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清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了舉國上下之心。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zhàn),全國范圍內(nèi)緊急開展疫情防控與醫(yī)療支援,各地馳援武漢的醫(yī)務工作者正在全力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役之中。
國有難,召必應。時隔17年后,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專家鐘南山,又一次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中。
2003年,非典肆虐,時年67歲的他說:“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爆發(fā),84歲的他一邊告訴公眾“盡量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登上奔赴武漢的高鐵,再次掛帥出征。
1月18日下午5點多,剛剛開完會議的鐘南山匆匆擠上一列從廣州開往武漢的高鐵。正值春運高峰期,臨時上車的他只能被安頓在餐車的促狹一角。剛落座不久,他立刻拿出疫情的相關文件進行研究。忙碌一會兒后,連日奔波的他仰倒在座位上,閉目凝思。到達武漢之后,他每一天的工作和行程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實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新聞發(fā)布會、連線媒體直播、解讀疫情最新情況……他的面孔和聲音,也開始接連在熒幕中出現(xiàn),回應社會關切。
他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肯定的人傳人”,存在醫(y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
他提醒公眾提高防范意識,出門最好佩戴口罩,勤洗手,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
他預測疫情有望在4月底結束,又同時表示“現(xiàn)在是最艱難的時候”,“防控措施一旦放松,就很可能出現(xiàn)新的傳染病例”……
疫情期間,鐘南山的名字反復出現(xiàn)在各種“提醒”“呼吁”中,他針對疫情有關防控情況作出一系列回應,字字千鈞,仿佛一劑“定心丸”,迅速安撫了民眾恐慌的情緒,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力。網(wǎng)友紛紛熱議:“看到鐘南山就安心了”,“鐘老,民族的脊梁,武漢加油!”一則#火神山雷神山鐘南山#的微博話題,更是凸顯了大眾內(nèi)心對“三山齊聚克難關”的堅定期待。
人們對鐘南山的信任,來源于對這位抗擊“非典”英雄的集體回憶。2003年,在“非典”疫情愈演愈烈、人人談“非”色變之時,鐘南山卻代表廣醫(yī)一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向廣東省衛(wèi)生廳慷慨請纓,“請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這無異于“向我開炮”的請求,曾讓許多人感到震驚。而他的態(tài)度很明確:“病人的生命重于一切。醫(yī)院是戰(zhàn)場,作為戰(zhàn)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鐘南山的名字以及他所代表的精神,從那一刻起,直至今天一直被視為全國抗疫斗爭中一面飄揚的旗幟。
17年后,世易時移,但鐘南山心懷病人的醫(yī)者仁心和注重科學、堅持真理、敢于講真話的風格卻從未改變。2月27日,在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他再次傳遞了引人熱議的重磅信息。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出現(xiàn)在中國,但未必發(fā)源于中國”;他建議,“要進一步加強對突發(fā)性傳染病持續(xù)性科學研究”,“CDC地位一定要提高,而且一定要有行政權”。他的話語對當下戰(zhàn)疫、未來防疫來說發(fā)人警醒,乃至對抗疫的國際合作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疫情終將過去,防控疫情的努力卻永遠在路上。有著院士的專業(yè)、戰(zhàn)士的勇猛、國士的擔當?shù)溺娔仙?,將代表著一種民族精神,在防控疫情的道路上,為人們匯聚起無限的信心和力量。