烈、唐鑒、廖文海;國學生李如梗、王登洲、蔣密惺、唐玉芳:生員彭之搖、蔣若淋、唐禮節(jié)、唐致和、陳正烈、張寬淵、季若楷、王宏言、常挺模、張其卓、王宗禹、劉錫圭、周文淵、唐生道、侯永爵、劉邦儼、丁瑞、王殿、羅咸點、黃開仕、王開泰、彭子布、石應麟、侯之11;、張經(jīng)仁、李生壁、韓球、文宗周、夏光祿等。

大家明確了分工,就各施其職,各忙各的去了。不久,各項準備工作就緒了,資金募集也基本到位。

乾隆十一年(1746年)六月八日,興安縣第一座官辦書院在隆隆的鞭炮聲中破土動工。歷時兩年,至乾隆十三年(1748年)冬天,書院順利竣工。

書院建成之日,楊仲興非常高興,親自為書院題聯(lián)題匾。他向大家作揖致謝,請諸生升堂入室,將書院周遭一一度量,把測量數(shù)據(jù)詳細記錄于他的《創(chuàng)建漓江書院碑記》,包括前門、書院占地、門樓、中堂、后祠、天池、明堂、書房、臥室等等寬深高多少,還有楹屏、神龕、后墻、圍墻、花壇、照壁等,都有十分精確的尺度。

建造書院所用的材料及書院內(nèi)布置情況,碑記中也有詳載:書院以杉木為梁,松木為桷,窯磚砌墻,陶瓦蓋頂,柱礎(chǔ)為石頭雕刻,室內(nèi)地面用三和泥,甬道鋪鵝卵石,以符合“具五材”之說。青色柱子、黃色桁條、紅色門、五彩神龕,墻體涂為內(nèi)白外紅,門窗飾柳葉連環(huán)圖案,照壁繪魚龍山水形象,以彰顯五色。書院內(nèi)設(shè)置有兩個書架,兩張講席方桌,待席長桌凳各4張。床與幾等布置于房間,餐具放置于廚房,這些東西不要求多么漂亮,但是要齊備。在走廊里面,還設(shè)置了木鐸(古代用以警眾的一種響器,類似鐘鈴),以警晨昏。在講堂里,懸掛了學規(guī)課程和忠、孝、廉、節(jié)4屏。在天池兩邊,各種植6棵柏樹,代表12時辰。

書院修建共計花費1331兩銀子。楊仲興按照原先許諾,與邑紳士各出其半,同時又捐助學田61畝多,以確保書院的管理與運行經(jīng)費。

給書院取一個什么名字呢?不少生員說:“錫名當所自創(chuàng)者,公也?!币馑际墙兴宰约旱拿置?。楊仲興謙遜地認為功勞是大家的,自己不敢私占。他說道:“漓水發(fā)源為邑元脈,且環(huán)抱之,署名‘漓江書院?!?/p>

興安縣的“漓江書院”從此就誕生了。自此,漓江書院便開始收納生員人院課讀,第一年就達四五十人。

楊仲興在衙署居所,常?!拔缫孤剷赫b讀吟哦之聲,不禁起舞”。興邑學風大振,他感到非常滿意。他在興安6年,曾經(jīng)“四校童子”,而“采芹諸生,前矛半出其間,鄉(xiāng)貢亦與焉。丁卯掇魁文生即院中翹楚,美哉!”

他對書院生員給予了美好的期盼。他說,興安屬桂、全上游,應該人杰地靈,從此后一定會有名賢迭出,成為廣西的驕傲。

不久,楊仲興接到圣旨,升任思恩府同知,要離開興安赴任。楊仲興在離任興安知縣前,囑教諭徐勛為書院撰寫題名碑。

徐勛依囑,很快就完成了《漓江書院題名碑記》,并對楊仲興創(chuàng)建漓江書院之美德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贊美,稱贊他足可千古流傳,“直與漓江共永”;稱贊他任職興安,“大有造于斯”“士曰夫子,民曰父母”。

楊仲興離開興安赴任新職時,興安縣士民感戴不已,為他在漓江書院樹立起長生祿位。

猜你喜歡
靈渠海陽興安
海陽核電2號機組完成調(diào)停檢修順利并網(wǎng)
行盡靈渠路 興安別有天——跟著古詩詞游靈渠
文史春秋(2022年5期)2022-07-18 08:41:40
挖掘靈渠文化 助推靈渠申遺
文史春秋(2022年5期)2022-07-18 08:40:50
靈渠頌
黃河之聲(2021年23期)2021-06-21 03:51:14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以海陽大秧歌為例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5:58
興安行吟(組詩)
北極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6
興安四月樹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32
追夢興安
草原歌聲(2018年2期)2018-12-03 08:14:12
情滿靈渠
資源再生(2017年4期)2017-06-15 20:28:30
海陽核電機組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的調(diào)試
電站輔機(2016年4期)2016-05-17 03:52:37
临湘市| 佛教| 阳西县| 布尔津县| 隆林| 柳州市| 都昌县| 平度市| 大安市| 林周县| 伊川县| 云林县| 衡东县| 东海县| 普定县| 抚宁县| 介休市| 无棣县| 隆回县| 苍山县| 青神县| 永仁县| 澄城县| 泾阳县| 公安县| 松阳县| 辽中县| 都安| 扶绥县| 冕宁县| 乐安县| 兴和县| 嵊泗县| 阿图什市| 马关县| 光泽县| 积石山| 龙门县| 泸定县| 平山县|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